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缔约国报告制度是该公约的基础性并且是唯一的强制性制度,既具有所有人权条约缔约国报告制度共性,又具有自身的内容和特点。自1978年以来,该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对监督缔约国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义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系列缺陷,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包括缔约国报告制度在内的人权条约机构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龚刃韧 《中国社会科学》2012,(8):131-152,206
"9.11事件"后,布什政府授权美国军方和情报机构对在海外抓获并拘留的恐怖活动嫌疑人采用严酷的审讯手段。允许虐待是美国政府实施酷刑政策的主要策略。剥夺那些被拘留者的正当程序保护,既背离了美国的法治传统,也违反了人权条约。禁止酷刑不仅是条约规则,而且已成为国际习惯法规则乃至强行法。美国政府负有域外适用人权条约不可克减条款的义务。美国政府酷刑政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9.11事件"的恐怖效应、美国宪法对总统战争权缺乏明确的限制以及美国国内抵制国际人权的各种思潮。酷刑政策的影响将长期持续。  相似文献   

3.
单边贸易限制或禁止行动已为GATT体制原则废弃。WTO成员单边实施人权贸易措施引起了人们激辩人权措施与GATT例外条款的一致性问题。国家安全例外最易引发单边人权贸易措施的合理解释问题。协调、平衡此类措施与GATT例外条款的兼容关系需求助于条约的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国际人权保护机制,个人诉愿制度已为许多全球性或区域性人权条约所确认,个人已成为人权领域的国际法主体.基于对人权充分保护的考量,应当坚持"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扩大<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的适用范围,全面限制人权领域的国家豁免权,重新配置关于人权诉讼的管辖权.  相似文献   

5.
人权教育是"关于人权的教育"和"为了人权的教育",《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对人权教育进行了专门规定,对人权教育具有政治、法治和教育三个层面的重要意义。《行动计划》构建了中国特色的人权教育权利体系,明确了应尊重人权发展特殊性的教育原则,强化了国家在人权教育中的义务主体地位。高等学校人权教育是人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加强人权教育师资培训、推进人权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丰富人权教育社会实践和加大人权教育保障力度四个方面着力,推进我国高等学校人权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汪海霞 《学术探索》2004,3(8):29-32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宪法的修正案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至此中国的人权观完成了由"政治人权"向"法律人权"的成功转换。而新中国人权思想的酝酿、提出并进而发展成熟,肇始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作者从人权的一般原理出发,在梳理邓小平人权思想从"政治人权"向"法律人权"转换的进程中探视我国人权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7.
人权是欧盟的核心价值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权导向"成为欧盟对外关系一个显著的发展趋势.出于自身利益需要,欧盟在第四个<洛美协定>中,将人权条款系统性引入其对外援助政策.欧盟对外援助之人权条款在非洲的实施,因欧盟奉行"双重标准"的做法损害了人权条款的一致性和公正性,但客观上对非洲国家人权发展与民主化进程,以及非洲和平与稳定起到了外力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际私法条约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适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问题.国际私法条约在我国的适用遵循着直接适用和优先适用的原则,并且这些原则予以适用的前提条件是:在某一具体涉外案件中,双方当事人所属国均是该条约的缔约国.但是这并不排除条约非缔约国的双方当事人根据意思自治原则选择适用统一实体私法条约.  相似文献   

9.
区域性人权保护的内容与全球性国际人权保护的内容有许多共同点。三大区域性人权公约都对全球性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第一、二代人权进行了确认,并丰富了国际人权保护的内容,对缔约国的义务和个人的义务进行了各具特色的阐述。非洲区域性人权保护对第三代人权的确认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妇女人权保护是世界人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妇女的很多权益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严重的侵害,家庭暴力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家庭暴力对妇女的生命权、健康权、平等权、人格和尊严等造成了严重侵害;通过分析,提出了防止家庭暴力、保护妇女人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东岳论丛》2017,(6):140-147
中国对于国际人权义务的履行,不仅包括对于国际人权法和国际承诺的国内实施,还包括参与和接受国际人权监督。在国内层面,中国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措施切实履行国际人权义务,推动人权状况的不断提高。在国际层面,中国参与联合国人权机制,积极与国际社会开展人权对话与合作。在履行国际人权义务的过程中,中国本着以人为本的人权观和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动力,注重对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保障、优先发展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并结合法治建设来整体推动人权保障和人权状况的提高,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二战期间日军性奴役"慰安妇"事实日渐广为人知并超出了亚洲范围,而且作为妇女人权问题被国际社会关注.联合国人权机构从1992年开始持续审议"慰安妇"问题,在"慰安妇"受害事实的认定、"慰安妇"问题的法律责任划定以及如何解决"慰安妇"问题上,形成自己的立场和见解并以此一再告诫日本政府.联合国人权机构由此成为解决"慰安妇"问题以及维护历史真相的重要参与主体.令人遗憾的是,日本政府一再拒绝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拒不接受解决"慰安妇"问题的建议.更有甚者,日本一些政客肆意否认强征"慰安妇"的事实,使得"慰安妇"问题的根本解决遥遥无期.  相似文献   

13.
人权属性是人权法学基础理论中最为核心和玄妙的问题.抛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为出发点,在后现代主义解构与重构的路径下分析人权属性的联系和统一.经济状况和经济关系决定了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公共权力对待公民权利的态度与策略决定了人权的消极性与积极性;人权在具备文化性、社会性的同时,与之相辅相成的分别为制度性、法律性.这四大层面不仅在内部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彼此之间亦为水乳交融,共同支撑起人权理论大厦、作用于人权法治实践.  相似文献   

14.
卢芳华 《理论界》2013,(4):88-90
斯瓦尔巴群岛是北极地区的重要岛屿,1920年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改变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无主地的法律地位,将该岛主权赋予挪威,在群岛上确立了"主权确定,共同开发"的原则,我国是《斯约》缔约国,在斯瓦尔巴群岛及其领海享有资源开发权、科学考察权和自由航行权等相关权利,《斯约》在实现我国北极权益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未来的北极事务中,我国应以《斯约》为依托加强科学考察,进一步保证对北极事务的基本参与权。  相似文献   

15.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在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是否已发展成为习惯国际法,对于探讨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朝鲜四个非缔约国的核问题有重要意义。由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不是习惯国际法的编纂,因此判断条约在习惯国际法上的地位,包含条约是否具备成为习惯国际法的条件和是否已成为习惯国际法两个层面,即条约规则是否具备"规则创立性",以及是否符合习惯国际法的两个构成要件。依此两标准分析,条约中的和平利用核能已发展成为习惯国际法,但由于条约本身的契约性和属于军控与裁军领域的特殊性,不扩散仍然只是形成中的习惯国际法,而核裁军成为习惯国际法则遥遥无期,二者仍然需要国际社会在"通例"和"法律确念"两个方面进一步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养制度对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与国际人权公约和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基本价值目标、人权保障原则、正当程序原则、人人享有不受强迫劳动权等存在明显的冲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司法实践情况,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方式应是在基本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出台劳动教养立法、控制劳动教养的适用范围、推动劳动教养程序司法化,最终实现劳动教养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7.
全球性时代的人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认为,以西方文化为特色的人权正在获得全球性。这种全球性表现为:人权成为全人类的普遍关怀;人权规则在各国宪法和法律中得以普及,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效力遍及全球的具有多样化的人权规则系统;联合国和各区域性国家组织形成有关人权保障的制度;人权问题已成为全球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还就人权全球性获得的原因、人权的全球性与人权的民族性的关系、人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等重要问题从理论上作了阐述,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6,(9):150-155
国际条约的临时适用是一项重要而特殊的条约机制,它是指条约签署国在条约生效前根据条约的规定或全体签署国之间其他形式的合意,将条约的全部或部分条款适用于与该条约相关的行为、事实和情况。《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对临时适用规定较为简略,其亦未得到学界的足够关注。临时适用已经具有丰富的条约实践,通过对其进行梳理,对进一步理解国际条约的临时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孔武 《学术论坛》2005,(6):102-106
"人权核心"是德国宪政理论和实践首先提出的概念,在国际人权典章和其他国家宪政实践中亦得到认可。它在权利限制理论中得到阐明,通过"人的尊严"的连接作用逐渐演变成为宪法基本权利保障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制度,成为人权的内在依据和发展基点,是解决权利冲突的依据和权利限制的基准。从法比较角度看来,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可以作为我国宪法基本权利保障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20.
〕1999年3月24日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狂轰滥炸,造成无辜平民大量伤亡,财产严重损失。5月8日,又悍然使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造成我人员伤亡,馆舍严重毁坏。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可以说是自有《联合国宪章》以来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人权侵害事件。法西斯是赤裸裸地去直接毁灭人类,而北约则是打着人权的幌子去摧毁人权。人权在他们手上已成了一条鞭子。他们所标榜的人权正趋于虚伪,因为人权已被他们政治化、工具化和意识形态化了。人权的政治化、工具化和意识形态化是美国在人权理论和实践上制造的人类又一大不幸,其灾难像法西斯一样深重。其人道背后藏着霸道,其人权背后藏着霸权。通过人道追求霸道,通过人权追求霸权,这才是其人道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