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陵瞭望》2006,(12):29-29
2005年来.南京市圆满完成了郊县“十五”计划.郊县发展成就显著.农村面貌变化巨大.农民生活明显改善。与“九五”末比.郊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倍。年均可比增长17.7%;财政收入增长4.1倍.年均增长35.7%,农民收入增长53.2%.年均增长8.9%.郊县GDP和财政收入占全市总量的比重.分别上升了4.6和11.9个百分点.郊县三次产业结构由17.2:51:31.8调整到8.7:55.4:35.9。  相似文献   

2.
2006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着手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浦口区珠江镇200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48亿元.同比增长12.6%:实现财政收入2.1亿元.比上年增长25%:固定资产预计投入14.3亿元.同比增长30%;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3000万美元、2000万美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150元.比上年增长11.5%;经济、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实现“全区领先.省市进位”的目标。重点抓好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3.
江轩 《金陵瞭望》2006,(15):63-64
“政府花费100万元办葡萄节.江心洲上1.2万老百姓.两个月间每人因此增收680元。小小葡萄酿造了江心洲的大旅游”.这是近几年来江心洲大发展的真实写照。自2002年10月江心洲划人建邺区.制订了从生产农业向旅游农业转变的发展目标以来.成功地走出一条庭院农业、特色农业、都市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发展之路。1997年.江心洲农民人均收入为4103元.1998年为4234元.比1997年增长3.3%;1999年为4420元,比1998年又增长了4.4%.而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6360元,  相似文献   

4.
李沅 《金陵瞭望》2006,(12):27-28
2005年末.南京市圆满完成了郊县“十五”计划.郊县发展成就显著。农村面貌变化巨大.农民生活明显改善:这些变化与南京市各级政府部门实践的重大举措密不可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郊县发展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两个率先”总揽全局.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措施.努力促进郊县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沅 《金陵瞭望》2006,(18):7-9
2001年10月28日,中共南京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提出了5年发展的崭新目标:“到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在达到1600亿元的基础上,争取有更大的发展,力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万元和5500元左右;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1%以上,城市综合实力在全国排位前移。”  相似文献   

6.
《金陵瞭望》2005,(10):15-15
今年以来,溧水县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三个推动”的新思路提升“三农”工作水平.让农民兄弟增收。一是政府推动项目开工,吸纳本地农民进工厂,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今年头4个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89克,同比增长29.7%;二是体制创新推动农业开放.加强农业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拓展,带动农户种、养殖业的发展.从而增加了资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新农村建设视域下“以人为本”具有双重意蕴:第一,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依靠农民建设新农村;第二,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不断满足农民的利益需求。以上两点,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对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徐亮 《金陵瞭望》2007,(17):23-23
今年以来,湖熟镇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实施“一个中心、一个平台、四个点”开发为战略,开拓奋进,求真务实,1—7月份完成财政收入7885万元,占年度必成指标的65%,同比增长58%,农民人均收入达7189元。下半年,将进一步强化目标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坚持工业发展与三产开发并重,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并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确保经济和社会事业再上台阶。  相似文献   

9.
《金陵瞭望》2006,(12):62-63
“小康”目标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较长时期内定量化、明确、具体的发展战略目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标准和临界值.其中关于农村的有:农民人均收入1200元;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为85%;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相似文献   

10.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调整、创新、强势、提高”为方针,坚持“科教兴县、开放兴县、民营经济兴县”三大战略,实施“特色农业开发、传统产业升级、第三产业扩张、基础设施翻身”四项工程,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番、财政收入过亿、农村基本达小康”三大目标,促进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奋斗目标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亿圆,年均增长15.5%;财政收入达到1亿圆,年均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00圆,年均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0圆,年均增长6.8…  相似文献   

11.
《金陵瞭望》2009,(18):46-47
市农林局紧紧围绕“保全市经济增长、保全市农民增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韵主线.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预计今年上半年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13.55亿元.同比增长11.5%.农民人均来自一产的收入增加142元.同比增长6.4%。  相似文献   

12.
《金陵瞭望》2007,(1):6-8
2006年,市委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迎接省、市党代会召开为契机.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圆满完成了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74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财政收入600亿元,同比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在省定全面小康建设指标体系中.21项指标已达到目标要求,实现程度达84%,为2007年全市总体全面达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兴安县委、县人民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为工作重点,找准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加大步伐向“三化”一流县的目标迈进。2007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8.71亿元,同比增长2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36.56亿元,同比增长93.6%;完成财政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28.55%;  相似文献   

14.
孙涉 《金陵瞭望》2007,(19):48-48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短短20字,就是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十六大以来,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在郊县,曾经一段时间,南京郊县经济发展水平一直是人们心头一块痛处。从2000年到去年,南京市先后制定出台51个促进郊县经济发展相关政策,这些政策涵盖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2005年末,南京市圆满完成郊县“十五”计划,郊县发展成效显著,农村面貌变化巨大,农民生活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农业政策总体上经历了三大时期和若干个阶段。即1949-1978年艰难曲折时期:主要实行以“工农产品剪刀差”为主要特征、对农业“多取少予”的“扭曲性”政策,从而导致城乡二元经济与体制结构形成;1978-1986年改革开放初期: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使农民成为经营主体的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并继续巩固与完善相应的农业政策;1997-2008年改革开放深化时期:主要推行“粮食保护价”制度,实行农村税费改革,颁布《农村土地承包法》,逐步取消农业税,提出以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等政策。综观建国以来农业政策目标与措施的嬗变,农业政策涵盖面比较广泛,所制定的政策方向日趋科学合理,增加农业产出和提高农民收入始终是农业政策的两大主题,但对农业非经济品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对非经济与经济品之间的联系缺乏必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今日南国》2009,(12):F0003-F0003
今年以来,德保县把推进“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和“城镇管理年”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推行“三零”服务,即定期走访“零距离”、项目审批“零障碍”、企业经营“零干扰”,促进经济实现“弯道超越”发展。今年1月~5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43亿元,同比增长61.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52亿元,同比增长121.7%;财政收入完成1.488亿元,同比增长54.86%。  相似文献   

17.
《今日南国》2008,(22):31-31
荣获2007年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的防城港市防城区,今年以来坚持工业核心地位不动摇,以规模以上工业总量为发展重点,切实抓好项目建设,推动工业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的提升。使工业经济增长强势不减,带动县域经济全面平稳较快发展。今年1~10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25亿元。同比增长4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84亿元。增长55.2%;财政收入3.32亿元,增长38.5%。目前,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江宁区湖熟镇紧扣经济发展中心.把握区划调整大局,坚持合并兼顾发展.发展促进整合,较好地做到了区划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两促进.全面打开了谋发展、促进步、共和谐的良好工作局面.继续保持了“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快速、协调的发展态势。2006年.湖熟镇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亿元,同比增长1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6.8亿元.同比增长31%;财政预算内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农民人均收入实现7100元。  相似文献   

19.
施农轩 《金陵瞭望》2006,(18):72-72
雨花台、栖霞两区现在已经站在“小康”的门槛上。市统计局上半年监测数据显示:到今年底,栖霞、雨花台两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上半年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分别超过8.4%和2.1%,就将实现核心指标达标前提下的全面小康,成为我市郊县实现小康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启东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规划引领跨越发展,以结构优化促进持续发展,以科技进步推动创新发展,以共同富裕谋求和谐发展,以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发展,既追求发展的速度,又追求发展的质量,努力实现启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3亿元,增长16%;实现预算内财政收入26.2亿元,增长30.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2.2亿元,增长32.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小康核心指标位列苏中苏北各县市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