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效应透视 选拔大学生担当“村官”具有诸多效应。其一,优化结构。近年来,各地尽管加大了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村里能人、复退军人中选拔村干部的力度,但村干部队伍老化、弱化现象依然比较突出。据某县今年初统计,“村官”平均年龄达48.6岁,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4.7%,大专以上文化的仅占1.8%,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招考大学生任“村官”,可以给村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部委声音     
《领导决策信息》2010,(6):M0002-M0002
李源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 要完善选聘制度,规范选聘程序,从源头保证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让大学生“村官”在干事中增长才干,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要建立考核机制、加强教育管理、加大培训力度,促使大学生“村官”踏实干事,在与农民群众一起模爬滚打中汲取营养、砥砺品格.  相似文献   

3.
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人才。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对提高农村干部整体素质产生积极影响。提高农村干部素质,必须在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同时,加大对现有农村干部教育培训的力度,提高现有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做到“输血”、“造血”并举。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实践     
《领导决策信息》2011,(22):22-22
云南872名大学生“村官”当“乡官” 在2011年乡镇党委换届中.云南全面开展选拔优秀大学生“村官”进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工作。通过换届选举.全省1245个乡镇.共有872名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党委班子。新一届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呈现学历高、素质高、专业强、业务精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11,(42):23-23
眼下.正是广东第一批大学生村官聘任期满、准备离开的阶段。其中.很大一批村官新的工作还没有着落,但又不愿意续聘。在他们之间,弥漫着一种消极情绪。如何真正形成“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依然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殷红  雷成 《决策与信息》2007,(10):40-41
2007年1月19日凌晨,一辆银灰色的“欧宝”轿车悄悄驶出昆明,车灯冲破夜幕,往滇南方向疾行。车上坐着一对同胞兄弟,哥哥是被公安部发出A级通缉令追捕、涉嫌特大经济犯罪的逃犯胡星,弟弟胡波则已移民加拿大,刚回国不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学生“村官”工程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相对优厚的待遇和一系列优惠政策使这些不起眼的职位成了“香饽饽”,但很多大学生“村官”很快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而北京大学生“村官”通过发挥个人专长指导农民生产、生活实践,以及整合资源,发挥助理的智力优势和团队精神为农村办实事.办好事,给人们呈现了大学生“村官”们的新形象、新角色、新定位,值得各地大学生“村官”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刑法学上关于被害人过错的研究较多,针对类型化的犯罪案件比如经济犯罪中的被害人过错却研究较少,经济犯罪随着社会发展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经济犯罪涉及金额大,影响范围广,将经济犯罪被害人过错纳入刑罚裁量考虑的范畴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刑罚目的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2010年4月,中央组织部下发了《关于下达2010年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的通知》,明确2008年至2012年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由10万名增至20万名,计划2010年新选聘3.6万名大学生村官,并就确保大学生村官选优、干好、流得动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党的殷切期望,也是农民的期盼。培养造就好一支大学生村官队伍,必须努力把好以下“四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检察机关如何结合自身职能,分析了“留守子女”犯罪案件的特点及原因,探讨了办理未成年犯罪案件应把握的原则,并探索建立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办案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到快速发展,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发展过程。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江西、福建、青海、辽宁、贵州、陕西、山西、安徽、上海、吉林、湖南、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等省市区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如何管理好“村官”,如何发挥“村官”价值,也已成为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试图以重庆为例从政府和“村官”两者角度探讨,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发挥“村官”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一项既可以拓宽大学生就业道路,又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双赢”举措。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配套政策缺失、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基层干部群众“误解”等诸多问题。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入手,创新“大学生村官”体制建设,意在促进“大学生村官”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并不断地根据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变化赋予其新的标准内涵。日前,江苏省射阳县画出一条“杠杠”:年收入达10万才能当村官。许多“老板”、“富人”因此纷纷走上“村官”岗位。这种做法经媒体报道,立刻引起轩然大波。这种“惟财是举”定“村官”的标准,是否合理、合法?让“老板”当村官,能否起  相似文献   

14.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要把村干部的心拴住、劲鼓足!”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县委书记刘新余说。旬邑县近年来努力提高“村官”的政治、经济地位,为他们消除后顾之忧。 政治得荣誉 经济获实惠 “村官”不是官。他们身不离村,脚不离土,带领农民群众没白没黑地干,却待遇不高,尤其在贫困地区的农村,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宁可外出打工,也不愿留在村里当“村官”。  相似文献   

15.
贾波 《科学咨询》2010,(10):30-30
“大学生村官”这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未来政治生态的建构及大学生就业渠道的新拓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施中还存在“大学生村官”身份处境尴尬、难以适应乡村“熟人社会”、专业技能偏离等问题。应采取强化制度与政策创新;完善选拔、培训环节;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构建“大学生村官”制度“嵌入”农村社会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6.
由于农村职务犯罪案件案值小、犯罪主体级别低.司法部门对此类案件在管辖权方面的认识等原因.检察机关一直没有把此类案件作为打击的重点。这使得一部分“村官”趁机肆无忌惮地贪污、挪用国家财产,给国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4年来,河南新郑市人民检察院共查办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在协助政府从事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村官”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困难,是新农村引进人才的重要途径。这项政策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加强大学生“村官”工程的体系建设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村官”政策长效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变农村干部结构,促进新农村建设,2008年初,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这将试验多年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正式向全国推开。2008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数达到13万人以上。2009年,大学生“村官”热,已成为神州大地的一道亮丽景观。如江苏省有近5万人报名,经审核通过的有30722人,争聘5010个“村官”名额。在苏州市,招聘村官220名,报名者却达到了8087人,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2,(7):26-26
每周一图 刚开春不久,北京和上海等中国一线城市就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一项调查显示,82.4%的受访者认为“城市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工资待遇太低”,是“民工荒”发生的原因;53.6%受访者也把户籍制度缺陷和城市门槛太高看做“民工荒”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空降村官——河南省平顶山市大学生村干部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凯 《决策》2006,(5):19-20
2005年村委会换届,平顶山市就有1831名大学生村官被选进“两委”班子,占下派大学生村官总数的89%。“大学生村官计划”实验两年,就在换届选举这场基层民主操练中获得了多村社会的认同,无疑是一件令人宽慰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