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青年词人、词学家、《陕西电大报》总编辑月人(张君宽)先生的新著《词学入门》近由西北大学出版社作为大学中文系教学参考书正式出版,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的霍松林教授欣然为该书题签,这是月人继《润金书斋词稿》后的又一部词学力著。  相似文献   

2.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其先人系陕西邯州(今陕西彬县)人,晚唐时迁居江南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词作现存仅五首,《苏幕遮·碧云天》是其中的重要篇章,颇受后世文人的称颂。但对这首词的写作年代及地点,在当时的史料及《范文正公集》中均无记载,以后的词话及选本,无有只字说明。直至现在在词学研究的论文中,也没有片言涉及,还是一个空白点。由于对这首词的写作年代及地点缺乏准确的考证,对作者写这首词的背景缺乏具体了解,所以,对其主题思想也就聚讼  相似文献   

3.
据说,当年杨开慧曾把这首词稿送给好友李淑一看过,1957年1月李曾写信给毛泽东,说只记得这首词的前两句,想请他录出全词,毛泽东于5月11日回信说:“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  相似文献   

4.
柳永《乐章集》中《少年游》十首是很惹眼的。原因有二:柳词同一牌调下的词作很少有五首以上的,而在一个词牌下,连续写了十首词,唯有《少年游》一例,此其一。细读这十首词,实是写同一情事的,可以作一整体来读;就是说这十首词,是词体中的联章,此其二。《少年游》...  相似文献   

5.
粉碎“四人帮”以后,哈尔滨师大中文系教授张志岳同志,以年老多病之身奋力从事著述。不久前,他的新著《诗词论析·续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受到古典文学研究者、爱好者的欢迎。《诗词论析·续集》共收入探讨中国古典诗词的论文十七篇,绝大部分作于1978、1979两年。这十七篇论文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论”,“论”中有“析”,共占七篇,或则就中国诗歌总的发展趋势来探讨问题,或则就历史上著名作家屈原、鲍照、杜甫进行研究,分析他们的思想或作品。另一类主要是“析”,“析”中有“论”,侧重对某些广泛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如杜甫的《奉先咏怀》、《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武侯庙》,王安石的《读史》七律,苏轼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等,进行剖析,字句推求较多。可见,有论有析,论析结合,是该书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6.
清代学者缪荃孙所辑《辽文存》卷一收载一首《鼓吹曲无射宫》,陈述先生以《鼓吹曲》为题录入《全辽文》,其词如下: “五年一巡狩。仙仗到人间。问稼穑艰难。苍生洗眼。秋光里。今日见天颜。金戈玉斧临香火。驰道六龙闲。歌谣到处皆相似。天子寿南山。”缪氏曾于词后注道:“金《乐志》云,天眷三年九月幸燕京,所用鼓吹导引仍辽旧。”陈述先生据此注而推断说:“是此曲乃辽曲也。”但是这首词作《辽史》不载,宋辽金时代的文献也没有称其为辽代作品的,因而我认为  相似文献   

7.
吴小美教授(女),1933年9月生,江西金谿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分配来兰州大学中文系任教至今。现任兰大中文系教授,兼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校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并历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鲁迅研究学会理事、中国老舍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甘肃分会副主席。理论专著有鲁迅研究论文集《虚室集》、《中国现代作家与东西方文化》、《论老舍的文化思想和小说创作》等三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  相似文献   

8.
学者的严谨诗人的气质——陶尔夫词学研究回顾诸葛忆兵陶尔夫先生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数十年,硕果累累。先后出版了《宋词百首译释》、《北宋词坛》、《南宋词史》、《宋词今译》等多部学术著作;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本文从...  相似文献   

9.
清代楼俨的《洗砚斋集》,是一本稀见的专家论词专集.内容以研讨词律为多.从其展现的词学交游、词学活动、词学思想、内容偏好,不难窥见康熙、雍正间的词学走向.楼俨身为与修《钦定词谱》的分卷主编,此专集也就相应地具备了审视清代官方学术的某种视域以及掂量是否具有当时词学研究最前沿水平的可能,值得引起词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10.
旧瓶新酿出清风──袁第锐《恬园诗词曲存稿》评读王林书夕阳颜色胜桃花──恬国诗词的审美特征《恬园诗词曲存稿》难能可贵的审美特征是整体美。乔夫之《恬园一存稿呈发》说《南国吟·蛇口》诗,“即兴口占而能句有诗眼,篇有警句,全篇珠联壁合而又无斧凿之痕。”恬园诗...  相似文献   

11.
王仲生教授王仲生 ,男 ,汉族。出生于 1 936年 7月 ,浙江兰溪人。1 95 7年毕业于陕西师院中文系。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文艺评论及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工作。现为西安联合大学中文系教授、西安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人文、社科学报《唐都学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陕西省鲁迅研究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作家系列职称评审委员会高评委。仲生先生 40多年来 ,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1 96 0年被评为西安市先进工作者 ,1 996年被评为西安市劳动模范 ,1 9…  相似文献   

12.
《词学季刊》是20世纪30年代影响最大的词学研究专刊,体现出明显的新旧词学研究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遗著”、“词话”、“词林文苑”等栏目所刊发的词话、词集序跋等属于传统词学批评的范畴;“论述”、“专著”所专载之词学研究的新著论文与专著等,则体现了新词学研究的开拓.在作者队伍的构成上,以夏孙桐、张尔田等人为代表的旧式学人与以龙沐勋、夏承焘和唐圭璋等人为代表的新词学领军,也明显体现出新老并重的转型期特征.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诗词三首》,以赠别、吊唁、咏史为内容,分别描述了夫妻之爱情、悲吊了战友之逝世,歌咏了历史之沧桑。诗人健笔纵横,信手挥洒,无不写得言近旨远,理至情深。品之,“诗味”醇浓,沁人心脾;赏之,“特色”奇佳,光彩照人。它们是清算林彪、“四人帮”罪恶言行的锐利思想武器,也是繁荣社会主义诗歌创作的光辉学习典范。 (一) 在毛泽东同志公开发表的诗词中,《贺新郎》一词是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作品。词的题材和主题,是直接描述革命夫妻生活的爱情的颂歌。因此,它从内容到形式,都给人以耳目全新之感,实在弥足珍贵。 这首词写于一九二三年…  相似文献   

14.
对《四库总目提要》的补正订误,继前辈学者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胡玉縉先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后,近又有李裕民先生《四库提要订误》(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崔富章先生《四库提要补正》(杭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大作问世。兹将我们在翻检《总目》时发现的是书疏误而又未见余、胡、李、崔等先生论及者数则,整理补正如下。本文引录《总目》文字均据中华书局1965年整理影印本《四库全书总目》(省称《总目》)。(一)《总目》卷156:《筠溪集》二十四卷。宋李弥逊撰。弥逊字似之,连江人,居于吴县……是集首有楼钥序,称其归隐西山十六年,不复有仕宦意。按:《筠溪集·附录》《李公家传》谓李弥逊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作,收在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中的,共50首,其中8首列为“副编”,以示非作者所最后定稿,或系作者原来未准备发表的。三十六年来,谈毛泽东诗词的文章数千篇,对发表较早的四十来篇作品,人们已从各个方面作过分析、探讨和评价。本文想就列在《毛泽东诗词选》副编中的作品谈谈自己的心得。事实上,要看一个诗人的本色,看诗人思想、情绪、意识和他的艺术素养、诗思、才气,也要看不经意而一气呵成的作品。 这八首诗词,我们按时代背景之不同,分三部分来谈。  相似文献   

16.
杨正光先生是我国日本研究学界中一位学有专长的研究者,也是一位学术活动的组织者。他原名胡传德,1947年入北京大学,攻读国际关系专业。1951年毕业后,致力于中日关系史的研究。现任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著作有《中日关系简史》、《松本龟次郎传》等。其中《中日关系简  相似文献   

17.
金源文学至"国朝文派"时期方自具面貌,处于"国朝文派"时期的金代帝王金世宗完颜雍及金章宗完颜璟各有诗词传世.金世宗诗词各有一首留存,诗作<本朝乐曲>当是一首女真语诗歌,诗中讲述祖宗创业艰难,及自己所以继述之意,同时也表达了对金源故土的留恋与感怀.词作<减字木兰花·赠玄悟玉禅师>为谈佛论道之作.金章宗存诗除去残篇,其余六首大体可分为宫中生活、景物吟咏,游览景观吟咏两类.景物描绘富丽精工,笔致轻灵,构思精巧.词作两首,其词咏物而高雅清秀,体小而蕴涵丰富.  相似文献   

18.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主题究竟是什么?近几年来,随着对苏轼的思想及文学创作的研究的深入开展,关于这首词的主题,大家提出了一些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兹就笔者所见,略举如下: 1.寄托作者振兴北宋积弱局面的殷切企望,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概(刘乃昌:《横槊气概 英雄本色》,见《苏轼文学论集》)。 2.托古讽今,抒发作者顽固守旧派反革新潮流的强烈的思想感情(段国超:《似是一种失败的心理》,见《齐鲁学刊》1980年第1期)。 3.这首词是一支战斗胜利者的凯歌,是人民渴望战胜辽、夏侵略者,英勇保卫赵宋王室,必胜自豪心理的曲折反映(颜…  相似文献   

19.
龙吟诗社编的《黑龙江历代诗词选》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选入了由唐代渤海国到民国初年的112人的353首诗词,大体上汇集了黑龙江这块土地上有诗词创作以来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凡入选的作品,均有作者小传,进行了注释,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这本诗词选是一笔可贵的文学遗产,和已问世的《黑龙江古代文学》、《北大荒的文学艺术》一样,都是我省文学建设的打基础工作。它对我们认识黑龙江的历史、民俗、文化和诗词创作,从而继承优良传统,创作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艺作品和诗词作品,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在敦煌歌辞研究中,敦煌遗书内存有题名为“云谣集杂曲子”的词集,其卷号为斯一四四一(简称斯卷),抄写于卷背《燃灯文》之后,原题“云谣集杂曲子共三十首”,后书“倾杯乐”,以下残佚(实存18首);伯二八三八(简称伯卷),抄写于卷背“转经·入宅”等文之后,原题“云谣集杂曲子共三十首”,下讫“早脱离尘士”句(实存14首)。但《云谣集》的刊布,还是日本学者狩野直喜于1912年录得斯卷以后,方流传开来,直到1919至1920年间,我国学术界方有机会见到斯卷《云谣集》的录文,王国维在《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东方杂志》第18卷第8号)文内,首次刊布《云谣集》内3首词,即[凤归云]2首,[天仙子]1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