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平和效率是社会经济的重要问题。邓小平同志以社会公平为目标,十分重视经济公平,他认为中国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同时,他又特别注重从生产力发展上解决公平和效率的问题:一方面,他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实现公平的目标,但同时否定平均主义,重视经济公平;另一方面,他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并始终如一地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此,消除绝对贫困,防止两极分化和加强法制建设,提供经济公平的环境,这些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公平与效率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典经济学派的公平是指规则公平,效率是指财富增长;自由主义学派的公平是指机会平等, 效率也是指的财富增长。马克思主义坚持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公平和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收入上的公平。旧制度经济学派主张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新制度经济学派主张公平优先、 兼顾效率。公平有权利平等和权利对等之别, 效率也有投入产出关系和有效用的投入产出关系之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是权利对等意义上的公平和有效用的投入产出意义上的效率, 坚持的是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公平效率观。  相似文献   

3.
凯恩斯主义的公平效率观是一种收入均等化意义上的公平效率观,它主张通过增税、增加政府支出和转让支付,达到提高收入均等化水平和经济效率的目的.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来说,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政策主张及其公平效率观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也有较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公平与效率关系界说历来复杂纷繁,学界大抵抽象笼统地对二者的先后主次做理论推演,或主张效率优先,或主张公平优先,或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或效率与公平并重,更加关注公平等。此类界说具有明显的理论与现实局限:理论层面,割裂了公平与效率的社会整体属性;实践层面,引发了较多的社会问题。当前,应从公平与效率的社会整体性出发,从政府与市场的社会功能视角确立公平与效率的互补关系,这既有利于现代社会建立正确的公平理念,也有利于推动市场的稳健持续发展和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决策效能。  相似文献   

5.
理性预期学派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否定凯恩斯主义的收入均等化意义上的公平效率观,主张规则公平、机会平等、效率优先的公平效率观。与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公平效率观基本相同,但它是以理性预期理论为基础,通过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公平效率观而建立起来的。对我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效率与公平,它们首先都是经济学范畴,然而,二者始终又具有伦理学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和公平的法律价值取向只能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社会保障思想的共同之处是:都认为在社会保障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上,要重点发展生产,社会保障要以合理、适度为原则;不同之处是:毛泽东过多地强调平均,而邓小平则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并提出了具体的扶贫救济模式。  相似文献   

8.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论思考刘永明效率优先,是指分配制度、分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为首要目标。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是提高社会公平水平、贯彻唯物史观基本原则和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根本要求。首先...  相似文献   

9.
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互动的作用,有其积极影响也有其消极影响。适度合理的收入差距不仅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发展,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创造条件,也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要求,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地区收入差距过大,则会影响经济增长的效率,社会公平的实现和社会安定和谐等。  相似文献   

10.
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最佳解: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平体现了公平范畴的全面性,经济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分配公平与否是公平问题的核心。效率即"帕累托效率",效率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道德基础是效率实现的双重基础,在物质技术基础一定的情况下,道德基础对效率的提高具有决定作用。经济伦理学视公平与效率为辩证统一的关系,效率的发展与公平的进步在发展方向上相一致。城乡分割状态下导致对社会经济运行操作的不公平、结果的不公平及运行效率的损害。城乡一体化是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最佳解:实现农村各个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彻底摆脱城乡差距过大、城乡不公平状态,实现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对公平与效率宜作多向度的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从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容和人的“需要”来看,公平与效率的涵义是多方面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因此不能只限于经济角度的理解。公平与效率结合的性质和方式,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只有遵循新的思路,积极又谨慎地协调好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才能更快、更健康地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兼顾效率与公平罗耀辉,阎恩虎(兰州商学院)经济效率与收入公平是伴随着历史发展而长期存在的问题。随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特别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有效率而不公平的现象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秩序稳...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农村土地所特有的社会保障功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是按照“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设计的,该公平中含有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要素,在某些方面严重损害了效率,并且该公平是十分有限和狭隘的,从宏观而言并不公平。为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应依“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重新塑造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效率优先”就是坚持生产力发展优先,就是坚持市场经济体制。”兼顾公平”中的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局公平。  相似文献   

14.
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根据,从邓小平著作中概括出十对经济辩证法范畴,即:中心与其他、速度与效益、稳定与发展、全局与局部、暂时与长远、主体与补充、先富与后富、效率与公平、自力与引进、可能与现实。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保障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社会保障思想之共同之处,都认为在社会保障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上,要重点发展生产,同时也认为社会保障要以合理、适度为原则;不同之处是,毛泽东过多地强调平均,而邓小平则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并提出了具体的扶贫救济模式.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中外,凡有所作为的政治家无不在自己治国方略中对效率与公平问题予以特别的重视,有人甚至认为当代政治理论的基本问题就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如何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公平;如何在保证社会公平的同时,不致于社会失去发展的活力。这已是每一位政治理论家都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与世界同步发展的中国,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也已不再只是一个供哲学家沉思的纯粹的理论课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成员在收入方面的差距拉大,效率与公平正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成为一个极其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正在逐渐完成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这种以投资为主导方式的经济增长,其动力不仅来自于大规模投资的驱动,更应来自于资本效率的提高。追求高效率是资本趋利性的内在要求,然而,资本在追逐盈利最大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本效率与社会公平的矛盾。在理论与实践中寻求一种适合科学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确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效率包括资源配置效率、生产效率和市场效率 ,其中资源配置效率是前提 ,生产效率是根本 ,市场效率是关键 ;公平包括人们获取经济利益的公平 ,也包括奖励或惩罚的公平以及权力、责任和义务的统一。怎样提高效率 ,实现公平 ,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也是一个政治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社会分配狭义指全体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效率指在资源和技术条件约束下尽可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经济运行状况,公平狭义特指社会收入分配的公正和平等。公平与效率都从属于一定的生产方式。公平本身有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之分,效率有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率之别,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具体说,经济的公平与经济效率之间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的公平与微观领域的经济效率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存在相互对立、此消彼长的关系。社会公平与宏观领域的社会效率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公平与效率之间既相矛盾又相统一,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特征。在社会分配领域坚持二者的辩证关系,有助于确立合理的经济伦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公平效率观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邓小平对毛泽东的公平效率观作出新的拓展 :其一 ,提出“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 ,找到了实现公平的物质依托。其二 ,主张以效率促公平 ,发现了达到“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根本途径。其三 ,倡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确定了“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