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吴颖颖  张仁开 《城市》2012,(5):27-32
县域经济处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基层,是省(市)域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县域科技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县域科技进步在根本上决定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就上海而言,区县科技是全市科技的活力之源和实力之基,全市科技实力的提升有赖于各区县科技能力的增强.“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上海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攻坚克难期.区县是上海创新驱动的活力之源,也是上海转型发展的主战场.增强区县科技创新实力,促进区县创新发展,真正发挥区县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既是上海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2.
当前上海发展面临着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加大、环境资源矛盾增强、结构性调整压力增大等国内外因素的倒逼,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将成为上海推进新一轮改革的重要动力。因此,在2010年各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上海要将2011年作为改革的攻坚年,充分发挥改革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作用,围绕转型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率先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开创改革的新局面,为“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和新一轮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2012年,面对外需不振和内需乏力的双重约束,上海各区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创新转型展示出新成效、新亮点。展望2013年,国内外经济依然存在下行压力,充满风险和挑战,上海必须充分激发区县创新转型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1年,在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自身发展转型挑战的过程中,上海把握先试先行机遇,克服种种不利条件,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取得了对外开放的新突破。展望2012年,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仍很多,上海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始终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选择,进一步营造经济、社会、文化协同开放、同步发展、共同繁荣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上海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5.
2014年,上海各区县以改革增活力,进一步夯实转型基础,深化与自贸试验区对接,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的态势.展望2015年,各区县应积极适应宏观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创新驱动力,确保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圆满收官和科学谋划“十三五”规划.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变和上海城市发展转型背景下,旨在实现制度创新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主要目标在于创新开放模式,并实现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相互衔接。对此,产业与地理的一体化发展作为核心的实现机制,决定了上海自贸试验区独特的平台属性及转型倾向。本文通过对转型导向下的上海自贸试验区预期演化路径展开深入的分析,从功能拓展的角度提出上海自贸试验区依托于现代服务业集聚和专业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并认为它的建设应纳入到国家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总体政策框架与上海全球城市的战略转型框架之中,以降低"试错"式改革的成本,提高制度创新与复制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2016年,上海要直面新常态下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奋力攻坚克难,大胆先行先试,力求在构建引领新常态的体制机制上取得显著进展,为上海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建议推进五大改革举措:一是加快推进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改革,二是加快推进有利于开放发展的改革,三是加快推进有利于协调发展的改革,四是加快推进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改革,五是加快推进有利于共享发展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2020年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关节点.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大趋势,推进由工业大国向服务业大国的转型,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性升级.这不仅是一个经济增长新常态的形成过程,还伴随着经济结构新常态、利益结构新常态、制度创新新常态的形成;这不仅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还涉及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改革;这不仅需要政府发展理念的变革,还需要政府角色的转换.推进服务业主导的转型与改革,将成为“十三五”时期提质增效、转型创新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是上海产业发展应遵循的总方针。行业比重处于扩张期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大于社会平均水平的行业属于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和发展的行业。上海未来产业发展要关注: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的能级;进一步做强上海高端制造业品牌;提升金融、贸易、航运、信息等服务业水平;发挥旅游业对上海经济的带动作用;调整、转型,发挥重化工业在上海经济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建筑业、房地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上海大力发展航运业,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有利于促进城市产业规模的提高,带动城市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实现腹地城市之间的互动发展;同时也会带来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和港口非良性竞争等负面效应。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和惯例,通过先行先试,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必须从过去单纯追求“量”的外延式增长转变为注重“质”的内涵式发展,由传统意义的货物集散中心迈向现代意义的资源配置中心。为此,上海港口与航运服务业必须率先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创新服务功能、实现错位异构发展。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上海城市转型时期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上海改革顶层设计的关键是确立改革愿景的目标。上海顶层改革的愿景目标为:到2015年,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文化与行政管理全面服务化相适应的体制与制度;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体制与制度;到2050年,基本建成与有中国特色全球城市相适应的体制与制度。“十二五”期间,上海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科学发展;推进社会文化体制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法治政府。重点在经济、社会文化与行政管理子系统的体制与制度上突破,突出制度创新,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改进城市管理为关键环节,建立以市场竞争有序、资源配置合理、社会公平正义、政府高效廉洁、文化包容开放为特征的体制与制度。  相似文献   

12.
汪胜洋 《科学发展》2013,(11):26-38
当前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对改革的重点、方式、任务、动力以及实施路径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必须根据当前改革发展的阶段特征,按照顶层设计的改革推进思路,着力围绕转型发展的目标要求,重点在民生改善、服务经济、内外开放、政府改革和改革机制完善等方面实现关键性突破,以带动上海改革的整体推进和持续深化。  相似文献   

13.
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根据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内涵,上海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与“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形成符合上海城市全面转型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上海全面深化改革应当围绕市场化、国际化和民生化的方向,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作为主线,把重点放在符合国家要求,上海又有一定操作空间,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和发挥对全国示范引领作用的领域,能体现出上海城市发展的要求和特点,同时也为全国改革总体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方针指引下,上海进一步加快社会建设步伐,坚持做优做强公共服务,探索创新社会管理,居民生活质量得到稳步提升,为“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支持。当前,上海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建设的机遇将更好、要求将更高、压力将更大。为此,根据“十八大”的战略部署,2013年上海的社会建设既要守住民生底线,确保社会稳定,又要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推进社会发展,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大幅提升了上海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推动了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和城市功能提升,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建设。展望2011年,上海将迎来“十二五”与“世博后”的开局之年,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严峻挑战,国内宏观政策继续从紧,新历史条件下社会矛盾与风险不断涌现累积,上海加快社会发展的困难将更为突出。对此,迫切要求上海进一步放大世博效应,大力改善民生,努力加快社会建设步伐,为城市全面转型提供坚实社会支撑。  相似文献   

16.
构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体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特点、兼顾区域比较、结合当前重点和着眼长远需要4个原则,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和研究:一是经济结构合理化,主要从产业结构、投资与消费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企业所有制结构等的优化方面加以考察;二是创新驱动和经济运行质量提升,主要从创新成果、节能减排、经济效益、居民收入、就业等方面加以考察;三是社会生态环境优化,主要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加以考察。上海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民生改善"3个子指标体系和30个具体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人口、人力资源是上海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因素,其规模、质量、结构和趋势对上海经济发展方式选择和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的影响。上海要积极推进十七大提出的“三个转变”,加快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进一步提高人口和人力资源的宏观管理能力和绩效,为上海经济发展转型创造有利的核心条件。  相似文献   

18.
童潇 《科学发展》2010,(11):105-112
上海"十二五"青少年发展的整体战略规划事关上海未来十年"四个中心"的人才供给及更长一段时间内的城市发展潜力。在全球化激荡、城市化推进、信息化提速、市场化延展的背景下,上海青少年工作的对象已发生了重要变化,工作体制也遇到重大挑战。"十二五"上海青少年规划应围绕上海城市"四个中心"建设,把教育并引导好一代人,培养对接"四个中心"的高素质人才,千方百计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成长和成才环境作为工作的重心和重点:进一步做实拓展现有的青年联席会议制度;构建青少年工作的社会化组织体系;强化青少年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并将职业能力考试体系向在校大学生适度开放;建立青少年工作的资源筹集平台与交换平台;充分运用市场化、信息化、社会化等政策工具实现绩效管理;全面构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及诉求应对体制;授予权青少年部门成为行政主体;推动上海建立青少年发展配套改革试验区等。  相似文献   

19.
陈琪  刘卫 《科学发展》2014,(2):43-50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立,不是着眼于一城市、一区域的发展,而是力图通过开放转变政府角色、推动制度创新,突破金融领域的改革难点,从而带来"制度红利",充分运用市场调配资源的高效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上海要实现建成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的宏伟目标,必须从自贸试验区开始,从根本上摒除要素流动的障碍,协调好与经济腹地,与香港、深圳前海等区域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成,必将进一步推动上海服务业产业集聚,推动上海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更上一个能级,辐射长江流域甚至更广阔的地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