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后,南京金融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在一些方面甚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为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把南京建设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商贸中心,甫京的金融发展还要进一步加快。在分析南京金融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南京金融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的经济社会加快了发展,以此为基础,通过改革金融体制,开放金融体系,南京的金融业也加快了发展.南京金融业的加快发展既是南京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南京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蓬勃发展中的南京金融业,不断改善着的南京金融服务,为南京经济社会跨世纪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环境与有力的金融支持,同时也为南京区域金融中心和金融都市的形成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3.
南京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富民”,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则 是富民的必经之路。事实表明,在高度货币化的当代社会,几乎所有的资源配置和社会交易都离不开货币的 媒介作用,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成长壮大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作者立足于南京民 营经济的发展,以金融约束与金融深化为理论视角,着重分析了南京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并且提 出了加大南京民营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力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区域金融中心辐射力研究——以南京为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南京区域金融中心为研究对象,选取CDI中国金融中心指数作为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标准,运用经济地理学中的威尔逊模型和断裂点理论对南京区域金融中心辐射力进行度量,明确了南京区域金融中心的辐射范围,论证了南京“承接上海、合作苏杭、辐射中西部的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的合理定位,提出了未来南京区域金融中心增强辐射、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构建南京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性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融资枢纽。区域性金融中心能够集中大量金融资本和其它生产要素 ,从而有力推动该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南京作为我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 ,综合经济实力较强 ,近年来金融业蓬勃发展颇具规模 ,为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奠定良好基础。在实施沿江经济发展战略之际 ,南京正面临着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构建南京区域性金融中心将为南京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南京应采取有力的措施 ,加快实施区域金融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南京的金融业 ,努力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本文拟对南京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意义、条件和具体推进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是南京经济社会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实 证分析南京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南京区域性金融 中心的功能定位,主张通过金融机构的重组和资本市场的建设加快南京金融中心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融资困难仍然是南京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本文首先分析了南京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困难的现状及融资困难的原因,然后介绍了发达国家扶持中 小企业发展的一些金融措施和经验,最后提出建立和完善南京民营经济金融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电子商务的兴起为银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然而要实现最终意义上的电子商务 ,还有赖于网上银行的普遍建立以及电子货币的真正实现。在这两个关键方面 ,南京银行业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文从南京市银行卡业务和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入手 ,针对目前电子商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为南京的金融电子化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南京新型工业化中的金融支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裴平 《南京社会科学》2003,(11):100-103
走“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是南京实现“富民强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战略选择。新型工业化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本文讨论了新型工业化与金融业发展的关系 ,特别是分析了南京金融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要求之间的差距 ,进而提出加大新型工业化金融支持力度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东岳论丛》2017,(11):118-126
农村金融是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农村金融普惠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是构建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本文以2006-2015年山东省的宏观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改良的普惠金融发展评价指数测算方法对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通过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影响因素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基本上逐年稳步提升;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普惠金融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2009年央行开始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自2008年之后增速较快。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来看,农村地区人均收入、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互联网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及城镇化率四个因素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影响显著,且是正向影响的;交通便利度、农业科技化水平也属于正向影响因素,但不显著;而农业产业的重要性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为此,从农村普惠金融顶层设计、经济基础、财政和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保险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推进普惠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