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简析家训在当代社会建设中的道德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训既是中国传统社会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承载着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职能.不同时代的家训大都体现了特定时代的核心道德观念,并传递着传统道德的普适性思想内容.家训可为个体的道德建构提供适切的道德规范,它所体现的道德原则因血亲情感的作用更易为教育对象所认同.家训在当代中国社会依然具有道德教育功能,应大力倡导家训形式的道德教育,并引导家训形式的道德教育实现当代转型.  相似文献   

2.
家训是中国古代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家训在稳固家庭内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团结和繁荣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不仅在于家训的道德教育内容与社会倡导的道德标准一致,而且在于家训蕴含着科学的道德教育方法和途径。当今我国的家庭道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家庭道德教育效果。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借鉴家训中的精华,同时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完善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家庭道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君  欧雨云 《船山学刊》2015,(6):104-109
传统家训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教育形式,其丰富的德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近十五年来,关于传统家训中的德育思想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围绕传统家训德育内容、方法、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研究挖掘了传统家训的德育精华,为家庭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家训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其它历史局限性,但也不乏有价值的成份,其积极方面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借鉴传统家训中德育的优良传统,对现代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家训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其它历史局限性,但也不乏有价值的成份,其积极方面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借鉴传统家训中德育的优良传统,对现代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统家训是中国人的修德“教科书”,核心内容始终是立身之道、齐家之道、处世之道的教化。在传统家训长期的教育和规诫实践中,形成了日常训诲、庭院濡染、家风熏陶、祠堂训谕、以身立教、谱牒传承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化路径。传统家训修德教化对当前家庭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吸纳作为修德“教科书”的传统家训修德教化理念和内容,滋养今天的家庭美德教育;借鉴传统家训修德教化注重日常训诲,从日常生活养成的做法,持之以恒地加强蒙以养正的教育;扬弃传统家训修德教化通过庭院文化濡染、祠堂和谱牒文化熏陶的途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塑造青少年品行;借鉴以身立教和营造优良家风的教化经验,在耳濡目染中传承美德、陶冶青少年性情和品格。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社会组织,也是一个伦理道德教育的天然实体。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在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道德经验,其对现代家庭教育极具启示:有耕读传家的家训利于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孝亲忠君的家训有利于感恩品德和责任意识的养成;惩戒性规范教育有利于提升抗挫折能力;道德教育强调循序渐进的方法;教子成人的道德理想主义尤其应当成为现代家教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社会组织,也是一个伦理道德教育的天然实体。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在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道德经验,其对现代家庭教育极具启示:有耕读传家的家训利于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孝亲忠君的家训有利于感恩品德和责任意识的养成;惩戒性规范教育有利于提升抗挫折能力;道德教育强调循序渐进的方法;教子成人的道德理想主义尤其应当成为现代家教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家训在教育子弟的过程中,隐性地执行着德育的功能,对传统德育影响深刻。中国传统家训德育资源丰富,进一步对中国传统家训的德育功能加以研究,从而阐明传统家训的德育优势,并且总结传统家训的德育方法,对于当代借助传统家训深化德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现代德育工作的实际出发,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传统家训道德培育的成功经验,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的基础上,通过搞好现代家庭道德教育,创设民间化的德育范式,辅之以生活化和常态化的个体品德培育方式,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