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传承与建构是文化演进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文化变迁的历程中,玛丽玛萨人通过玛丽玛萨节日文化的仪式性展演,通过对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当下的建构,呈现“我者”的族群文化内涵与外延;通过向“他者”地方性知识的表达与诠释,实现并强化其本位文化身份和族群标识.其多元文化要素形成具有本族群特色的多元共生文化复合体,标识并演绎其族群文化存在,是“一体多元”与“多元一体”格局在族群文化演进层面的生动彰显.  相似文献   

2.
1900-1949年间,作为异文化的“他者”,西方美术通过留学生和美术教育迅速成为中国美术界主要的知识参照框架和话语资源来源.以“他者”在场为基点,中国现代美术的自我认识体现在三个方面:自我批判、重识传统、新的整合.  相似文献   

3.
文化空间的涵义至少有三个层面:一是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区域;二是周期性的文化表现形式;三是自我和他者对其文化存在和实践的价值判断.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视角,它不但能够对地方性的区域文化提供整体性的保护,而且还能够对我国目前正在实践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代人类学主张文化平等,重视文化多样性,关注非主流文化,厚待地方性知识,凡此种种,对中国美学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念.文章围绕会议主题"表述‘中国文化':多元族群和多元视角",结合学界现状,分别从"多民族视野:从中心到周边"、"小传统视野:从精英到民间"、"形而下视野:从文字到器物"三方面切入,对中国美学研究的视野拓展问题再作思考.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人具有跨越中西的双重文化视野和双重文化传统,"中国"既是他们在血缘和文化上遥远的原乡,也是他们在美国本土文化影响下想象的"他者".美国华人文学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和描述,其实质也是华人作家在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等多重二元关系的对立与交融中对中国所做的文学想象和欲望投射,具有典型的形象学研究的意义.从地理中国、文化中国和族群中国三个层面对美国华人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进行梳理和解析,我们不难看到华人文学想象背后复杂的社会生存境遇和文化认同心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书院教育集中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乃至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传统书院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象征,书院教育中蕴含着许多优秀因子,突出之处即是注重仪式活动对士子的培养。传统书院仪式活动的显著特点表现为神圣性、表演性和教育性,书院士子的学习和生活也呈现出仪式化的特征。传统书院仪式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道德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当代高校仪式建设可以从传统书院的仪式活动中获得诸多启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科学筹划仪式,注重仪式的道德教育;精心设计仪式,关注仪式的文化属性;合理运作仪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乡愁”研究的文化地理学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愁”涉及空间和地方,且与人之情感密切关联,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很有必要依据文化地理学的学科框架、核心概念、基本理论,梳理、分析地理学者如何在乡愁研究中提出自己的视角和观点.本文采用经验主义的方法,最终建立一个文化地理学视角的乡愁研究框架.该框架是用尺度、距离、移动性刻画乡愁的空间性;用身体感知、情感记忆和文化建构分析乡愁的地方性;用对自己、对他者、对自然的三个道德评价维度,评判留住乡愁的空间实践是否成功.  相似文献   

8.
<正>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通常被概括为儒道互补、三教合一、人文主义、实践理性、奴性哲学、阴柔文化……看来人们已习惯于运用现成的和现代的概念去描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中国民族的心理结构.这本是人类语言和理解的宿命.描述行为本身实际上就是描述者与描述对象之间的互渗、交感.描述者总是处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之中,他的描述总是特定语境中的描述,他的理解的前结构总是约束着他对描述对象的理解.因  相似文献   

9.
张江华教授在访谈中从自己的个人学术经历出发,谈到了他对广西地方社会的长时段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广西人类学研究与西南人类学研究的关系,触及了西南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和有关中国区域社会中地方性社会知识如何呈现等人类学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剧烈变迁,乡村文化逐渐衰败,乡村社会严重失序。当前乡村振兴的重难点在于如何振兴乡村文化,而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源自当地文化的知识,与乡村“天然共同体”是一致的。传统社会,地方性知识与乡村文化交互建构,而近代以来,二者又具双向消解关系。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性知识是发展乡村产业、培养乡村人才、保护乡村生态、推进乡村治理的重要资源和保障,它与乡村文化振兴存在育民、富民、乐民等方面的价值关联。以地方性知识“内生性重构”乡村文化,能够促进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进而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1.
面子是中华人之一重要的文化——心理概念,它大体包含着情面和体面两层涵义,又分别对应着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内圣和外王两方面的内容,如行义和隆礼。就其产生的原因而论,面子是中国传统文化重人生理想、精神价值、道德境界深层文化——心理的一种反映。家族伦理型的传统心态文化和即伦理即宗教的内在超越性的道统传承是中华人,尤读书人面子观念凸显的主要原因。而"居仁由义"、节之以礼的中庸把握则又是面子观念发挥正、负社会功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世纪里,中国文论研究应当如何开创新的局面,从而取得更为丰富的理论成果,是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反思,促使中国文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应重视以下几方面要点:重新确立中国传统文化及文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中国文化及文论的包容整合功能;大力强化中国文化及文论的创意研究。  相似文献   

13.
江苏“随园菜”与北京“谭家菜”、山东“孔府菜”并称为中国最著名的三大官府菜,其中的“随园菜”得名于江苏历史名人,清代著名散文家、诗人袁枚的饮食文化著作《随园食单》。采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随园食单》中菜品名称的音节数目、组成结构、命名特点等,以挖掘江苏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关中农村的厚葬传统提供了反思汉人丧葬仪式研究的新视角。丧葬仪式本质上是“礼”的社会性实践,凸显了汉人丧葬仪式的伦理之维。仪式“礼”化的基础在于农民生命价值的实现方式,即以无限的伦理生命超越有限的自然生命。这种超越在丧葬仪式的区隔化空间中最终实现,并通过死者与丧主、门子、村庄和娘舅等之间的伦理关系而得以表达和确认。在“礼”的表达与实践过程中,死者的伦理生命得以实现,家庭和社区秩序实现再生产。  相似文献   

15.
从概念隐喻的角度,从饮食中的器皿炊具、烹饪手法、食物原料方面,探讨汉语语言和英语语言俗语中的隐喻意,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有效地了解中西饮食文化和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历史纪录片由于表现手法的单一和沉闷往往在审美上缺乏一定的可视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历史纪录片从创作理念到表现手法正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嬗变。其中,《复活的军团》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堪称中国当下历史纪录片的代表之作。大量的“情景再现”、唯美的电影造型以及生动的故事手法不仅成就了《复活的军团》,更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当下历史纪录片的发展新趋势。为此以《复活的军团》为例,以大众文化在中国当下的发展为背景,对中国历史纪录片在当下所呈现出来的新特征和新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法的地域性论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历史上疆城辽阔 ,各地风土人情各异 ,对法文化有深刻影响。本文从政区变迁和地域差别的角度出发 ,反思对中国传统法既有研究的局限 ,在方法论上提出借助地域性视角研究中国传统法的切入点和步骤 ,并进行了初步的例示性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影纪实美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至世纪之交,电影理论界对它的研究经历了“探索争呜期”和“反思建构期”两个重要阶段。“第四代”“第五代”以及“第六代”(“新生代”)导演的创作分别在不同时期体现了纪实关学对于中国电影的渗透与影响。综合这两个阶段纪实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将其概括为四种研究视角和话语形态:电影基础关学范畴、电影现代思潮、中外影像传播理论、正面关注纪实美学的现象及理论等。这四种研究视角丰富了中国电影纪实美学理论体系,对电影创作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黑塞一生深受中国文化浸染,尤其偏爱老庄。以老庄为代表的中国道家思想不仅影响其生活和思维方式,并广泛浸润其文学创作,成为他构建自身文学审美观的重要精神依据。如万物源道的人生悟境,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上善若水的处世态度,循环齐一的生死之道等。黑塞垂青中国文化精神,并非出于逃逸西方文化之初衷,而是希望经由东方这个“他者”来更好地反观自身、找寻自我。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汉学家对中国的认识是认识中国的视角之一。费正清是公认的美国中国学的创始人,他以历史学家的身份研究中国,并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历史,从而形成了他的中国观。《中国新史》是他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中国观的总结。费氏的中国观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以考古学领域发现为佐证,强调中国文化的连续性和同一性;以中国历史为背景,强调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从美中关系的发展出发,强调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