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到老年心犹孩”,有些老年人虽然年岁已大,但却有一颗童心,经常做出些像天真儿童一样的行为。这样的人,常被人称为“老小孩”“老顽童”。  相似文献   

2.
正入握拳而来,撒手而去,先是一样一样搜集,后是一件一件疏散,或者如某些人所说,只剩下老妻老狗老酒。我说老年是我们的黄金时代。人家说黄金时代是20岁,你想,20岁时我们懂什么?懂得茅台和汾酒有什么分别吗?懂得京胡和二胡有什么分剐吗?懂得川菜和湖南菜有什么分剐吗?我说到了老年,人生对我们已没有秘密,能通人言兽语。当年女孩子说"我不爱你",你想了一整年也想不出原因来,  相似文献   

3.
正老公出现性功能障碍有半年了,我知道他背着我去医院看过,但情况并不理想。我跟他说不用太着急,我对性生活没那么在乎。谁知道,他竟然跳起来,说我看不起他,是不是想男人了。我跟他大吵了一架。我本来是好意,想安慰他,谁知道他竟然这样说我!可如果我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又怕他胡乱猜。他运用了一种常见、原始的心理防御机制叫做"投射"。防御机制是指将不愉快的想法、感觉或两者移除到有意识的觉察之外的一种心理操作。投射是指将自己的情感、冲动或者愿望归结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你老公说你"看不起他,想男人",正是他自己担心别人会这么想,所以将其投射到你的身上。  相似文献   

4.
示弱春风来     
正老年朋友常发感叹,说出外办事不顺,在家闲居不畅,"老了,招人烦了"。其实,大可不必由此而心灰意冷。人,谁没个朝阳似火、夕阳无奈呢?至于如何应对,我以为出外办事最妙之法就是"示弱",就是暗示对方"我老了,请您多关照"之意。这并不是亮己之短,让人家"拿"一把,这有点儿类似外交关系上的发个"照会"给对方。  相似文献   

5.
我年轻时,就听到一位老中医说过:"妇女怀孕期房事越少,后代越聪明。"社会上一般人都晓得:"姑娘生的小孩(即私生子)聪明。"其结论只有一个:因为孕期房事少,所以私生子聪明。在过去没有计划生育的时候,也有这样一种现象,生几个小孩的,往往小的大都聪明些。这是因为男子性欲在二三十岁最强,以后渐弱,女子在三四十岁最强但大多又性冷淡,这就从客观上导致夫妻孕育最小孩子的时期房事少。还有一种老夫少妻易生神童的现象,原因也就在此。  相似文献   

6.
美松 《职业》2012,(31):38-39
小时候经常听到老人说"吃亏是福",但却百思不得其解。实际上,表面吃亏的人并不一定真的吃了亏。有一个故事说,大人有时会拿出几枚硬币来逗试小孩,有5角的,有1元的,让小孩选一枚拿走。聪明的小孩都知道选1元的,愚钝的小孩在被人提示后也知道选1元的,还有更聪明的小孩甚至想办法将几枚都拿走。但有一个孩子却每次都选择5角的,多少人逗过他、教他或者讥笑过他,他都不曾改变。终于有一天,小孩被妈妈怀疑智力有问题时才说出了真相:"我知道1元比5角多,但是如果我拿了1元的,还会有人再不停地拿出硬币来试试我到底有多傻吗?"  相似文献   

7.
正人们通常将"晚年"等同于"老年",但对一个活得好好的人(哪怕上了一定年纪),说他晚年怎样,是显得不当的。说他人"晚年"时,用以指某位已逝者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才显贴切或妥当。多少岁开始算晚年?有人回答是60岁以后。且不论如今国际上对老年岁数的不同界定,假设某人活到90岁左右,说他在60岁时就已进入"晚年",情理上恐怕有点说不过去。倘若一个人只活  相似文献   

8.
卓然 《老人天地》2010,(2):39-39
人常说.“人老先老腿”。这是从人的肌体角度讲的。其实,人的衰老首先从心理暗示开始的。当我们还处在准老年时,便频繁接受这种暗示,一旦被它左右,受其支配,无形之中加速了衰老的进程,使原本活力旺盛的生命日渐走向凋零。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老小孩,小小孩,老小一概是小孩”。既然是“小孩”,就免不了要在很多方面出现失误和差错。所以,不失时机地对老年人心理健康进行防范和保护,就成为广大老年人和老年工作者一项重要的任务和使命。  相似文献   

10.
吴仁 《老年世界》2006,(24):18-18
俗话说:“老不舍心,少不舍力。”“老不舍心”的意思是说:人到老年总想把自己心里珍藏的处世经验、人生智慧一分不舍地传递给子女,让他们生活得更美好。  相似文献   

11.
丁一的事     
她姓丁,因为常常盘算着将来要给小孩取名"丁一",这个中国最简单的名字,所以也成了"丁一"。不过她错了,谁能肯定小孩的爸爸也正好姓丁?她的这种简单主义发挥到极致时,是在鞋子上,穿一双就是一双,鞋子的更换,除去四季的客观因素外,是以"老的死了以后,新的才来"为准则的。她身材娇小,但也不是一直坐在教室前  相似文献   

12.
青春留不住,岁月不饶人。生老病死,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谁也不能例外。人到老年,往往为青春不再而伤感,为来日不多而彷徨,为碌碌无为而悔恨。因而叹老、怕老、不敢言老,处在惶惶不可终日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闲话散步     
朱桂馥 《老年人》2014,(4):25-25
正散步并不算一种时兴的健身方式,古已有之。杜甫"羸老思散策",老了还拄着拐杖外出散步;王维"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过的是一种田园式的生活;陆游"散步持书卷",一面散步一面看书,悠哉游哉;白居易"晚来天气好,散步中门前",在天气晴好的黄昏,到他居住的中门散散步;元稹"行药步墙阴",诗人服药之后还要到墙阴处走走……有关散步的古诗词如此之多,足可佐证散步是一项很传统的健身运动。我喜欢散步,不过最初的动机不是缘于健身,而是出  相似文献   

14.
信任危机加网络天天都过愚人节?这是一组令人汗颜的统计数据:只有2.1%的网民认为网络热炒的事件和人物"都是真实的",28.1%的人觉得"大部分真实",42.4%的人认为只有"小部分真实",9.1%的人干脆说"几乎没有一件是真实的",另有17.6%的人认为"说不清"。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实施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时下走红  相似文献   

15.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但有多久了,人们把近邻变成了陌生人。如今,有人打破了这堵墙。他们彼此在生活和精神上互助、欢乐"度老",让晚年生活不再只依赖子女,让"近邻"成了空巢生活里最温暖的人。据中国老人及空巢老人数量增长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目前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比例的5倍,占世界老年人口五分之一,其中49.7%的老年人为空巢老人。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原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了,可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多的子女却不能"承欢膝下"。空巢老人该如何快乐"度老",成为时下最严峻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正和6岁女儿谈生死问题,说每个人都会老、生病或出现意外而死去。但即使我们说会好好锻炼身体、注意安全活到100岁,女儿还是无法接受"死亡",以至于做梦都哭喊"妈妈别死"!死亡是个沉重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怎么跟女儿说,她才会坦然接受?你6岁的时候就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儿了吗?已经成人的你,现在能坦然地面对死亡了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和6岁的孩子谈生死是不是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17.
2月14日情人节这天,一老一中一少三个男人散完步后一块回家。途中,路过一家花店,年轻男人说:"等等,我进去买一朵玫瑰花。"老年男人和中年男人知道,年轻男人正在谈恋爱,年轻人约会讲究情调和浪漫,所以每次见面,年轻男人都会送女朋友一朵玫瑰花。很快,年轻男人就出来了,但手里却捧着三朵玫瑰花。老年男人和中年男人正疑惑时,年轻男人塞给他们一人一朵说:"爸,这朵是送给妈  相似文献   

18.
心知     
正爱顶嘴的小孩不易染恶习日常顺从家长意见的小孩,其实喝酒和嗑药的比例更高,而坚持己见的小孩面对朋友的不良诱惑,多能果断地加以拒绝。这样的研究结果,是不是让你大吃一惊?其实,家庭是训练孩子跟他人打交道的地方。孩子拥有"争论能力",就不容易染上不良习性。尽管顶嘴会让家长不高兴,但在家庭内部培养出的交际能力,会树立孩子对自己意见的自信。  相似文献   

19.
正文老说自己之所以健康长寿,得益于每天都要吃下两粒"药"早上一粒叫"知足",晚上一粒叫"感恩"。讲个真实的故事:2002年的某天晚上,央视四套《人物》栏目播放名人访谈。受访者是才高八斗的国学大师文怀沙老先生。文老来到台上坐定,仙风道骨模样。主持人问:"文老您今年高寿?"文老:"46。"主持人:"您这样的一位老人,怎么才46岁呢?"文老:"哦!我不怎么注意自己的年  相似文献   

20.
人的脑细胞约有140~150亿个。40岁以后,人每天约有10万个脑细胞开始凋亡,到六七十岁时大致减少十分之一左右。因此,人到老年就容易出现耳聋眼花、思维迟钝,记忆力衰退等大脑退化的现象。医学研究发现,下列食物能提高大脑的功能,延缓其老化和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