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短期融资券收益率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佳铭  范龙振 《管理学报》2011,8(1):143-150
短期融资券不需要担保,发行数量多,是我国市场化的具有信用风险的债券,其市场表现对我国信用债券特别是公司债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主要讨论短期融资券收益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在发行或交易市场,以主体评级指标为代表的信用风险因素、以买卖价差为代表的流动性因素、行业因素以及宏观系统因素对融资券收益率影响显著;发行定价中存在流动性预期,即预期在二级市场流动性好的债券在一级市场具有更低的收益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信用违约事件案例为背景,从信用风险角度对短期融资券与城投债进行对比分析,不同之处从发行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其中穿插对山东海龙的简单评析,相同之处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和评级不合理角度着眼,结合案例,揭露信息披露不足和评级不当的危害。总之,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坚持市场化,提升信息透明度,完善公开公正的评级体系,特别是加强各个主体的信用风险控制,这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邵海燕 《经理人》2006,(9):114-115
她在评级业“黎明前的黑暗”里坚守了十三年见到何敏华第一眼,就让人感觉到她的与众不同。尽管身为国内最大信用评级公司中诚信国际常务副总裁,但她很少讲大段的管理理论和成功案例,她平和,执着,谦逊,克制,这不由让人联想到《沉静领导》中所描绘的管理者。执着,也是一种决策能力在北京金融街的一座大厦里,何敏华兴奋地忙碌着,“去年央行的短期融资券放开了,中国的信用债券时代才到来。公司十几年的积淀,终于迎来了中国的信用评级市场真正开始发展的时候,而且公司马上又要与国际评级巨头穆迪进行资金、管理和技术的全方位合作。”这种时候,无…  相似文献   

4.
短期融资券在我国发行已经超过三年时间,从发行的总体情况来看,其运转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对我国金融市场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短期融资券在我国发行过程中的机遇和障碍,并且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使得短期融资券市场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海南省实际情况对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政策效应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通过对短期融资券业务在海南省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内部环境进行分析,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5月正式颁布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短期融资券的出现,不仅对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和中小企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其出现时间较短,因此存在很大风险。本文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发展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的风险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了改善的具体建议措施。希望能为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资讯     
《领导文萃》2012,(4):134-139
经济标普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在警告欧元区15国可能面临降级之后,标准普尔确认维持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此举凸显了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实力。标准普尔公司表示,维持中国的长期AA-级和短期  相似文献   

8.
陈思进 《领导文萃》2011,(22):115-117
这些日子,继美国国债违约危机风波之后,标普又下调了美国的信用评级。这是自1917年由穆迪最初把美国债务定为AAA评级之后,其信用评级首次由AAA降至AA+级。而且在未来的两年内,如果美国经济前景未改善,评级还将进一步由AA+调低至AA级,甚至AA-。  相似文献   

9.
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公司6月13日宣布将西班牙政府债券评级由A3下调至Baa3,评级展望为负面。  相似文献   

10.
2005年5月24日,央行公布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向合格机构投资者发行短期融资券。这不仅是我国融资方式的重大突破。更重要的是为优质的上市公司提供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受到上市公司的热烈追捧。在《办法》推出的第二天。有5家公司同时公布了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计划。其中就有3家是上市公司。合计发行量为109亿元。  相似文献   

11.
通过贝叶斯方法对违约概率进行建模和分析,得出理论与实际的违约概率较大的差距,总结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积攒的经验和成功做法,探究三大评级机构的过失行为,讨论了信用评级机构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娥平  施燕平 《管理科学》2014,27(5):91-103
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影响公司的信用评级,进而影响公司债券融资成本的大小,故发债公司存在基于评级的盈余管理动机。选取2007年至2012年发行公司债券且具有信用评级的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发债公司获得首次评级之前盈余管理的分布状况,运用OLS和oprobit回归模型验证盈余管理、公司债券融资成本与首次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发债公司在获得首次信用评级前,正向的盈余管理程度持续上升,评级后出现持续下调甚至为负的现象;控制公司正常应计利润后,发行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首次信用评级之间正相关,且主体信用评级表现显著,说明评级机构的决策受发债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另外,债券收益率与信用评级负相关,而考虑盈余管理与评级之间交互项的影响时,市场参与者面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将要求更高的收益率加以补偿,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减弱了评级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世界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前不久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前景由原来的“稳定”调升为“积极”。负责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标普主权信用评级部主任乔伊迪普·莫克赫基先生日前表示,标普认为,中国的政策走向会持续稳定,这种政策  相似文献   

14.
周颖 《管理科学》2019,22(9):52-66
信用评级方程是信用评级模型的核心,权重是影响信用评级方程评价准确度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权重对于信用评级至关重要.通过以违约与非违约客户信用得分单位离散度的平均距离最大为目标函数,构建非线性规划模型的思路,反推各指标的最优权重组合.通过PR曲线方法对信用评级模型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并对1 231个小企业贷款进行了信用评级.通过构建信用评级方程S=S(W)的权重向量W与违约与否的两类客户平均信用得分的距离D之间的函数关系,以违约与否的两类客户平均信用得分距离D最大为目标建立非线性规划,反推一组最优权重W.保证了信用评级方程的评级结果,能够最大限度地区分违约与非违约客户.改变了现有研究的权重向量与整体违约鉴别能力无关的弊端.非财务指标相对于财务指标在小企业评级中更重要,权重高达58%,非财务指标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的权重最大,为14.7%.通过PR曲线方法验证了其合理性.研究表明,"基于违约状态区分程度最大权重的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对客户违约与否的区分精度,优于现有研究的同类经典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主权信用风险的恶化是全球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而主权信用评级是评价一国主权信用风险的直接标志。本文基于主权信用评级这一视角,对主权信用评级对政府债务市场的影响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会显著抑制政府债务市场的发展,而主权信用评级的上调则会促进政府债务市场的繁荣,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与上升对政府债务市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效应。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次贷危机之后,信用评级问题引起了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企业本身的高度关注。信用评级简单理解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贷款客户进行分类,产生一系列的级别,因此其核心算法可以理解为是经典的多分类问题。随着近20年来机器学习的发展和兴起,越来越多与之相关的技术被运用到信用评级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各家商业银行主动适应市场变化,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为企业推出了一系列的投资融资新产品,企业投融资方式选择余地越来越广阔。企业应及时了解金融新产品的开发情况,积极利用这些新产品来改进经营状况,提高生产效益。短期融资券——降低融资成本的极佳工具。短期融资券是指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它与现有企业债券的主要区别在于期限和无担保,即短期融资券期限在365天以内,完全凭借企业信用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券这一创新工具一经推出,便被企业视…  相似文献   

18.
窖户信用评级是控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重要一环,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信用评级制度也不断发展.从信用评级的基本要素到评估方法都在不断突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李聪 《经营管理者》2013,(13):267-267
信用评级是各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研究问题。目前我国的企业信用评级业务已经有序开展,但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和对信用专门立法仍存在很大欠缺,专门信用评级法律更是无从谈起。本文结合我国企业信用评级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的法律思考,以期对我国企业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构建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晋 《管理科学文摘》2010,(35):185-186
金融危机的本质是信用危机,其核心问题是现行由个别国家垄断的国际信用评价体系缺乏公平公正性、普遍参与性和有效的监督。危机充分暴露出美国信用评级模式的种种弊端,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参与国际信用评价体系重构、推动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新秩序的建立提供了可能,也为中国建立独立自主的信用评级体系、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创造了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在分析建立我国特色的信用评级体系紧迫性的基础上,以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信用评级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