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沫若早期诗作《女神》,以其的崇高宏伟、博大深邃震撼了一代青年的心灵。本文从诗歌艺术的美学角度探讨它的崇高美的表现技巧。具体分四个部分加以论述:①崇高美——《女神》的显著特征;②在奇特、巨大的艺术形象上表现崇高美;③千汇百合,融为一炉的崇高美;④《女神》崇高美的意境。值得指出的是,《女神》成功地创造了这样一种美学意境,它除了气势磅礴之外,还让人出神入化地体会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深厚内蕴。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比较歌德与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突出了二位文学巨匠的共同追求--神即自然,自然即本体表现的"物我合一"的"大我"普遍圆满人格,并分别从民主的改良性和民主的斗争性的人格圆满定位中,确定"大我"的特殊具体涵义.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雷雨》中只有八个角色。可作者偏说:“《雷雨》里原有第九个角色,而且是最重要的,我没有写进去,那就是称为‘雷雨’的一名好汉。他几乎总是在场,他手下操纵其余八个傀儡,而我总不能明显添上这个人……”。因为作者的这段话,关于“第九个角色”的问题,曾引起评论界的歧议:有的根本否认“第九个角色”的存在,认为这是作者“为了行文的方便”,“无任何实际意义的说辞”。有的则认为“第九个角色”就是指的《雷雨》中的命运观。这些解释都不能令人满意。 《雷雨》中确实存在“第九个角色”。它是推动悲剧发展的力量,但不是命运观,而是扼杀人的个性,迫使人性异化的力量。这种力量,分则操纵舞台上的八个人物,面目迥异;合则可借“第九个角色”为名。我们认为,具体弄清“第九个角色”的面目,对完整地把握《雷雨》,理解《雷雨》,乃至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曹禺在《雷雨》中运用象征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以"雷雨"意象象征和隐喻人类之外客观存在着的神秘力量。在《雷雨》的接受史中,人们对此众说纷纭,细读文本并考察曹禺的创作原意,以及作者后来对此问题的解释,方能还原经典走近曹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曹禺的《雷雨》原著精魂──“雷雨意识”的探析,旨在从电视剧与原著的关系上来审视电视剧《雷雨》的改编,从而具体分析了电视剧《雷雨》因削弱和淡化了“雷雨意识”而留下的两处影响全剧的重大遗憾。  相似文献   

6.
《雷雨》具有浓郁的诗意倾向,这主要体现在它对时空观念的诗意处理、对神秘意蕴的酝酿渲染,对“蛮性的遗留”的肯定赞美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构筑。在曹禺后来的剧作中,这些诗意特征并非一成不变,它们的流变轨迹体现了曹禺审美思想向传统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女神》是郭沫若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在《女神》中,郭沫若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抒情主人公——"大我"。这个"大我"一方面追求个性的解放与自由,反对封建的束缚与压制,追求立人这一时代主题,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的启蒙与改造,追求民族的新生,参与到立国的时代浪潮中去,实现了立人与立国的完美结合。"大我"这一形象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重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1918年1月,《新青年》四卷一号刊载了胡适等人的《诗九首》,标志着中国新诗的正式诞生。与此同时,在我们的东邻日本,一批中国留学生也已经开始了新文学活动。他们积极筹办新文学组织,准备出版文学刊物。次年,“五四”运动“引爆”了他们长期以来“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这批文学青年中的郭沫若首当其冲,以“差不多是狂了”①的创作激情,写出了大量火山喷发式的气势磅礴、热情奔放的诗篇,引出一支突起于当时诗坛的“异军”。1921年6月,创造社由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成立;8月,中国新诗的奠基作———郭…  相似文献   

9.
“创造”诗派是一个兼具现代主义特色的浪漫主义诗歌流派。属于后期创造社的几位“创造”诗派青年诗人,有着更明显的现代主义倾向。他们的艺术活动,更大规模地综合了不同门类的西方现代文学艺术的交叉影响,在新诗绘画美的表现与追求上,显示了更为鲜明突出的艺术个性。20世纪20年代中期创造社“革命化”以后,“创造”诗派的新诗绘画美又呈现了新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10.
有人把优秀的边塞诗比作开放在当时诗国大地上的一簇簇奇丽的鲜花,这种“鲜花”之喻,仅只道出了某些边塞诗的优美品格,并未真实地传达出它的美学价值.当然。我们不否定其中有优美的诗作,但就整个格调来看,只有说它是空间艺术中的巨型雕塑,是语言艺术中的宏伟史诗,是音乐艺术中的“英雄交响曲”,是建筑艺术中的金字塔……如此,才能将它内在的雄浑力量表现出来.边塞诗真实地再现了祖国北疆壮丽苍茫的自然景色,生动地塑造了守边将士的英雄群像和伟大心灵,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激动人心的崇高美.所谓崇高,它是与优美并行不停的美学…  相似文献   

11.
曹禺剧作《雷雨》中的“雷雨”意象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作为一个古老的原型,它具有复杂的象征意蕴。在集体无意识的作用下,曹禺挖掘并再现了这一原型,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人类生存境界的深情关注,从而使《雷雨》产生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泛神论”是郭沫若早期思想和世界观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今人研究他的早期思想和世界观所势必面对的一个较大难题.笔者认为:郭沫若泛神论有如下主要内涵:它的基本概念表现于“泛神便是无神”,“我即是神”这类“快人快语”式的表述中;它由欧洲泛神论者的“神”、印度哲学的“梵”和中国哲学的“道”这样三种相当不同又有某和同一性的概念加以部分吸收,主观改造而成.它的理论来源是斯宾诺莎、《奥义书》、庄子以及佛教.它不是  相似文献   

13.
“五四”前后的中国,到处可以看到“动”和“力”的表现,“五四”是除旧布新的时代,破坏旧世界的“动”,创造新世界的“力”,交织成狂飙突进的时代进行曲。郭沫若是当时诗歌领域里除旧布新的一名骁将,《女神》跳动着“五四”新潮的时代脉搏,破坏与创造的精神在诗篇中得到高扬。当时,郭沫若由于受惠特曼飞扬蹈励的诗风的影响,创作了像火山爆喷的《女神》。他说:“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暴风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调子所动荡了。《女神》体现了五四时期打破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力”的颤动。闻一多热情地赞扬说:“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  相似文献   

14.
张清祥 《南都学坛》2002,22(6):82-84
《女神》不仅充满着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和粗粝狂暴的格调 ,而且注意意象的营造。《女神》的意象可归纳为神话意象、自然意象、社会意象和文化意象。《女神》的意象创造通常采用变形和变形变意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杨敏  万春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5):57-60,92
《雷雨》的悲剧意识表现了相反相成的两极:揭示人生的悲剧性,暴露人的生存困境,也展示人在困境中的抗争与提升。而人类悲剧文化的熏陶与特殊的个体人生背景,是形成曹禺悲剧意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的《女神》中有许多关于太阳和月亮的意象,太阳意象体现了一种"壮美",接近西方诗歌风格,是诗人对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的突破;月亮意象则体现出诗人对于传统诗歌"静美"的继承性。《女神》之中"太阳"与"月亮"同辉,"壮美"与"静美"同在,这跟郭沫若重视"诗意诗情诗性",不斤斤计较诗歌形式的诗学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17.
五十八年前,泰东书局出版了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这是一部光彩耀人的革命诗作。它象灿烂的星辰,照彻了当时的诗坛;它象迅猛的惊雷,震撼了当时的思想界。它高擎着反帝反封建的大旗,放声“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予言了新的中国的诞生。它以彻底的不妥协的战斗精神;火山爆发式的革命激情;破除一切旧的格调,崭新、雄浑,不可羁縻的风格,开创了一代诗风,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巨著。  相似文献   

18.
在《雷雨》中,周萍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形象,对他的分析和评价,历来就有分岐。 作者曹禹同志近期在谈到周萍时说:“周萍这个人物太浑账、太卑鄙了,演这个人,对他的‘坏’要让观众慢慢觉得才好。细想一想这个人简直坏到没有一点人味了。这个家里‘闹鬼’,是他主动勾引的繁漪。家里搅了这么乱七八糟,明天就要走了,还  相似文献   

19.
浅析《雷雨》中的“空白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雷雨》剧中人物运用“空白话”的举例剖析,表明了“空白话”作为一种言语现象,是一种说话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言犹尽而意未尽的作用。同时,它还能显现语境对语言的创造功能和填补功能,是表现人物个性,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话语中的“空白话”不完全同于潜台词。  相似文献   

20.
《雷雨》的作者、剧作家曹禺曾说:“我常纳闷何以我每次写戏总把主要人物漏掉。《雷雨》里原有第九个角色,而且是最重要的我没有写进去,那就是称为《雷雨》里的一名好汉。我几乎总不能明显地添上这个人,于是导演们也仿佛忘掉他。我看几次《雷雨》的演出,我总觉得台上很寂寞的,只有几个人能跳进跳出,中间缺了一点生命,我想大概因为那叫做《雷雨》的好汉没有出场,演出的人们无心中也把他漏掉。”这话明白而含蓄,严格而谦逊。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