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翻译能力的英语学习者所使用的翻译策略核心元素呈现出规律性差异;其译文质量与所采用的翻译策略频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受试在翻译活动中使用得最多的四种翻译策略是发现问题、接受内在解决办法、源语重释和重复检验,这也是英语学习者翻译策略选择四大基本类型的核心组成部分.实验表明,尽管有声思维法翻译研究仍存在种种局限,但将其引入翻译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翻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近年来倍受瞩目。通过三名译者对同一翻译文章所体现出的有声思维记录,比较和分析在翻译过程中不同译者遇到相同的翻译问题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可以找到更为有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汉英翻译过程中不同水平译者在策略模式、策略种类、策略频率、策略元素等方面的使用情况,对翻译初学者、高水平学习者和职业译者开展实证实验研究。综合考察译者的有声思维数据、Translog数据和访谈记录等,发现译者对翻译问题的反应方式可归纳为三种:直觉模式、分析模式和工具模式。相较于初学者与职业译者,高级学习者使用的翻译策略种类最多、频率最高。结合分析翻译策略元素的使用情况可知:高级学习者关注的翻译问题较多,但缺乏对翻译问题快速有效的决断;翻译初学者使用的策略种类较少,多依赖于词典方案;职业译者更多关注翻译的宏观层面,且能高效解决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翻译过程研究的心理认知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心理活动,是揭示翻译活动本质的重要途径。由于大脑思维过程的不透明性,借助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一些实验方法和研究结果,探讨感知、思维、记忆、解决问题、语言使用与学习等左右翻译行为的翻译智力问题,可能有利于翻译研究心理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有经验的译者和无经验的译者在英译汉时的翻译行为和翻译策略的差异,文章根据研究目的确定了相应的翻译任务,据此以太原科技大学的 12 名翻译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有声思维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和内容进行对比和分析.实验表明:6 名有经验的译者和 6 名无经验的译者在英译汉时的翻译行为和翻译策略的异同主要体现在几方面:长难句翻译,有无语法分析,复读,一词多性和一词多义的翻译以及背景文化知识等.最后分析了本实验中暴露出的有声思维法本身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十年里,有声思维法被广泛应用到以过程为导向的翻译研究中,而这种研究方法的一个缺陷就是没有考虑到其数据的真实性。针对近年来翻译研究中有声思维法研究存在的问题,采用了实证研究对比的方法,对相关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有声思维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成果具有局限性,因此近年来相关研究一直没有新的突破,只有找到一种更加严格的实验方法和理论框架,才会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首先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过程中翻译者的自我纠错进行分析,说明自我纠错行为在翻译中发挥的作用及其规律。然后利用有声思维方法考察翻译中翻译者的自我纠错行为,发现①翻译过程中翻译者进行了大量的自我纠错行为;②这些自我纠错行为并非只出现在译文章稿成形以后,而是几乎在翻译过程的一开始就进行,并贯串翻译过程的始终;③尽管从实验数据上可以看出关于译文精炼方面的自我纠错数量与译文质量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是这还不足以说明自我纠错数量与译文质量的确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从翻译研究前沿的翻译过程实证研究谈起,在认识皮尔士哲学思想、溯因理论发展过程、溯因逻辑推理的基础上,从皮尔士认识论角度探讨皮尔士溯因本能的假设生成过程和溯因推理的假设评估过程在翻译研究中的体现:翻译单位的动态变化,同一译者、同一文本使用的不同的主客观翻译单位,翻译策略使用中去桎化策略与心理词汇提取过程体现溯因猜想和溯因推理的相融、交互的动态过程。同时对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的哲学严谨性、确定性真理观进行探讨,呼吁用皮尔士理论对翻译过程进行反思,以促成实证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运用有声思维实验,对山西某大学英语专业30名大一学生的汉英翻译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学生使用的翻译单位较小;学生的母语思维负迁移较为严重;学生的宏观分析能力较弱;非思维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运用一些策略:首先,有声思维实验本身就是一项较为有效的翻译教学策略;其次,教师应向学生系统地讲授通过翻译实践增强翻译时的宏观意识、英汉思维和语言的差异、通过阅读来增加语感和积累、正视自己的非思维问题等,从而切实培养和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汉英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极其复杂,研究翻译的心理、认知过程的基本前提是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通过评介语言和思维的不同涵义,分析创作和翻译过程,进而提出翻译的基本模式并对某些翻译认识问题作出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1.
商品包装语言英语翻译的出现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结果,也是国际贸易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商品包装语言是包括对产品的装卸、运输、贮存、保存以及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对消费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所以包装语言翻译是否恰当好处直接影响着产品的销售.论文基于对目前商品包装语言汉英翻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商品包装语言翻译应遵循的原则,从而探讨如何选择选择正确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软件公司职业译员在把用户手册、安装指南从中文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时间紧,任务多,专业知识缺乏。译员翻译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译文应尽可能让读者读懂。这些发现,对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教学重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翻译的标准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将翻译作为一种过程进行研究 ,实际上是探讨双语转换的认知心理过程 ,在翻译转换过程中 ,不管是始发语的理解还是目的语的产出都要受到认知的制约。翻译是人脑对语言、文字内涵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语言与思维密切联系 ,只研究语言而不探讨思维不能诠释翻译的本质。翻译的内在规律在于人脑的思维 ,深入研究翻译中的思维活动将是翻译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翻译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从"思维的抽象"到"思维的具体"的过程,是译者运用各种形式的决策思维将"思维的抽象"和"思维的具体"活动落到实处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着悬念和挑战的创造过程.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要想达到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还能"知其所以然"的理想目的,就要学会从思维的高度和深度去指导学生学习翻译,学会翻译.  相似文献   

15.
探讨翻译过程的思维活动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翻译的本质,通过分析和对比现有的描述翻译过程中思维活动模式,尝试提出一种新的模式——先验图式模式,翻译行为的实验研究结果能更好地了解文本的语言处理、语言接收、语言生成以及语言使用者的思维策略,旨在揭示译者思维活动和翻译的认知性过程。  相似文献   

16.
小议商品品牌的翻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讨论商品品牌的翻译方法.商品品牌是产品或服务的重要识别标志,商品品牌的翻译对于宣传、推销产品具有重大的意义.译者在翻译时应考虑品牌的构成、商品的特点、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差异和不同的消费心理等方面因素,采用最佳的翻译方法,从而使译文获得与原文大致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翻译过程研究是翻译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翻译过程中的层次感、文化因素、英汉语言差异和翻译技巧等,都是翻译中的重要因素,与翻译的忠实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新闻翻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的主要功能是向大众传递信息,因此新闻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言文化交流.在新闻翻译中,信息接受者即译语读者是译者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强调译语读者和译语语境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它的译文,也决定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因而能有效地指导新闻翻译.  相似文献   

19.
商品说明书旨在传达信息、介绍商品性能及用途,是以激发消费者购买并满意使用该商品的应用文体。本文从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入手,以其文本功能理论及交际翻译理论作指导,通过对说明书原文、译文及改译的分析,说明译者如何在语言、结构及文化等方面提高商品说明书翻译的信息传递、诉求程度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20.
翻译学研究逐步从注重翻译产品转向到关注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与翻译学的结合日趋明显.认知语言学,特别是概念整合理论为翻译过程研究提供了新理论框架,整合动态翻译观应运而生.译者翻译过程中的认知运作在整合动态翻译观的关照下体现出动态、整合、互动的特征,翻译活动涉及的繁杂认知心理过程在新的视角下得到全新阐释和全面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