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T融资模式在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BT模式工程项目的运作实践,对BT融资建设模式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选择合适的项目实施结构,兼顾参与各方利益;严格投标人资源标准;明确建设标准和工程接口;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保证BT项目建设质量是BT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同时认为,建立BT模式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构建BT模式的风险防范机制是推行BT方式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BT模式下工程建设前期投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BT模式及工程投资控制的相关理论,对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BT项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该项目采用改良BT模式的动因与特点,总结了其采用改良BT模式下的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BT项目在工程建设前期投资控制的过程、重点和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为今后工程建设前期的投资控制提供了实证经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BT模式的项目风险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T投融资模式是一种较为新颖的项目运作模式,近几年发展较快。针对BT投资建设模式中各参建方的风险问题进行了阐述,较为深刻地揭示了其项目相关方的复杂性,其运行时面临的高风险性,并建立了四个方面的风险约束与保障体系,对BT模式的项目风险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用BT模式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T模式是解决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不足,提高建设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介绍BT融资模式的内涵和应用意义,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BT模式进行分析,阐述其适合的运作方式,以及运作中关键问题的控制措施,最后提出运用BT模式促进非政府资本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BT模式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BT模式是解决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资金不足,提高建设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介绍BT融资模式的内涵和应用意义,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BT模式进行分析,阐述其适合的运作方式,以及运作中关键问题的控制措施,最后提出运用BT模式促进非政府资本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施工企业BT模式下的项目资金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施工企业BT建设模式资金管理不顺畅的问题,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BT建设模式下的融资、投资及运作过程中的资金管理特点,结合深圳地铁5号线BT项目中的融资、投资及资金管理实践,总结出加强银企合作、模拟资金集中运用、加强对沉淀资金监控等在BT建设模式下的资金管理措施。研究结果对施工企业BT建设模式下的项目资金管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项目治理理论认为项目控制权配置与风险分担的匹配性对项目建设绩效具有深远影响,然而现有工程项目交易方式的选择通常仅考虑项目管理层面因素,而忽略了项目治理层面因素的影响,这导致BT模式下工程项目交易效率较低,成为制约BT项目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推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引入项目治理理论,以BT项目契约中风险分担匹配项目控制权强弱为原则,构建出项目特点、项目管理及项目治理三维度的选择框架,并得出强BT、标准BT、弱BT三种模式。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选择框架的有效性,为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的创新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BT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近年来已被政府多次应用于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上,越来越受到政府及有关建设单位的重视.旅游业的市场化特征决定了旅游项目的开发需要摆脱传统的政府投资为主的局面,寻求更高效的投资模式.本文试图探讨将BT模式应用于旅游项目开发中的可行性,并且构建了BT模式在旅游项目开发中的应用模型,以期对未来旅游项目开发投融资途径的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镇化进程与发展道路、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地论述了当前国家正实施的城镇化战略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简明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所走过的道路 ,并提炼分析了发达地区 3种典型的城镇化模式对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模式提出了设想 ,指出当前城镇化存在的若干问题 ,对今后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道路选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扩大内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措施之一,城镇化对扩大内需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对于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消费增长的负面影响。文章主要分析了政府主导的城镇化模式对居民消费需求的负面影响,找出了由于政府的主导作用而造成的不协调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中制约居民消费需求扩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城镇化推进主体的不同,可将城镇化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动型和市场型两大类。通过对德州政府主动型城镇化和郑各庄市场型城镇化两种模式的介绍,得出两种模式在适用经济条件、产权和收益分配、城镇化与产业化关系以及上下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等方面的异同,进而提出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市场化以及法制化建设,将是转型时期完善我国城镇化模式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建设既是中国最大内需潜力所在,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基于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三维视角研究金融对城镇化的支持效果。实证结果表明,金融规模的扩张在推动城镇化进程方面是低效的,金融效率的提升是发挥金融体系对城镇化支持作用的核心与关键。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为建设新型城镇化提供充足的中长期资金支持;充分发挥中长期金触机构的信贷支持,积极探索开发性金融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探索农地金融的运作模式;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引导的积极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为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失地农民被侵权案例时常发生,这引起了广大民众、学者对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反思,使得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倍受关注.新型城镇化模式下,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思路是:政府征地扮演角色的弱化;公益性用地范围的明确界定;征地程序的媒体化、公开化、司法化;土地补偿价格的市场化;征地补偿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传统城镇化是典型的"自上而下"模式,造成城镇结构和功能失调,出现了半城镇化、运动式城镇化、土地和房地产城镇化、有城无市城镇化、千城一面城镇化、非市场非均衡城镇化、灰色城镇化、非智慧城镇化等多重陷阱。跨越上述陷阱就必须系统性升级城镇化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体系布局、民生保障机制、制度改革力度等,使之成为"发展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5.
[提要]城镇化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推手,在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背景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自身也有着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正确转变的内在需要。实践中,各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模式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其后果的“合意性”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为了能够探索出一条正确有效的城镇化模式转变路径,文章尝试从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转移的空间”、“转移的意愿”和“转移的动机”三个维度对城镇化模式进行类别划分,理清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城镇化模式形成的逻辑,以及它们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再根据城镇化后果“合意性”的评判标准,对不同城镇化模式得以实现其“合意性”结果的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后,认为,农民原有的“自然禀赋素养”是形成“合意”城镇化模式的决定性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供地方政府在推动城镇化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正确转变过程中的行政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前衡量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指标有两个:一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二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之间,横隔着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双重城镇化率的存在,源于与资本原始积累相依存的城乡二元体制与要素价格剪刀差。通过该制度的设计,人为地降低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本,以加快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在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这种城镇化模式还有发展的空间,当农村劳动力供求出现“拐点”,这种城镇化模式就难以为继,客观上要求必须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取代传统的城镇化。用户籍人口城镇化取代常住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必然趋势。我国对外来人口实行居住证制度,作为农民工市民化的过渡性措施,或作为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过渡性措施。但对于外来人口来说,其利益最大化的模式,是既保留农村户籍又持有城镇居住证。这就决定了双重城镇化率将存在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7.
旅游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一种典型模式,是新发展阶段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以张家界武陵源区为例,紧扣旅游城镇化驱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影响因素和传导路径,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旅游城镇化驱动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发现,旅游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需精准分析旅游城镇化作用乡村振兴的不同路径及其影响效应;武陵源区目前的自然发展模式虽能创造较好的经济增长效应,但会造成结构性失业、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在5种仿真模式中,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的协同发展路径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最佳模式;旅游政策影响因子在不同仿真模式中均成为重要的政策因子,印证了武陵源区旅游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实现旅游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最佳驱动必须从经济增长、社会文化与生态优化三个层面联合发力,以系统化的协同发展路径促进乡村振兴。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旅游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多元内在关系,为我国乡村地区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关系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实际,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模式,提出了符合我省的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当前,对成都乡村城镇化发展模式问题,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城镇化模式只能有一种与外国相对的中国模式,其它都配不上这一资格;另一种认为,城镇化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事,由于中国幅员辽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大,各地城镇化水平非常悬殊,这种自成一格的状况,其演变本身就是具体模式,不能只见森林,不知树木。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城镇化的推进必然要打破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的惯性,必然会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文章就此深入分析了城镇化对贵州农村养老方式的不利影响,以求在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中,既适应城镇化的需求,又对符合国情和少数民族特色的农村养老模式的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