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锐华 《探求》2013,(6):28-33
全球人口的迅猛增长,对地球的自然资源环境、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了很大压力.人口问题受到普遍的关注,人口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凸显.对“90后”青少年进行人口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研究在“90后”青少年中开展人口教育,是探索针对特定人群开展人口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忠芳  李萍 《社科纵横》2011,(11):48-50
通过对高校"90后"大学生民族精神认知度及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了"90后"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从校园环境教育、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教育、创新教育方式及教育师资保障等方面提出加强"90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黄岩  完颜华 《创新》2012,6(5):94-98
"90后"大学生思想总体积极、健康、向上,但也存在着认知与实践相背离、心理抗挫能力较弱、集体主义观念相对淡漠等问题。结合"90后"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形成原因,针对性地因"理"、情"、境"、行"施教,才能切实增强"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江冰 《探求》2013,(2):114-117
在当代青年中,“80后”、“90后”是最具有代际特征的人群,新媒体是新一代人成长的核心关键词.今天的青年教育现场已经发生了三种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价值观问题.当代青年教育由此也就成为了最具挑战和变革需求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张瑜 《学术交流》2012,(Z1):160-161
一、地方高校专职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困境随着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也使得当今我国高校80后,90后大学生的德育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因此出台了一系  相似文献   

6.
试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鹏 《社科纵横》2010,25(10):161-162
90后大学生做为大学校园的新主人具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和独立意识,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针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从大学生的心理特质入手,不断更新旧的思维定势,积极探索与时代相吻合、符合发展规律、符合教育对象特征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黄莺 《浙江学刊》2012,(2):215-219
随着我国“90后”大学生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多,“90后”党员在大学生党员队伍中的比例进一步扩大,并逐步成为大学生党员队伍的主体.本文从“90后”大学生党员的人格特质及其形成原因入手,提出“90后”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对策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迅猛,全国各高校竞相增设了社会工作专业。尤其是上海市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职业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在专业发展迅猛的同时,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的困境。本文通过对上海市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以及深入民政局、街道、居委会等部门所作调研,以期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寻求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陆海霞 《创新》2012,6(3):41-43,126,127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随着"90后"逐渐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主体,基于"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探讨如何有效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苏湘昱 《创新》2009,3(3):77-79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构成要素,也存在着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技术预见就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观,这种全新的观念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后受到广泛关注。技术预见通过强调需求导向、强调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强调预见结果的决策支持作用、强调对预见结果的跟踪和监控等来实现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智利疆 《日本研究》2011,(4):109-112
美国的日本研究始于19世纪末叶,伴随着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国力的迅速提升,加之受美日关系在二战前后错综复杂的演变等因素影响,不断地在进行着整合与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尽管美国日本学长时期以来受国内外政治影响的痕迹并未完全消除,但这一领域的研究确已历时百年而日臻成熟,并且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优势。90年代以后的最近这20年的时间里,该研究在传统领域内是否又取得了长足进展,以及是否有新的研究领域和动向的出现,本文就将围绕此类问题略做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2.
成亚琴 《社会工作》2010,(11):45-47
目前的“80后”、“90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打出生起就注定成为家庭的中心。因此,一方面,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无条件地享受着父母甚至是祖辈辛勤积累的丰厚物质财富,尽情地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日益繁荣的社会多元文化成果,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祖辈无微不致的呵护。他们被物质和关爱包裹得严严实实,需要做的好像只剩下享受了。所以,  相似文献   

13.
对许多世界环境问题来说,90年代是关键的十年。部分地由克林顿政府领导的世界共同体做些什么和没做什么,将决定着我们能否在不对地球和子孙后代生活质量造成不可逆转性破坏的情况下遏止自然生命支撑系统状况的恶化。对最基本的环境问题之一即人口呈指数增长而言,90年代显然是决定性的十年。正如环境质量委员会前主席R.彼得森曾说过的,“地球上一切生活的质量日益受到某种强大的、愈来愈加剧的生态力量的威胁。我们人类就是这种力量,我们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着越来越多的物料,以越来越多的机械、化学品、武器和废料扰乱着环境。”  相似文献   

14.
1990-2000年中国的经济转型、学校扩招和教育不平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晓刚 《社会》2009,29(5):88-113
本文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教育分层的趋势。基于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的样本数据,本研究将学龄子女和其父母的背景信息作匹配,对家庭背景如何影响他们入学和继续受教育的机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1990年至2000年的十年中教育机会有了极大的扩展,但家庭背景仍然在决定入学和升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一时期,农村户口子女的状况相比于城镇户口同龄人来说变得愈加不利,父亲的社会经济地位对于入学状况的影响作用增大了。尽管作为九年义务教育全国普及的结果,农村(户口)孩子获得的初中教育的机会相对增加了,高中教育升学机会的城乡差距却在扩大;即使在控制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后,父亲的社会经济地位对于高中升学率的影响仍然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 90年代的法学思潮 ,集中表现在对法的理解上 ,伴随着前苏联改革及其解体后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展开和演进。总体上说 ,俄罗斯法学界在对待法的问题上 ,主要有三种思潮 :自然法 (道德 )的、社会学的和规范主义的。前期注重法的内容 ,忽视法的形式 ,夸大国家权力的消极方面 ,强调法与法律的区别 ;通过法与国家关系的探讨和实践总结 ,后期兼顾法的内容与形式 ,正视国家作用的观点成为主流。文章拟从 90年代前期和后期俄罗斯法学研究的不同侧重来揭示这一时期的法学思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真正关注代际问题并逐渐将之发展成为一个学术议题的。随着"80后"、"90后"新青年的成长,对这两代人的研究应运而生,并且结合社会现实的需要仍在深化和完善中。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80后""90后"问题的提出、代际特征描述的共性及个性等方面。如何从方法论角度解决代际问题,将是今后研究中需要加强和完善的部分。解读现象可以正确地看待青年的社会评价问题,可以让人们能够消除代际间的偏见,增进代际间的沟通与理解,从而建构有利于青年成长的社会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在90年的伟大奋斗历程中,我党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在迂回曲折中渐进生长,在实践探索中走向成熟,收获了诸多宝贵经验与启示,从中管窥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规律,必将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正他说自己喜欢去挑战,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州。他秉持着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态度。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句话,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天才,只是你用来喝咖啡的时间别人在学习。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当许多90后的孩子们叫苦连天地说着就业难的时候,其实挡住他们进入好岗位的门槛是缺少刻苦的精神和学习的坚持。冯常原曾是吉林省现代教育研究会会长,儿时家境贫寒的他明白知  相似文献   

19.
准确掌握高校辅导员群体思想特征,与时俱进调整优化管理评价策略,关乎高校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调查发现,“80后”“90后”是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主体,他们在关注点、行为方式和职业认知上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由此带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内部分化、典型引领弱化和管理评价不适应等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打造代际成长共同体,选树同辈先进典型,创新管理评价体系,完善全流程体制机制等方式消解代际差异带来的消极影响,促进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迅速发展,但是社会工作专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阻碍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所以要加快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专业建设,就要做到从专业目标、专业市场、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模式全方位的人才建设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