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传媒览要     
谁动了美国人的隐私?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5月8日“窃听门”风波未了,支持率直线下降的美国总统布什再次遭遇“新窃听门”。美国媒体近日披露美国最大的几家电话公司向美国国家安全局秘密提供了2亿美国民众的通话记录。这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在美国掀起轩然大波。到底是谁动了美国人的隐私呢?“9·11”事件后,在“反恐高于一切”的方针下,美国又出台了一部《爱国法》。2002年11月,布什签署《国土安全法》,这两部法都大大加强了政府对美国国内机构与人士进行情报侦察的范围。随后,美国国家安全局就开始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贝尔南方公司…  相似文献   

2.
短信息     
《联合早报》消息 近日,美国总统布什的侄女、佛罗里达州州长之女因为没有按照法庭命令治疗镇静剂毒瘾,结果锒铛入狱。 佛州州政府发言人并没有说明24岁的娜勒·布什会在奥兰多的监狱服刑多久,不过当地媒体报道,她  相似文献   

3.
传媒览要     
谁将是下一个被监视的人美国《时代周刊》3月20日布什在没有得到法庭授权的情况下就下令美国情报部门对美国公民同海外联系的私人电话以及电子邮件等通讯情况进行监视。《纽约时报》披露此事之后,美国国内便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一能与“水门事件”相提并论的丑闻引起了媒体和政界  相似文献   

4.
2008年12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伊拉克出席记者招待会时,伊拉克电视台记者蒙塔兹·扎伊迪将两只鞋扔向布什,成为新闻。布什在其《乔治·沃克·布什自传:抉择时刻》里,回忆了在伊拉克被扔鞋经历时说:“被一位记者扔了鞋,这算是我非同寻常的经历之一。”  相似文献   

5.
遍地是黄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在冲锋陷阵,许多人在等待观望,还有许多人是茫然若失。其实,在我们的周围,遍地是黄金。看了以下几则事例,相信我们的经济视野会更加开阔,努力创业的干劲会进一步增强。1990年2月25日,美国总统布什偕夫人巴巴拉访华。事前,美国驻华大使馆为配合这次访问,印发了一本宣传册《布什在中国》,其中有一幅照片,是布什1975年  相似文献   

6.
传媒览要     
戈尔借奥斯卡重选总统吗英国《经济学家》2月24日随着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关注全球变暖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夺得第七十九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7年前以微弱劣势败给布什,从而无缘总统宝座的戈尔将卷土重来的呼声正越来越高。舆论认为,戈尔参选将对民主党候选人提名战带来新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日本政府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行为,虽然属于国内法调整范围,但是根据日本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实践,政治性条约、与国家安危高度相关的条约具有高于国内法的效力,所以其立法等行为同样应该受到相关国际法规定约束。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违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战胜国所签订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以及《联合国家宣言》中对其主权的限制,冲击了战后秩序,故须对其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承担继续履行、恢复原状、道歉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8.
2003年1月20日,布什入主白宫两周年。美国《新闻周刊》刊载了一份统计表,列举了从约翰·肯尼迪(美国第一位通过电视发表竞选演说的总统)到W·乔治·布什共九位总统坐着发表电视讲话的次数和时间。小布什坐着发表电视讲话的时间,竟然超过“老人总统”里根,占总时间的18.7%。 《新闻周刊》是一份具有民主党倾向的报纸,它刊登这份对照表的目的,是想说共和党人推荐的这位总统,如果不是健康状况糟糕透顶,那么此人一定是惰性十足。这样的总统能否在任职期间履行好总统的职责,很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政治心理学原理,对乔治·W·布什的中东政策进行分析,认为布什的家庭背景、宗教信仰、工作经历等因素对其政治人格形成起了关键作用,美国的中东政策实际上是布什政治人格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对外政策可能会有所调整 从美国民意调查的结果看,公众对反恐的信心、对伊开战的认同度及对布什的支持率都有所降低,要求政府调整政策,确保美国士兵安全,国会议员通过各种渠道向布什施压。据报道,布什已经决定“重返联合国”,修复与其他国家的裂缝,谋求国际支援,稳定伊拉克局势。尽管美国共和党政府内有人鼓吹抛弃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