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7%,但少数民族地区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加强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是关系全国四化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之一。民族自治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财政一直比较困难,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以1978年为例,全国民族自治区的工农业总产仅占全国工农业总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7%,但民族自治地区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经济落后,财政比较困难。认真研究和解决民族地区的财政问题,把民族地区的财政尽快搞上去,这对于实现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顺利地进行四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还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因此,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加强民族立法,是维护民族团结、平等,维护少数民族各项权利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搞好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必须明确认识,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保障各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自主权”。认真学习《决议》,坚决贯彻《决议》,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运用法律形式保障自治区内各民族的平等权利、民主权利、自治权利,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党的民族政策,制定《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条例》是十分必要的。同样,依照宪法和自治条例,制定关于发展我区民族教育的单行条例,实现民族教育立法,保障少数民族在发展教育事业方面的正当权利,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我区民族教育立法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近一亿。陆地、边疆绝大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自治地区地广物博,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全国的绝大多数县、市都有两个以上民族共居。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这是江泽民总书记1992年1月14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的。毛泽东同志曾告诫全党:“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可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关系国家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前途的重大问题。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则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首要内容。这是因为中国…  相似文献   

5.
<正> 研究全国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是为了取得国民经济建设的最佳经济效果,以便满足各族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我国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绝大部份居住在祖国的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的广大地区,从事各种生产劳动。几千年来,我国务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四化建设中,合理安排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布局,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促进全国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合理安排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布局,必须充分考虑民族地区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党在民族工作方面的中心任务,就是帮助少数民族大力发展经济文化建设事业,逐步消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各少数民族跻于先进民族的行列。这个任务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任务是一致的,是全国四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区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党的这一任务,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而努力工作,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于1992年1月14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时期”.在旧中国,我国各族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少数民族更是灾难深重,社会发展处于长期停滞不前的状况.有的少数民族解放前仍处在封建农奴制或奴隶制残余形式.我国少数民族这种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是由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原因造成的,这种差距只能在社会主义时期,随着我国四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消除解决.新中国的诞生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发展开辟了新纪元.我们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方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为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社会改革.逐步解决了少数民族内部的阶级压迫和剥削问题,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制度.这样,使原来许多发展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跨越了一个或几个社会发展阶段,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巨大飞跃.社会主义既为各民族的繁荣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又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四十多年  相似文献   

8.
发挥民族地区的经济优势,利用好民族地区的国土资源,是关系到加快民族地区四化建设,使少数民族尽快兴旺发达的重大问题。本文仅就发挥民族地区经济优势中几个需要处理好的关系,谈一点个人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人D比例较大的有内蒙古、西藏、新疆、宁夏、广西5个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3个省,我们称之为民族地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促进全国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①改革开放20年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这一变化进行认真的探析,对全国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一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深刻地反映…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简称《建议》),使新疆获得难得的历史机遇,标志着新疆从此进入了资源大开发的时期。 在怎样看待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上,新疆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目的是为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发展,兴疆富民,造福各民族人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是为了掠夺、剥削,损害少数民族人民的利益,反对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就是这样煽动的。而一些群众对此也有模糊认识。因此,如何正确看待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关系到我们能否抓住历史机遇、加快新疆大开发的重大问题,也关系到能否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通称“两个离不开”,是对我国民族关系科学而又通俗的概括。它既反映了当代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同心同德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现实,也反映了数千年来我国各民族广泛联系,相互依赖,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共同开发祖国疆土,共同缔造和捍卫祖国的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今天,“两个离不开”家喻户晓,已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繁荣的一个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新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之一,是巩固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新宪法摒弃了一九七五年宪法和一九七八年宪法在民族问题上“左”的错误,继承了一九五四年宪法的正确原则,并且根据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了一系列新的重要规定,从而使这方面的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新宪法有关民族问题的规定,完全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相似文献   

13.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是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关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稳定和发展新疆的重要力量;大力培养和提拔少数民族干部,加强民族地区的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民族地区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也谈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与周平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政策价值取向受政策主体价值取向的支配,因而政策主体的阶级属性及其性质具有决定意义;中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并非“民族主义”取向,而是以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为最终目标,适当倾向少数民族权益的维护和实现,从根本上说,是“国家主义”取向;中国民族政策演进发展的基本逻辑的各环节对少数民族权益的确给予了应有的重视,但仅是作为中华民族利益实现的重要方面,其最终指向是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少数民族权益.采取现行民族政策是否蕴涵着风险,蕴涵着怎样的风险,不能武断得出结论,而需要经过调查、实证.  相似文献   

15.
在实现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的过程中,通过民族地区与全国经济发展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表现出来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不同步发展问题,是以发展生产力和商品经济为主要任务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对于解决当前更多地表现为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发展经济文化上的民族问题,处理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汉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国家总体社会主义现代化,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双语教学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加速普及初等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它不仅有利于尽快提高民族教育质量与民族素质,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民族的兴旺发达的课题。十八年前中国儿童发展中心的顾问林佳婚同志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双语教学座谈会》上指出:“如何使民族地区孩子加快速度学好科学知识,双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民族孩子要学好本民族语文,同时也要学好汉语文,这是培养民族人才,繁荣民族经济,加快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关键之一。因此要为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双语教学大声疾呼…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举世公认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这个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显然,这与我国加速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不相适应的。现在,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仍然基本上代表了我国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研究我国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实质上主要是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这是我国的民族分布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状况所决定的。一个国家和民族要繁荣兴旺,除了需要建立一个优越的社会制度外,还必须正确选择和制订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当此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正在逐级详实核订“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之际,我愿就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谈些个人的看法。首先,少数民族地区存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上,必须树立现代化的整体观。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现代化是肯定无疑的,但现代化不仅是生产力本身,而且包括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在一个由依靠政策办事到依靠法律办事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中,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还处于一个逐步完善的阶段,其中民族立法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自治法)标志着我国民族立法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民族立法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将会更加有利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教肓、卫生等事业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的逐步繁荣昌盛,加快我国四化建设的进程。如何搞好民族立法,这是我国民族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结合宁夏的一些实际  相似文献   

20.
广西有43个少数民族山区县,土地面积12.2万平方公里,人口1,18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4.6%。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山区经济建设,改变它的落后面貌,对于加快广西四化建设,实现本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在政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发展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在经济上给予民族地区大力支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强对少数民族山区发展经济的扶持。据统计,1980年至1983年,自治区对43个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