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及其近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深刻地制约着翻译,并合法地改变原语的思想性质,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就是在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汉语化的言说中建构起来的。某种意义上,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在中国近代的歧变过程也就是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建构过程。严复在翻译和介绍穆勒的自由主义思想时,颠倒了其思想的主次,明显压抑了个人优先原则这一前提,而张扬了个人自由应该受到限制这一附则。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被纳入了严复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严复始终从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来解释和定义自由主义。严复所理解的“人”主要是中国古代的“民”,这样,他就把“人”最终纳入了中国古代的言说轨道,纳入了国家和民族的范畴,其结果是必然从根本上削弱甚至否定个人。  相似文献   

2.
自由主义肇始于西方,清朝末年随着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一起,也进入到了中国.自由主义由严复、梁启超传入中国,历经几十年发展,最终在殷海光手里集大成.通过以人物为线索,厘清自由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脉络,分析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意义和影响,最终给予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准确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其实也就是自由主义话语的形成,也即西方语境中的"个人"和"自由"转移成汉语语境的言说和表述.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想的建构深受两大话语的影响一是西方自由主义话语的影响;二是中国传统有关人及其国家民族话语的影响."自由"在汉语语境中最大的衍生就是把在西方本属于与"自由"对立的社会、群体、国家等内涵包容到自由之中来,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在自由的主题上始终是在"个人自由"与"国家民族自由"这两个层面上展开的.在中国,个人主义具有否定性,它的作用主要是工具,个人本身并不是目的,也不具有终极性.中国现代自由主义一方面认同西方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又认同国家主义,强调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优先原则与最高原则.在现代中国,"自由"绝不仅仅限于自由主义作为思想和政治的派别,同时还是一个精神范畴,正是在精神的意义上,许多反自由主义的思想派别和政党事实了奉行了自由主义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自由主义思想自19世纪末传入中国以来,在思想文化、政治生活等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由于在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不能提供整合社会的手段,也无法融入中华传统思想信仰层面,因此,其在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夹缝中屡屡遭遇尴尬。具体说来,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传入、高潮和衰微的演进过程,而政治和文化的双重一统、中国语境下的歧变、内忧外患的艰难时局共同造成了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失败。  相似文献   

5.
一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的天朝大国梦被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得粉碎,在救亡图存的社会氛围中,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自由主义思想也在这样的形势下被介绍到中国来。除了严复之外,谭嗣同、梁启超也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自由主义倾向。他们是中国的第一代自由主义者。严复在他的一些论文和译著中全面地论述了思想自由和个性自由的思想主张,初步奠定了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若干理论基点,如认识论上的实证主义、伦理学上的个人主义、历史观上的进化论和经济思想上的放任主义。正因如此,严复又被称为“中国自由主义之父”。但是,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是和…  相似文献   

6.
近代个人主义的兴起及其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主义是西方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础和逻辑出发点.个人主义不是个体的反思性主体意识,而是对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反思.个人主义最早的思想渊源是斯多葛主义.基督教为西方近代个人主义提供了最充沛的精神和思想资源,宗教改革则是关键的一跃.西方近代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意义上的个人主义,是以权利观念为核心的制度化的政治个人主义,是在反对整体专断权力的意义上来给自己定位的.  相似文献   

7.
家族团体是中国从古代到近代最为基本的统治和教化单位,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是社会统治和稳定的基础。然而,随着清末西方社会思想文化的大量涌入,中国传统家族团体受到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而开始解体。从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上来说,以"三纲"为代表的等级观念、以家族为团体的统治秩序,与近现代西方理性文化主张的个人权利、自由、平等大相径庭,也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相违背,因此,中国传统家族团体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消亡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方,“自由”(Liberty或者freedom)是个十分复杂的概念,但作为一种社会思想或观念,其基本含义不外是反对强制和尊重个体的选择。在这种意义上,一切崇尚自由的人都可以称之为自由主义者。但从词源上看,“自由主义者”(Liberal)又是从拉丁文Liberalis转化而来,它包括有尊重个体自由、思想宽容、有高尚的修养,等等。故“自由主义者”除信奉自由为一种社会理想之外,还兼有个人伦理道德上的意义,其核心思想是宽容与追求思想自由。由Liberalis还派生出Liberalism(自由主义),它用以指称西方近代出现的一种思想潮流与政治运动。这种自由主义思想虽然可以从西方古代的思想中找到源头,但严格意义上的自由主义运动,却始自17世纪的英国革命,中经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到19世纪终于成为一股世界性的风潮。正因为自近代以来自由主义是一种世  相似文献   

9.
20世纪40年代是自由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最集中、最全面、最典型的时期,其丰富性主要表现为对自由主义概念解读的多样性上,这其中既有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继承,也有根据时代需要进行的理解和改造。此外,还表现在对自由主义的分类比较及其发展趋势的把握上。可见,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是具有一定适应性的。  相似文献   

10.
林建华 《北方论丛》2004,1(4):11-14
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社会兴起的自由主义思潮,是中国现代史上自由主义思想的一次最集中的展示,也是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绝唱,虽然声势浩大,但却昙花一现.它并不是西方自由主义原封不动地移植到中国,而是经过了中国社会的加工、改造,使之呈现出许多"中国特色",并被染上了鲜明的"修正"色彩,而且在思想模式上体现了"组合型的模式",即在政治上是自由主义,在经济上是社会主义,而在文化上是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11.
一、冲击与反响在西方近现代的政治学和政治思想史著作中,也许没有其他的名词比“自由主义”更为人们所熟悉,却也没有比它更容易带来混淆和予以多样化的解释了。这不仅因为各人研究角度、关注问题和价值取向的不同,人们对自由主义的理解不一,而且由于如下事实:在西方历史上,自由主义思想本身就经历了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自由主义”的词源来自拉丁文Liberalis,原意为尊重个人自由、思想宽容,等等。故此,人们常将遵循自由主义思想原则的人称做自由主义者。自由主义虽可从古希腊、罗马思想中找到源头,但将它用以指称一种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却是近代以后的事情。在这种意义上,“自由主义”除保留有尊重个人自由的伦理、道德的含义之外,还指与个人自由概念相联系的一整套社会政治思想,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限政府、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等等。西方自由主义运动从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  相似文献   

12.
严复与西方自由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次较为全面地将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介绍到中国。对于中国来讲,自由主义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因为,当时的中国无论社会经济结构还是思想文化传统,都不具备可令自由主义自然产生的充分条件。西方自由主义进入中国前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涌现出不同的流派。面对这种情况,严复在引进时不可能不偏不倚,面面俱到,而是必然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表现出特定的倾向性。探讨这种倾向性的表现、成因及影响,有助于加深对严复本人的思想以及中国自由主义运动的理解。一、严复引进西方自由主义的动机从鸦片战争到甲午…  相似文献   

13.
西方自由主义的源与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红梅  陈葵阳 《学术界》2012,(5):170-180,288
自由主义是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想,也是西方的主流文化。西方自由主义立基于基督教的基本理念,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洗礼,逐步萌芽发展。洛克和苏格兰启蒙运动是现代自由主义的起点。历经兴起、中衰、复兴的漫长过程,自由主义分化为新自由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两个主要分支。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与合同法发展杨鹏飞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与政策的滥觞,极大地焕发了西方社会自然人、法人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伴随着产业革命一起,使人类文明史于近代发生了根本变革。在这一变革当中,“自由放任被视为发展的关键”①。经济自由主义孕育了主体平等、自由竞争的市...  相似文献   

15.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对民族复兴之路的探索中,经历了一个从“师夷制夷”以实现自强到自由为体变法图强的思想转变过程。在此过程中,西方自由主义逐渐由原来封建制度中的一个补救措施变为了改良派思想中实现中国富强的必经之路。但历史表明,无论在封建制度中的西学,还是后来的自由为体学说,本质上都想采用西方自由主义模式改造中国,但在实践中都没有使中国摆脱苦难。  相似文献   

16.
徐友渔认为保障个人的自由和权利,经济上的市场经济、法律制约权力、宪政民主体制等等自由主义思想是中国现代化应汲取的资源,也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并对自由主义产生的社会、文化条件,对自由主义在西方遇到的挑战、变化以及自由主义在中国大陆的传播、接受、实践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各种反对自由主义的声音进行了批评,成为自由主义的坚决捍卫者和守护者。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社会思潮转型的主要特点就是从注重船坚炮利、声光化电的洋务思潮转向探究西方富强之根本、主张学习西方政治体制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严复引进的西方进化论,以及自由、平等、民主思想,堪称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学习西方的进程,不仅从器物文化层次发展到了制度文化层次,而且已经临近思想文化的核心层次了,并成为吹响近代社会思潮转型最为响亮的战斗号角.  相似文献   

18.
严复思想和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应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五四运动时期及后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正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唯一能符合现代性的是“五四”期间的思想启蒙运动。但“五四”运动以前的严复、孙中山都开始了思想启蒙。在中国思想史上,严复应是近代与现代的界碑,其表现是对近代社会文化观——中体西用的批判。严复的现代性思想十分丰富,本文仅取现代性的根本价值——自由来说明。严复通过撰文、翻译、著书,全面介绍和阐述天赋人权论和西方经济学、伦理学、法律学、政治学意义上的自由主义思想。他不仅是中国倡导自由主义第一人,也是中国进行现代思想启蒙的第一人,他作为中国现代第一位思想家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9.
从产业孵化器、制度创新主体以及公共物品提供者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中国"实业救国"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张謇对近代中国后发外源型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在经济生活中所应扮演角色的思考.指出其思想兼蓄英美与日德两类国家发展之经验,试图在干预主叉与自由主义之间寻找一条出路,从而在协调近代中国国家与社会之间平衡关系中促进经济的发展,以达到实业救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概览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变,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可划分为古典主义的、近代自由主义的、现代国家主义的以及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等六大模式。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市民社会的基本原理对之加以审视,可以为理解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新型关系提供一种维度,从而对科学把握中国特色市民社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