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此文以扎根理论为研究工具,以旅游博文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民族村寨传统饮酒仪节的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体验的场域、动因、类型、强度等内容,并围绕"寻找和体验民族旅游的返璞归真"这一核心范畴,构建了现代旅游体验模式。研究发现:游客对民族旅游传统文化的现代体验动机在于"返璞归真",通过民族旅游活动中"意外惊喜"的设计,逐渐让游客进入到"忘我状态"的存在性真实,并在回归日常生活世界后,升华自我感悟和丰富人生经历;游客对民族旅游传统文化的现代体验具有自适应性,民族旅游的开发应通过强化民族村寨的"文化符号",做出特色,从而在特定场域中营造旅游体验的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旅游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爱党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深刻影响着游客的国家认同。基于对江西三个典型红色文化旅游区320份的游客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在旅游体验的中介作用下,游客国家认同中“红色文化旅游—旅游体验—国家认同”的作用路径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红色文化旅游对游客旅游体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游客在红色文化旅游中所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功能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3.
风水文化凝聚看中国古代哲学、科学、美学的智慧,风水格局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鲜明的美学特质和不可忽视的美学价值。作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风水景观的美学价值值得深入发掘和充分利用。通过对国内外风水美学研究的回顾与瞻望,揭示风水美学的基本内涵、特质和价值,为旅游学界进一步探讨风水文化、开发利用风水文化旅游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旅游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和体验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旅游体验质量已成为影响游客目的地忠诚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桂滇黔四个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中介效应检验、稳健性检验和模型拓展的方法,探究旅游体验质量对游客目的地忠诚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旅游体验质量及其各维度(旅游消费体验质量、环境氛围体验质量、基础设施体验质量、地方特色体验质量)对游客满意、游客目的地忠诚有显著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对游客目的地忠诚有显著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在旅游体验质量对游客目的地忠诚影响的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评价理论和一致性理论,以游客体验价值、游客参与度和游客怀旧感为中介变量,以旅游疲劳为调节变量,构建电影旅游地游客行为意愿的研究模型,分析电影旅游体验激发游客行为意愿的路径。研究发现:电影旅游体验正向预测游客行为意愿;游客体验价值、游客参与度和游客怀旧感在电影旅游体验对游客行为意愿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旅游疲劳在游客体验价值、游客参与度和游客怀旧感对游客行为意愿的影响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旅游疲劳在电影旅游体验通过游客体验价值、游客参与度和游客怀旧感对游客行为意愿产生的间接影响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据此,提出创新旅游项目以优化旅游体验,健全休闲设施以缓解旅游疲劳等对策,以推进电影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消费个性化需求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游客倾向购买高质量、富有体验性及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及服务。民族地区精品酒店因具有旅游吸引物和住宿的双重属性,民族文化真实性不可避免地成为开发者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开发者增强游客旅游体验、激发旅游动机的根本。松赞酒店作为民族地区精品酒店的业界标杆,酒店方(东道主)围绕游客体验,从客观、建构、存在真实性的视角对藏族文化符号体系进行构建,加深了游客对藏族文化真实性的解读,据此提炼了松赞酒店的成功经验,以期对国内民族地区其他精品酒店的开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旅游定位至关重要,它关系着本地区旅游规划发展的方向。文章以分析西方游客在贵州旅游的话语语料和读图为手段,揭示西方游客来贵州的主要目的地——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他们体验少数民族人物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特征,并以此来满足他们的审美体验和遁世体验。在明确西方游客特点及类别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贵州对外旅游宣传必须定位在少数民族人文景观上,打造好具有国际影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  相似文献   

8.
"美食"作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升级和旅游文化的深化意义重大。以济南市为例,深入挖掘美食旅游和城市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将美食与泉水旅游密切融合,依托现有泉水旅游路线设计不同的、常态化的美食主题旅游路线,明确市场推广和开发策略,构建美食旅游的评价体系,将小众化的旅游餐饮提升为大众的特色美食主题旅游,从而丰富游客的区域游览体验,延长游客的平均停留时间,形成区域特色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北京世界城市旅游体验中心游客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游客对体验式旅游的态度意愿、项目选择、行为动机以及制约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基于世界城市旅游体验中心的城市旅游体验营销提升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古城是在历史文化的影响下经岁月的沉淀而形成的,古城旅游景观无不浸润着传统文化的营养.当代中国古城旅游景观规划中传统文化内涵的缺失问题越来越受到旅游规划学界及艺术学界的关注,本研究以中国传统理论范畴"意境论"作为指导,对旅游景观概念进行了探析,建构了古城旅游景观意境的审美机理,解析了凤凰古城包含天象、建筑、风水、人文活动等旅游景观意境的构成要素,以期能更好地挖掘古城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任何实践都会伴随着相应的心理活动,风水作为中华民族生存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地生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生存观念。透过风水的理论和实践,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特有的民族气质和思维习惯,还可以发现中国传统建筑在环境、造型、装饰方面美学追求形成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旅游景观成名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旅游景观与相关的文化因素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宗教文化、帝王文化、文人士大夫的文化渲染、民俗文化等是旅游景观应有的底蕴和文化内涵 ,也是促使其成名的关键因素。理解旅游景观与相关的文化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 ,无论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还是对旅游景观的观赏、游览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随着物质需求的满足,商品中"文化"的价值随之增长。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乡村旅游的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在于人们对"文化"价值诉求的增强。乡村旅游开发的实质是为游客提供"文化产品",即"卖的是文化",因此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决定意义。同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经济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旅游目的地居民才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来保护传统文化。文化、旅游、经济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旅游者的活动受传统文化影响很大。宗法伦理等道德观念使人们的旅游活动受到限制的同时 ,也使人们更加追求旅游的精神享受。地理环境和古代哲学思想也使得我国旅游者的出游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对现代旅游者而言 ,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更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旅游资源中,涉及佛教的人文景观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英文导游面对有文化差异的外国游客,如何准确传导中国的佛教文化,是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指出,要准确传导中国佛教文化,英文导游一要做到传导佛教文化与儒道相融合,二要做到传导佛教文化与自然山水相交融,三要做到传导佛教文化与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李约瑟先生以"广义科学观"思考中国科技及其思想史,包括揭示中国古代"五行学说"的科学内涵,通俗说明"阴阳学说"辩证法意蕴,盛赞中国"关联式思维方式"超越西方"分析式思维方式"的睿智,并一反"五四"后对董仲舒、朱熹哲学否定过多的潮流而视之为中国科技哲学史支撑点,力求让世界了解中国人在科技史上的巨大贡献,表现了中国科技哲学"巨人"的风采。但李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土木工程卷背离上述思路,依西方和中国"五四"后"海归学者"关于风水不含科学的旧见,又鉴于对中国文明的深情,仅视风水为中国古代"美学",从中国科技哲学"巨人"变成中国建筑哲学及建筑学"常人"。其症结是李约瑟先生虽在理论上坚持"广义科学观",但由于受西方文化熏陶,仍往往具有"西方科学为最高范式"的"情结",无法真正把作为中国文明成果的风水中包含的科学因素发掘出来。挖掘风水中的科学因素还得靠中国人自己。  相似文献   

17.
金庸在其武侠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形象。从陈家洛到郭靖,从乔峰到韦小宝……无论他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但在他们身上却共同凝聚着金庸的审美理想。这些英雄形象的塑造,寄托着金庸的理想人格,这是作者充分吸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果。金庸小说中的英雄人物,虽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但在他们身上,却体现出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野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研究水族民间棋类游戏活动。研究表明:水族棋类活动是水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内容并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特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研究水族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意义重大。据此提出了水族棋类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19.
民族旅游作为文化旅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不仅在于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体验多样性文化需求,而且还有利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延续、传播以及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民族旅游在“以人文本”、“以文化为核心”的召唤下,在旅游活动中越来越受游客青睐。裕固族作为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民族旅游资源异彩纷呈,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本文以裕固族为例对甘肃民族旅游作简单阐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流海南旺季客流,实现旅游业合理布局,构筑环岛旅游格局,海南应加大投入,开发尖峰岭旅游中心系统中的大广坝———猕猴岭大型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