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间派是明清之际最重要的三大诗歌流派之一,入清之后,衰落迅速,云间诗风在松江一地何以为续,是否中断?学界少有论及.清初大家孙致弥,其诗飞腾绮丽,雄放挥洒,尤其是早期诗风,对云间大家陈子龙诗多有借鉴,又由于其"西学"家风背景,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貌,体现出云间地域文学的内在传承性.  相似文献   

2.
清初诗坛诗人众多,流派纷呈,岭南诗坛名家辈出。如果从地域、诗风和政治文化这三个角度对这些大大小小的诗派进行整合,大致可以把清初诗坛划分成中原、江南和岭南三个不同的区域。在岭南诗坛成为主导的雄直诗风最能体现志士遗民抒写性情的诗学要求。清初江南诗坛主要有虞山诗派、娄东诗派和秀水诗派。中原诗坛最有影响的是神韵诗派。因此,大体上可以说,清初诗坛实际上形成了以江左三大家和朱彝尊等为代表的江南诗坛、以王士禛为代表的中原诗坛和以岭南三大家为代表的岭南诗坛三足鼎立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虽然余怀在清初诗坛的地位不及钱谦益、朱彝尊之流,但其创作实不可轻视,其文艺观也与清初诗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拟从主"真情"的本体论、重"自得"的创作论、崇"合体"的风格论、倡"中道"的流别论诸方面讨论余怀的文艺观,并藉此认识明清文艺观的承传性与清初诗论的流弊。  相似文献   

4.
清初江南宣兴籍明遗民徐懋曙,是一位为历史尘封太久,而近始重见于明清之际文学文化史地平线的重要诗人;其《且朴斋诗稿》曾经引发清初诗坛两大盟主之一的吴伟业提出著名的“史外传心之史”说,但该别集与其价值本身,三百多年来似从未被较为全面的考察和体认.本文简要介绍和分析徐懋曙的生平事迹、该别集的诗史价值,以及历史性遗憾的个中原因,以期进一步引起学界注意,恢复明清之际文学文化史上的一段史实.  相似文献   

5.
清初诗坛的学杜现象是诗学发展合乎逻辑的结果,亦与明清之际的社会现实相关。清初诗人继承杜甫的“诗史”精神并发扬光大,并对如何学杜进行了探索,为继承学习古代优秀诗歌传统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望族世家,其中宋徵舆家族是明清易代之际最负盛名的文学巨室。宋氏家族不仅是此际诗坛上实力最雄厚的创作群体,而且词曲创作亦造诣极深。宋存标、宋徵璧、宋徵舆、宋思玉,伯仲、叔侄的散曲唱和体现出风格、题材方面的内在统一和延续,并在思想倾向、情感基调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家族文学传承的特性。宋氏家族散曲创作取向的趋同,与明清之际社会审美思潮和家族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顾氏之诗学成就则往往为其思想与学术光芒所掩。其纪游诗独具之艺术特色及精神内涵,在清初诗坛独树一帜。考察此类作品,同时还是对明清之际士人游历风气之成因的极好入手处。  相似文献   

8.
山东新城王氏家族跨越明清两朝,诗歌创作成就斐然,其文学进程在总体上可分为准备、初建、鼎盛、衰落四个阶段。在家族文学传统的构建中,族人的仕宦是文学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而家族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家法始变”,促使相对稳定的家族文学传统建立,并形成了独特的创作理念,激发了王士禛辈族人对诗文创作的热忱。王士禛在对家族文学资源的汲取与改造中,形成了自我诗文创作的特征,从而在清初的诗坛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9.
清初诗坛兴起的诗学反思,对明代中期以来的诗风弊端进行了全面深刻的理性思考。这种反思也体现于清初诗歌的选本之中。清初诗歌选本借助选诗对诗坛种种不良倾向进行矫正,对诗风加以有意引导,这对清代诗歌的繁荣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这些选本的考察,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对清初诗学反思的内容及其意义进行了解,这对拓展清代诗学研究的视野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新发现毛彰《闇斋和杜诗》三卷,结合全祖望《续甬上耆旧诗》收录毛彰之诗,使我们对其生平及其创作有了更多的了解。据此认定毛彰是清代甬上的第一代诗人,其创作诗歌已入康熙朝,是清初甬上致力于学杜的代表诗人。毛彰的学杜诗歌,标志着甬上诗坛学杜趣尚的改变,同时也代表了唐风的延续,而与清初的宗宋派诗风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