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训在训诂史上多被当作释义的方式,这是因为声训能够展示被释词的区别特征,基本符合现代语义学“类属+种差”的释义要求;而且在形式上,声训也和义训有相同之处,甚至“比喻”类声训比“比拟事物”类义训具有更好的释义功能。可见声训只是由于其释词角度的特点,更适合展示语源,所以成为展示词语语源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口语交际时表达者常用一些动作、姿势、表情等非语言手段(如点头、摇头、皱眉、微笑、翘大拇指等)来传递信息,这些指称或描述身体动作、姿势、表情等非语言手段的词或短语,有一些可以表达比较固定的语义,这类词语可简称为"动作表义词语"或"动作词语".具体考察<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中的此类词语的收录情况和释义处理,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那些结构凝固性强的、有固定义项的动作表义词语,词典应该系统收录,尽量避免多收或遗漏.对动作表义词语的释义,应该有统一的体例,释义项目尽量齐全一致,避免随意性;释义应完备周密,尽可能准确反映语言事实;释义用词应严谨一致;近义的动作词语的释义处理尽量照应周到.这项研究对词典收词和释义、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对学习型词典的编纂都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见"字指代意义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见"字古今常用意义表示"看见".而其用诸"见教"、"见谅"等结构中的指代意义,源于"见"字词义的演变虚化,并因同义词"相"与之相因生义所使然.  相似文献   

4.
英、汉颜色词存在着较大的民族差异,这种差异在词典释义中也有所体现。通过《现代汉语词典》和《简明牛津现代英语词典》颜色词基义的释义方法、释义角度和内容的比较,可以探寻英、汉词典颜色词释义的某些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广雅疏证》具体例证的分析,认为王念孙已能区分语言义和言语义,但在释义中王念孙仍然依照传统"依文释义",更重视言语意义.文章分析了《广雅疏证》中"依文释义"的几种常见方式.  相似文献   

6.
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处于《切韵》向《广韵》的过渡时期,释义渐趋成熟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释义不明的情况,需要辨析疏证:一是释义用字或字头讹误,二是文字脱漏,三是联绵词字形多变。对比《切韵》系各残卷及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疏证分析,可以让释义更合理、更明确可信。  相似文献   

7.
"黎明"一词,因取用古代旧注误训,至今辞书释义甚乱。该词当指将明未明时。《汉书》颜注所见"邌明"异本不足据,《史记索隐》"黎犹比也,谓比至天明也"是误训。但《索隐》"黎,黑也,天将明而犹黑也"是为确诂。"黎明"之"黎(或作犂)",当为黑义,因黑义是其常用义,且"黎明"类复词的反义语素并列结构决定了前词必须为与后词相反的黑义。  相似文献   

8.
词的功能义,是指因词性(或语法功能)不同而导致词的意义变化而形成的词义.研究词的功能义,重点是认识词在非常规功能下意义的变化.探讨词的非常规功能义的释义模式要注意区分逻辑语义模式与语言表达变式,以期在语文辞书中准确地、规范地说解词的非常规功能义.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语言学吏上,"轻重"作为一个音韵学术语被广泛关注,但很少有人研究训诂中的"轻重".训诂中的"轻重"是比较同一个词的不同读音,其目的不是为了审音,而是为了揭示同一个词的不同记录形式.训诂中的"轻重"只是一个听觉概念,是人们听觉上感受到同一个词在不同方言里发音有差别而已.就"轻重"的具体作用来说,它和扬雄<方言)中的"转语"、郭璞注中的"声转"、"语转"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0.
词典释义是建立在传统训诂之上的更为严格、更为科学的训诂。在词义方面传统的训诂只能作为词典释义的“资料”,词典编著人必须要有凌驾的功力,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剔除其中似是而非乃至错误的东西。特别是要避免随文诠释、歧义严重、信口雌黄、曲解附会等这些为传统训诂上常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成语释义的修订主要体现在释义提示词、构成成分义、义位阐释等三方面,体现了《现代汉语词典》关注词语的发展演变、吸收相关学术成果、编纂原则更加科学严密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2.
李善注《文选》以训诂实证的卓异成就在学术史上确立了其重要地位.于是人们形成一种看法,以为它代表了注释学和文学释义中客观性解释的路数,不染任何自由理解色彩,与随意性解释完全背道而驰.然而若联系李善注全部的丰富内容,以及他灵活运用多种注释手段来看这个问题,则会得出一些重要的不同结论.通过对李善注《文选》在客观注释与自由理解之间的关系作重新思考,从其训诂涉及作品的多义性问题、在训释词语典实和解释作品旨趣两方面都存在个人主观偏重等,可证李善在注重客观注释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自由释义倾向,而且这种自由释义具有他的一部分自觉意识.即使他是作单纯的词义训诂,也只表示为理解划出底线,而将进一步理解、鉴赏作品或更多的释义权利留给读者,并非阻止对作品作进一步释义的可能.训诂作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种被广泛采用的释义方法,对形成中国文学批评传统具有深远重大的影响,深刻地左右着读者的阅读和接受.通过分析李善注《文选》的例子,明了以训诂求释义其实也是能够接纳自由理解的,二者可以相容,这无疑可以加深对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自由释义传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双语词汇的对应性有层次差异,语差亦有层次之别,它们共同决定和构成双语词典释义的类型系统。从语义差的语义属性角度考察双语词典的语差释义,可归纳出四种类型:词汇义差释义、词性义差释义、语用义差释义及文化义差释义;从义差所指的语义属性考察双语词典的释义语差,则有A.物类差、B.物象差、C.对象差、D.动态差、E.形貌差,五种语差类型都涉及文化义差释义,但它们表达文化义的清晰程度依次为:A>B,C>D>E。在文化义差释义中,文化义的解释应以词汇义的解释为依托,互为表里,方得周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词汇的特征和语言的性质两方面探讨了随文释义的内在理论依据,说明了随文释义的内涵,并阐述了随文释义和专书训估既相区别又相渗透转化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理解的过程中,图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认知角度上看,词典释义是对大脑中图式的物理重构,因此,文章认为英语词典释义的结构以及与图式中的填充值相对应的释义词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读者对释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以汉语颜色词的研究为线索,从词义类推机制、语词的多义性、颜色词的文化特性等角度对<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等辞书在颜色词收词释义方面存在的释义不当、义项设置不当等问题进行了商讨,以期对相关辞书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语词零札     
本文摭拾了几个常见的古语词予以训释,或援例以证,或略加申论,或稍作补苴,以期与同()相切磋,俾使训诂在文化传承上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痄腮病名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痄腮病名最早出现于宋代,<幼幼新书>作"诈顋"、"胙顋",<证类本草>作"吒腮".其后在中医文献中又出现了多种写法及异名.参考<玉篇>、<广韵>、<集韵>等训诂专著,以训诂学中因声求义、以形说义的原则为指导,并结合疾病特征,试图深入剖析"痄腮"一名的源与流,以揭示其真正的内涵.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有关认识,对本病的西医病名起源加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释义是词典的核心,释义元词的研究主要在于以语言研究和词典编纂为目的的进行的最小词汇的获得和总结。我们结合Wierzbicka的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基于《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第四版释义文本做释义元词提取.并对释义元词在英语学习词典中的应用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20.
词典释义在语言上应注意:一、词典释义应避免以难释易;二、词典释义应避免"辗转递训"和"重叠释义";三、词典释义应避免语言拖沓,甚至前后矛盾;四、词典释义应避免描述语言支离破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