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中的公共生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菲 《河北学刊》2006,26(5):39-42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领域,在人类的生存、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与时代变化相伴随的哲学主题转换中形成的"主体间性"理论,既是人类生活时代变迁的哲学思想反映,也是与其相适应的哲学主题转换的必然结果."主体间性"理论揭示了现代生活的公共本质;表达了多元共生的整体理念;体现了消解中心的平等原则.探讨主体间性理论与公共生活的关系,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阿伦特的公共领域的思想论述是奠基在现象学的基础上的,她反对西方哲学传统的"表象"和"实在"的区分.主张将公共领域建立在"现象"之上,从而避免为了"真理"的要求而毁坏公共领域,但是,为了弥补现象所造成的任意性,阿伦特又将其公共领域建立在美学之"判断力"上,以"反省判断"以及"想象力"构建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3.
教育产品的性质,即决定着教育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异同并在与其他产品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个方面.借鉴公共经济学对产品性质的划分,教育界盛行将教育产品划分为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三类,教育整体上属准公共产品,义务教育则被归为公共产品类.  相似文献   

4.
从政府治理形态的历史演进来看,受特定的政府生态环境的影响,政府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方式迥然有别,由此生成不同的政府治理形态.传统的政府治理形态,是基于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行政区行政模式.伴随着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行政区行政模式日益暴露出它内在的局限和缺失,必须呼唤一种与之相辅相成的新的政府治理形态--区域公共管理.本文提出,传统的行政区行政模式和现代的区域公共管理模式,应该成为行政区域内外社会公共问题治理的"双元"形态.  相似文献   

5.
随着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迅速发展,我国"公共管理学"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当前公共管理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对在我国高校中开展公共管理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公共管理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美国"公共新闻事业"的实践与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新闻事业”是 2 0世纪 9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率先提出的一崭新新闻理念 ,本文从“公共新闻事业”背景、建构“公共新闻事业”理论的重要人物、发展历程、其在报道领域和报道方式的变革、“公共新闻事业”理论的定义和特点、目的和意义、引发的争议等方面系统而全面地探析了美国“公共新闻事业”的实践与理论。  相似文献   

7.
刘翔  滕芳 《学术论坛》2008,31(2):63-68
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对政府部门的干扰是公共政策出现偏差和变形的重要原因.在城市建设工作中,地方政府的发展冲动与城市民众利益的实现,以及地产商的逐利本能,三者之问如何博弈与互动,哈林顿的"均分与选择"原则指导下的公共决策公民参与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张学本  孔竞 《理论界》2020,(1):63-70
兴起于21世纪的新公共治理理论是超越"传统"公共行政与新公共管理的一种替代性范式,是理解当今公共服务提供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第三种"体制",成为协调服务提供者(政府)与服务使用者(公民)关系的重要理论指南。学术界关于新公共治理的研究存在多种维度,该文主要从"服务主导逻辑"的维度来解读新公共治理,并对服务主导逻辑视角下的新公共治理进行评价,进而概括了服务主导逻辑视角下的新公共治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治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反映的是公共物品问题."公地悲剧"是公共物品过度使用的结果,"反公地悲剧"则是公共物品被闲置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公地悲剧"在于产权不清,所以需要明晰产权;"反公地悲剧"在于产权支离破碎,故要整合产权.我国的国有企业大都具有"公地"特性,注重两种"悲剧"的研究,积极寻找有效对策,避免发生在国有企业这块公地上的"悲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0.
从传播学的角度介入公共危机的研究,是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公共危机的发生,不但破坏了整个社会的结构功能,也对整个信息传播系统形成某种冲击和干扰,导致信息传播的"失衡".考察"非典"危机和汶川大地震中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发现,公共危机中发生信息传播"失衡"的现象将导致危机的严重恶化.因此,作为处理公共危机的主体,政府及其控制下的传媒组织必须发挥积极主动的效用,正确引导危机信息的传播,避免信息传播"失衡"的出现,才能有效解决危机问题.公共危机中的信息传播"失衡"不仅是社会信息传播系统是否完善的问题,而且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平衡稳定问题,与当前的"和谐社会"建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中国遭遇的种种公共危机,在给我们带来种种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带来了学习、改进和创新的机遇.从"非典"危机到汶川地震的事实证明,中国的政府、媒体以及民众都在苦难中成长和进步,"多难兴邦"不仅仅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现实的鞭策.  相似文献   

11.
"脱域"公共危机的发生将急剧改变公共管理和公共资源配置秩序,导致区域性社会运作机制中断或瘫痪.而"切割式"的现行行政区行政模式与"脱域"公共危机的逻辑错配,使"脱域"公共危机治理处于"低效"或者"失灵"状态.以"网络式"的区域公共管理体制作为平台,既整合纵横向政府系统内资源,又积聚政府系统外的市场和社会资源,能够实现对"脱域"公共危机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2.
从现代政府职能发展逻辑看,事业单位的改革战略既非"市场化",也非"社会化",而是以"公共化"为基本方向的.所谓"公共化"有两层含义:一是利益取向的公共化;二是参与过程的公共化.这一改革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在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基础上,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征信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及其供给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征信产品是不是"公共产品"?如果是,究竟属于"纯公共产品"还是"准公共产品"?如果不对征信产品的属性进行确认,对它的供给方式就很难下科学的结论.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对征信产品的属性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的几种征信模式,探讨我国征信产品的供给方式.  相似文献   

14.
"顾客"理念及其引发的文化治理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顾客"理念的要义就是以顾客服务为中心,以顾客需要为导向,以密切的顾客关系为纽带,并以顾客满意为目标."顾客"理念的扩展,在理论界和政府改革中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对公民的不当隐喻,使得"顾客"理念在实践中面临着公共性泛化、社会资本流失和公共精神缺失等文化方面的治理困境,而"新公民资格"观可以成为"顾客"理念的替代.  相似文献   

15.
国际公共产品、地区国际公共产品与东亚供给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恺 《理论界》2009,(6):188-190
公共产品理论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一种重要理论,但是现实中纯粹的公共产品很少,有许多的产品是处于私人物品和纯粹公共物品之间.另一方面国际公共产品由于是霸权国所提供,而具有一些重要的缺失.因此,地区国际公共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国际公共产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公共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健全大学生人格,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责任.本文围绕目前高校体育课的现状,对高校学生上课情况、教师授课情况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进而对女排精神的内涵和意义进行概括总结,围绕如何将女排精神与公共体育课程相结合的角度,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以及学生自身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从而提升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改善教师的授课状态,更好地推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备受国人关注的"番禺垃圾焚烧事件"充分折射出我国公共决策中利益博弈的新动向,即公共决策主体实现一定程度的多元化,各种社会利益(公共利益、政府利益与私人利益)对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并由此形成多元利益关系,从而推动各方利益主体相互博弈,最终促使公共决策重新步入正轨并实现其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8.
日本强迫袁氏政府接受廿一条,不仅严重侵犯了中国的权益,也极大地伤害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此后,中国民间在每年的"五七"或"五九",围绕着廿一条国耻举行纪念活动,逐渐演变为民间社会的一种惯常性行为,成为民族公共记忆的一个重要部分.勿忘国耻,是纪念活动的本位诉求,誓雪国耻,则是其终极目的.在极具悲情氛围的公共时空里,廿一条国耻纪念不仅强化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也进一步提升了国民观念与国民责任感,在一定意义上造成了20世纪20年代反目运动与民主运动的思想基础,体现了历史记忆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9.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三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意旨深远,涵义丰富,是一个集思想内涵、社会意义和政治功效于一体的综合性概念,绝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想史视域来理解并揭示公共领域概念的价值和意义。从厘清公共领域概念是历史范畴还是规范概念、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关系以及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三个方面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做些宏观性分析,有助于完整地把握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思想。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和"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普光 《阴山学刊》2005,18(1):74-78
我国农村生产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农村改革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是国家和集体。农村改革后,这种供给机制不复存在,而新的供给机制又未完全建立,形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制约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负担过重,收入难以增加。党和政府一再强调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客观要求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这是农村进行第二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