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推进学术规范进程,提高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质量,应当不断地提高学术编辑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术期刊的责任意识,广泛开展学术批评,从而更好地体现学术期刊参与和推动学术创新的作用。学术编辑应在学术发展中找到自身的角色定位,树立学术编辑新形象。  相似文献   

2.
论科技期刊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应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中有所作为,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对于编辑而言,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德"与"能","德"是编辑人员防范和发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动力和主观条件,"能"是编辑人员发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客观条件和必要条件;二是对于编辑部而言,应健全编辑部内部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审稿制度,建立针对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惩治机制;三是科学运用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3.
学术编辑的角色是在编辑活动过程中形成和确立的,学术编辑的工作是学术创新的一个中间环节,科研成果只有通过编辑的加工才能公之于众,因此,其在学术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术编辑必须是学术“审查员”,必须从整体上把握稿件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学术编辑应是某一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员”,只有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对所在学科的研究状况有一定的敏感度,从而能够抓住热点问题和发现创新性成果;学术编辑还须是学术“育才员”,努力培养创新型作者队伍,以保证刊物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术为本,为教学科研服务".这是"复印报刊资料"一直坚持的办刊宗旨.这个宗旨说明了我们编辑工作的立足点和服务对象."学术为本",要求我们坚守学术独立,学术质量至上;"为教学科研服务",则要求我们在编辑内容、编辑方法、出版形式上要紧跟教学科研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杨荣华 《学术探索》2014,(1):126-128
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担当着提高和提升期刊编辑质量的重要职责和责任,期刊质量的高低与编辑个人自身的素质有着密切关联。编辑人员是期刊编辑活动全过程的直接责任人,对保证和维护期刊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编辑学术期刊的选稿、定稿需要编辑人员具有较高的学术意识,对审稿更应具备敏锐的学术眼光,对学术论文的编辑加工更离不开学术眼光。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具备学术鉴赏力、学术判断的知识力,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应从提高学术素养、掌握学术动态、强化责任意识等方面来培养编辑人员敏锐的学术眼光。  相似文献   

6.
余三定 《学术界》2008,(2):129-132
<云梦学刊>的"当代学术史研究"是适应时代需要和学术发展需要开设的重要特色栏目.该栏目围绕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成效、有影响的学术活动,取得,了较多学术成果.该栏目编辑较好地做到了研究、编辑、教学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社科学术理论期刊的角色定位,包括学界角色定位、市场角色定位、社会角色定位。从业编辑的角色定位,包括社会角色定位、职业角色定位、学者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提高高校学报编辑学术素养的重要性,指出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以及提高学报编辑学术素养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与政策理论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编辑业务能力一级高山得道德。如此学报编辑才能站在时代与科学前沿,拓宽视野,使学报工作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郭晓鸿 《云梦学刊》2012,33(4):25-26
学术需要管理,管理体制的优劣与学者的教学科研及生存状态密切相关,而现行学术管理体制屡遭诟病.近些年,在发展教育和人文的号召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给学术研究都有不少拨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用来出版学术研究的成果,这对我国的学术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每年学术出版物品种的增加就可以从一个方面证实这一点.对学者来说,研究成果的出版有了资金保障,对出版社来说可以得到一些出版资助.按说这是双赢的"买卖".但是由于现行学术管理体制设计的一些缺陷和隐含的很多问题对出版社和当代学术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下面拣几点和出版相关的体制问题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10.
学术出版物编辑与学术规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畅引婷 《学术界》2001,(6):170-174
加强学术规范,需建立相应的学术监督机制,其中,学术出版物编辑的严格把关是至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就目前编辑状况的实际而言,还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是编辑整体的综合素质与学术成果数量的急剧增长和质量的普遍提高不相适应,二是编辑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有碍于编辑职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在学术规范"化"的过程之中,要充分发挥编辑的能动作用,必须从提高编辑内在的"学者型"素质和改造编辑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两方面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学术期刊编辑是一个特定的职业类群,其角色功能是通过建设性的岗位工作来体现的.学术编辑的职业至关重要,并有着专业性、特殊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同时这一职业又对编辑有着专业学术能力、多元知识结构和坚守职业理想的要求.近年这一职业面临社会角色定位尴尬、职业声誉不佳、职业发展受限等困境.编辑的职业发展实质上是自身修养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即编辑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编辑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持续的过程.学术期刊编辑职业的养成及发展,应该从树立职业理想、加强专业身份认同、认清职业价值、提高学术素养等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2.
何进平 《天府新论》2010,(3):151-154
学术期刊的独立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位的独立,从选稿、编辑到出版都独立运作,不受外力干预;二是风格的独立,即不受学术思想、观点、人物、流派的影响,独立展示自己的学术风格。一个学术期刊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只能由编辑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智慧,通过编辑出版过程来构建,构建独特的学术风格就是构建刊物生命力。编辑的自主性,即编辑在学术成果的鉴定、审选、编稿过程中不受干预地自主判断,即所谓的"责任编辑"制。编辑的自主性是学术期刊保证学术质量的重要基础。要保证编辑的自主性,应注意编辑与学者在学术素养上的区别:一是学者与编辑不同的知识结构导致的思维方式的差别,二是学者和编辑需要不同的知识信息储备。编辑以其特有的职业思维来判断文稿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编辑的职业化比学者化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韩芳 《阴山学刊》2021,(2):79-88
学术失范现象不断发生的今天,高校学报编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高校学报作为高校科研的学术阵地,对维护学术尊严、捍卫学术精神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而高校学报编辑作为学报把关人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高校学报编辑要实现“互联网+编辑把关”,要从“编辑”到“编辑+”转变。数字时代的到来会使人产生“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错觉,容易使编辑工作重心产生偏移。不论信息技术如何发展,编辑的学术素养仍旧是高校学报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科技编辑对论文学术质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刊发文章的学术水平,而编辑的素质则是科技期刊质量的保证.编辑应从准确选题、认真初审、严格审稿、仔细加工、重视反馈、提高素质几方面入手,严把论文的学术质量关,以其能反映出科学研究的前沿水平,保证科技期刊的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15.
编审的学术旨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审的学术旨趣之“编审”采取广义的概念。包括在编辑、出版工作中所有参与稿件的编辑、鉴审活动的一系列相关过程及人员的活动。结合编辑工作的内容概括编审学术旨趣的若干类型,可大致分布于六个方面,这些类型将编审学术旨趣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扩充,包涵了编审的个体行为与心理特征,还包涵了编审与出版物、与周围密切相关事物和环境的内在联系。将学术旨趣作广义的阐释。即编辑对于学术思想发展与传播的一种理想、愿望、情感、追求,可以引导其工作具有学术原动力,沿着学术规范的道路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层次、完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6.
从学术规范看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的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十多年来,一些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在反对学术腐败、建立学术规范方面作出了切实努力.对于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来说,学术规范主要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规范,或叫学术研究基本规范,其本质和精髓就是要求学术创新;二是具体的编辑规范.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可以在一定情况下适当"逾越"规范.  相似文献   

17.
李本红 《河北学刊》2012,32(4):194-197
学术期刊是学术和学科建设的重要阵地,应以学术性作为编辑审稿工作的唯一标准。然而,在现有学术评价体制的影响下,这一工作受到了诸多非学术因素的消极干扰,如以作者身份的高低而非稿件质量的高低来取舍稿件。这一非学术性倾向直接影响了审稿的公正性,也削弱了编辑审稿活动的意义,是学术评价异化的一种反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正常进行和健康发展。编辑应该强化责任意识,自觉克服心理因素,排除思维定势,提高学术判断力,重视学术新人的发现和扶持,从而有效发挥学术期刊在学术和学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学术规范化中的自律和他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失范行为严重阻碍了中国学术事业的进步,学术活动亟待规范化.规范化学术的建立需要学术活动中的个人自律、团体惩戒、社会监督和法律制裁相结合.在学术规范化的过程中,学术他律是基础,学术自律是升华,学术规范化是学术自律和学术他律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高校内学风浮躁与不良学术道德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而各种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大多发生在论文发表环节,主要表现为:拼接发表;转换发表;虚假标注;一稿多投;伪造数据等。在实践中发现这些学术道德问题的产生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学术道德教育的缺失;功利化的浮躁心态;制度设计方面的缺陷,如缺少完备的科学的评价体系,高校教师评职制度异化等;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学报学术道德建设的路径是:首先要建立健全学术道德建设的相关工作机制,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制定相关处罚措施;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报编辑"把关人"的作用,增强抵制和防范学术道德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报编辑的学术道德建设,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提高学报编辑的素质建设,充分借助网络科技手段,不断增强鉴别能力。高校学报应凭借甄别学术不端的先天条件和优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严肃学术道德的重任,从源头遏制学术道德问题的产生。通过高校学报编辑的努力,增强作者良好的学术道德意识,作者良好的学术道德对于提高学报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两者互促共进,不断提高高校学报的办刊质量。  相似文献   

20.
学术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原本是从依附于意识形态的状态中获得自主的路径,结果反而导致了学术的异化.据说从西方引进的量化指标管理模式,在中国国情里却具有了学术教条主义、学术形式主义、学术官僚主义"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当代中国学术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在于学术规范的确立,而且在于学术制度的改革.民间思想、个体学术是扬弃学术异化的必由之路.所谓学术突围,就是突破学术规范与学术制度的"围城",实现体制学术与民间思想、个体学术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