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能不能作为商品?有的学者说劳动能作为商品,但是很多学者都反对这种观点。马克思得出了劳动不是商品的结论,学者们说劳动不能作为商品就都是从马克思的结论出发的。但是学者们基本都误解了马克思。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没有作为商品,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现实出发得出劳动不是商品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教条式地把它运用到社会主义现实就是不正确的了。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的劳动力,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都只能是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劳动力所有者要把劳动力当做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自由的所有者.其二,劳  相似文献   

3.
我们长期笃信的所谓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前提条件之说至少对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作了三点误解:一是把货币所有者要在市场上找到作为商品的劳动力的两个基本条件误解为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前提条件,二是把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必须具有的劳动力和人身两方面自由误解为人身单方面的自由,三是把工人没有生产资料,自由得一无所有这一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必须出卖劳动的特殊原因误解为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一般意义上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关于劳动商品的观点我们是从现实经济生活中概括出来的,但是它又有深远的理论渊源。不仅古典经济学家提出过这样的观点,马克思也曾涉及过这个问题。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现实出发认为劳动不是商品,但是他又认为劳动者实际让渡的是劳动;马克思在讨论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曾经推论社会主义本质上就是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当然,他们限于历史条件或理论局限对于劳动的商品性质都不可能做出科学的证明。前苏联和东欧的某些学者也曾探讨过劳动的性质问题,他们认识到通过市场配置劳动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要发挥工资、市场的作用,但是他们对于劳动的商品性质也没有做出科学的证明。我国学者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探讨劳动的商品性质问题,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研究还是比较深入的,比如赵履宽、杨体仁、林子力等一些学者就曾证明过劳动的商品性质,但是他们的证明还不科学,有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劳动商品的观点还有待于进一步科学的证明。  相似文献   

5.
论成本范畴     
一、实际成本和主体成本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都是投入和产出的统一。要获取一定量的物质产品,人们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或牺牲。成本的最一般定义就是生产商品所付出的代价。 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从劳动过程看,生产者获取商品付出的代价就是劳动的耗费,既包括过去积累劳动——生产资料的耗费,又包括现实生产过程的活劳动的耗费。劳动耗费是生产商品实际付出的代价。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生产商品的实际劳动耗费称之为实际成本。他指出:“商品的实际费用是用劳动的耗费来计量的。所以商品的资本主义成本价格,在数量上是与商品的价值或商品的实际成本价格不同的,它小于商品价值”。①商品的实际成本不以生产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在任何社会形态,商品的实际成本都表现为商品的实际劳动耗费。  相似文献   

6.
论活劳动商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建民 《文史哲》2001,49(3):90-99
马克思关于活劳动不是商品的论证有误。主要问题是忽视了他发现的商品生产中的劳动二重性 ,把应作为具体劳动理解的劳动无意中理解为抽象劳动。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载体没有进行彻底的抽象 ,把使用价值理解为物的使用价值 ,这一不足造成了政治经济学的若干基本规律不能在其经济学体系中贯彻到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是他整个经济学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重点不是叙述那些尽人皆知的理论,而是试图通过对劳动价值论进行理论重建,以期获得一些方法论的启示。 一、硬核:价值及其本质 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指出:“所有科学研究纲领都可用其‘硬核’来刻划其特征”。劳动价值论作为一个研究纲领,它的硬核是什么呢?也就是说这个学说的“基石”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这个硬核就是“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聚”。 劳动价值学说是在商品经济的历史框架内展开的。商品一方面作为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作为交换价值,这就是商品的二因素。马克思沿着商品的二因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的劳动力也是商品”,这是近几年来较为流行的一个时髦论点。笔者认为,这一论点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在实践中是非常有害的。 社会主义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人不是雇佣劳动者 “劳动力商品”是马克思首先提出并作了科学说明的一个重要经济范畴。我们知道,商品经济虽然是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历史起点,作为商品价值独立存在形式的货币还是资本运动的最初表现形式,但是,货币并不是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之后的事。当一个劳动者用自己生产的商品或用这些商品换到的货币,去交换别人生产的商品时,他是用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交换别人劳动创造的同样价值。货币在这里只是作为一般等价物,起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的作用,不会发生价值增殖。只有当货币的所有者在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商品,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它,即让其劳动,一方面生产山新的商品;另一方面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多的价值时,货币才转化为资本。所以,马克思说:“有了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决不是就具备了资本存在的历史条件。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资本沦》第1卷,第193页)。可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一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虽然已经基本上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问题,但还没有将这一理论最后完成。在1847年出版的《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一种商品,并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或价格。同时,“劳动”商品的价值决定方法,和其他商品也是一样,也应由生产它所必需的劳动时间来决定,它应当包括生产维持工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也应当包括生产延续工人后代从而保证不间断地供给劳动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马克思写道:“劳动本身就是商品,它是作为商品由生产劳动这种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来衡量的。而要生产这种劳动商品需要什么呢?需要为了生产维持不断的劳动即供给工人活命和延续后代所必需的物品的劳动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一具体劳动的性质决定了商品使用价值的永恒的自然性质马克思把商品使用价值看为具有永恒的自然的性质,把价值看为具有历史的社会性质,这并不是随意规定的,而是由他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所必然引伸出来的科学论断。马克思指出,每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一定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或有用劳动,“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26页)(四)既然具体劳动具有永恒的自然性质,那末商品使用价值亦必然是具有永恒的自然性质,马克思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在1891年为《雇佣劳动与资本》单行本所写的导言指出:“但是,这样他就不是出卖劳动(这劳动还待去完成),而是为了获得一定报酬让资本家在一定时间内(在计日工资下)或为完成一定的工作(在计件工资下)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他出租或出卖自己的劳动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64页)恩格斯这段话发展了劳动力商品理论,指出了劳动力商品交换既可以是出租形式,又可以是买卖形式。然而,这一伟大思想长期以来却为理论界所忽视,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从多方面论述过劳动的性质问题,在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时他认为劳动不是商品,而在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时又认为劳动是交换的对象。马克思的劳动交换理论是广泛而又深刻的,是全面而又统一的,他关于劳动性质问题的论述都是从一定的生产关系出发的,他在论述劳动的性质问题的同时也就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关系。所以,他对于劳动的性质问题的论述对于我们认识现实中劳动的性质问题以及揭示现实社会的本质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商品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叫商品。马克思说:“能同别的产品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一种劳动产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或者有使用价值而不进行交换就不是商品。一般未经人类加工的东西(如空气、原始森林等)和用于满足自己需要而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 商品是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出现以后才产生的,在不同的社会体现着不同的生产关系。在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第3期上登载了王永江同志的《略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转移》一文(以下简称王文)。我认为,文章的标题和行文中所使用的“劳动转移”提法欠科学,特提出商榷。据王文讲,该文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转化的一般原理,对我国目前“劳动转移”问题所作的探讨性意见。从文章一开始就引用的马克思在《致库格曼》的信中的一段话中可以看出,所谓马克思关于劳动转化的一般原理,实际上就是理论界通常讲的社会劳动总量的分配与再分配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劳动的问题作为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已经受到了应有的重视。讨论不断加深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这里想从劳动的生产性和有用性的角度,谈一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看法。 (一) 马克思分析生产劳动是在对商品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分析以后才进行的,在《资本论》中对于生产劳动的分析是从商品的角度,也就是从劳动过程的结果的角度进行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  相似文献   

16.
王传林 《河北学刊》2004,24(4):197-200
当今世界,各种劳动的知识化水平千差万别,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相去甚远.根据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实体的概念和商品价值相对性原理,衡量各种劳动创造价值的能力的尺度应该是社会平均劳动而非简单劳动.诚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各种劳动的计量单位是简单劳动,但马克思所说的简单劳动实际上就是指社会平均劳动.后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此,传统的商品价值量公式就成了没有前提条件的永远适用的教条而未能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马克思创造性地通过劳动力商品范畴,科学地阐释了剩余价值理论,进而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并为无产阶级进行剥夺剥夺者的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可以说,证明了劳动力商品范畴就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就从理论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问题。那么,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这样的经济范畴?我们能否证明这样的经济范畴,并从它出发而反映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种种问题呢?关柏春研究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劳动商品范畴就是这样的经济范畴,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相结合就能证明劳动具有商品的性质,这也是当代经济学家应当自觉承担的责任。但是,他也深深地知道,证明劳动的商品性质又谈何容易?劳动的性质问题是政治经济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曾研究过这个问题。斯密、李嘉图认为劳动是商品,马克思恩格斯则批判了劳动商品的说法。改革开放之后,林子力、王岩、王建民、黄正山、秦风白等一些学者又曾研究了劳动的商品性质问题,但是当他们遭遇卫兴华、马庆泉等学者提出同义反复问题的责难时却没能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结果功败垂成。然而,这仅仅说明了证明劳动商品范畴会遇到理论难题,而并没有说明劳动商品范畴是不能证明的。可以肯...  相似文献   

18.
一究竟什么是商品我认为凡是为了出卖为了交换的一切劳动产品都是商品,或者说通过买卖、通过交换而转移使用价值的产品都是商品.马克思曾经指出:"……能同别的生产品交换的一切产品都是商品."恩格斯也曾经指出:"……商品是在私人生产者所组成的社会内被生产出来的物品,私人生产者以私人的打算,来生产这些商品,而把它们与别的商品进行交换."可是,只在这些生产品,不是为生产者本身消费而生产,而是为他人消费即是说为  相似文献   

19.
<正> 传统的观点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非物质生产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如果承认非物质生产劳动也生产商品并创造价值,那就违背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基本上只是在物质生产的范围内研究价值形成问题,并且把劳动物化作为理论进一步展开的前提,这就导致了后人的一个误解,以为劳动的物化是形成价值的先决条件。其实,价值反映物化劳动,这不过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曾指出:“对于劳动的物化等等,不应当象亚当·斯密那样按苏格兰的方  相似文献   

20.
一、逻辑起点范畴的一般特点 所谓确定逻辑起点,也就是要找出多样性统一的基础。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特征,首先,它是对象的最简单和最一般的本质规定。其次,它是构成具体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如同动植物机体中的“细胞”一样。再次,它以“胚芽”的形式含着对象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矛盾。例如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作为逻辑起点的“商品”正是如此。因为商品关系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中是最简单的和最一般的关系,它是构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单位。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对资产阶级社会说来,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