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界在研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时,多强调民族认同的文化属性和国家认同的政治属性。以佤族为例,探讨佤族文化中的国家认同意识,进而从民族文化的根源上寻求两种认同的良性整合,有利于维持和巩固一个国家认同优先于民族认同的认同结构,增强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佤族的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巩固与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通过创世神话、历史传说、反帝抗日运动、新中国初期社会改造以及改革开放后的跨境族内对比,佤族自身建构起稳固的国家认同.然而面对诸多潜在影响因素,仍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和强化佤族的国家认同,以维护边疆安定.  相似文献   

3.
佤族的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巩固与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通过创世神话、历史传说、反帝抗日运动、新中国初期社会改造以及改革开放后的跨境族内对比,佤族自身建构起稳固的国家认同。然而面对诸多潜在影响因素,仍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和强化佤族的国家认同,以维护边疆安定。  相似文献   

4.
佤族作为一边地民族,近代以前在国家观念的缺失下缓慢延续。班洪抗英事件掀起佤族的反帝高潮,从而佤族国家意识经历了孕育和生成阶段,并在战争中得以锤炼和升华。在佤族的自尊和中华民族利益的诱导下,构建起边地民族的国家观念,为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但佤族音乐文化传承却呈现出相对良好的状态。究其原因,是因为佤族拥有相对完整而稳定的音乐文化圈;佤族民俗文化的长期延续和良好的民间音乐文化传承机制为其民间音乐文化的生存提供了土壤;佤族对本民族音乐文化表现出的强烈自我认同感,也是佤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来有很多烦恼,但是我一听他的音乐就没有烦恼了。我特别喜欢听他的佤族歌,就是佤语唱的,听不懂的那种。听了以后就会深陷其中,跟着它的思路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佤族人民生活的环境及生产方式入手,探求阿瓦人的审美取向,通过佤族舞蹈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佤族舞蹈的审美发生与表现,并用作品《拉木鼓人》来说明其审美的体现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佤族孝道文化主要包括善事父母、尊敬老人、孝敬是"礼"、尊祖敬宗四个方面,在凝聚民族情感、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决"中国式养老难题"提供了重要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9.
人口分布格局,既是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来的地理状态,又是许多附着于分布环境上的社会人文变量的外在表现,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探索自然和认识社会的双重意义。中国佤族人口分布格局的形成,有历史和现实方面的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广大中小学教师普遍应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进行教学,这也是目前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科学双语教学中积极探索的教学模式,在西南边境的佤族地区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更是具有教学创新的意义。笔者从佤族边区教学实际出发,进行了一些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基诺族社会中出现了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生的传统文化快速流失的反差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必然性,也有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即基诺族的社会文化特性与民族认同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左永平  杨洪 《南都学坛》2008,28(5):38-39
居住在中国云南西南部地区的佤族,历史以来属于华夏文化圈的边缘区,有的史书甚至将其称为"缴外"之民。然而,佤族文化系统里一直存在着强烈的华夏倾向和华夏情结,这种文化上的亲缘感和亲和力,是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形成、发展和充实的强力保障和源泉。佤族的华夏倾向和认同,对巩固中国边疆和多元化的中华民族文化及其群体认同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析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和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席卷全球,国家认同再次引起学界关注。始于18世纪西欧的民族国家理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缺陷,对于占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不同于单一民族国家,存在国家疆界与民族边界的异质性,因此在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并不总是一致,他们之间存在着张力甚至冲突。如何整合政治和文化资源协调二者的关系,使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一致,形成高度一致的政治认同,是多民族国家面临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4.
生活在澜沧江以西与萨尔温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崇山峻岭之中的佤族,在社会生活中特别崇拜牛。牛崇拜是佤族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其崇拜祖先、重视农耕和祈求丰产的山地农耕民族文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佤族医药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民族特色,在其医药文化中,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药食同源,药和食相伴相生。在饮食结构中,强调药物的功能;而在药物的功能中,注重食物的药用特性。  相似文献   

16.
佤族以原始宗教信仰为主。缅甸境内的佤族原始宗教信仰分为"梅礼"和"赛玛礼"这两种。两种信仰的内容和方式各有不同,对二者进行介绍和比较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佤族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木鼓和木鼓文化是佤族文化特征中的一个极为彰显的文化事项。而木鼓与铜鼓在佤族文化中属于两个子文化系统。它们承载了佤族的历史和文化,成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铜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精神领域里,曾经起着十分重要的特殊作用。佤族木鼓并不是产生于某种传说故事,而是产生于他们先人的生产劳动之中。在木鼓的身上,人们赋予了太多的思想和情感,使之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容,成为佤族文化当然的代表性器物。木鼓文化以其丰富的文化意蕴存留在人们心中。  相似文献   

18.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佤族妇女宗教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佤族原始宗教信仰中佤族男女基本是平等的。随着农业劳动的分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社会性别制度的逐步建构,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佤族妇女的宗教信仰,发现男性在宗教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是宗教仪式的主持者,而佤族妇女则更多是追随者,且信徒众多。在宗教信仰活动和仪式中,佤族妇女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处于不同的地位,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云南佤族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证定量研究中的问卷法考察佤族中学生学习动机类型及其与英语成绩的关系,通过对云南省437名佤族初高中学生的调查,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描写性统计分析,探索佤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类型,包括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动机、外部动机、融合型动机、内部动机和教学因素动机,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英语成绩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佤族中学生英语成绩与学习动机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相关强度较弱。  相似文献   

20.
佤族主要分布在滇西南山地 ,但与汉族的沟通早已有之 ,这在姓氏上亦可见一斑。这与元代以来汉族人口不断地迁徙到滇西南 ,和同样是迁徙至此的佤族发生密切交流有很大关系 ,这种交流在明清时期进一步加强。今天阿佤山的佤族青年姓名实行汉佤两制 ,互相间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