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清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根据这一法律精神。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法院主导的行政执行模式。可是这样无形中是否破坏了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的独立性.是否有利于公正执法等等,本文就此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言东 《经营管理者》2009,(22):272-273
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主体是双轨制模式即"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原则,以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为例外的基本制度。"这一制度既有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一面,也存在许多弊端。《行政强制法(草案)》坚持了行政强制执行主体的双轨制模式,但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使我国双轨制模式更加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3.
王跃平 《决策探索》2010,(12):57-57
法院非诉执行是指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时,行政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王跃平 《决策探索》2009,(22):69-69
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等在法定期限内对具体行政行为既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不同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我们所应采取和建立的救济程序和方式也需有所不同,这便是本文所要讨论和分析的重要内容,即首先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并建立起相应的行政强制救济制度。而这种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则能使我国的行政强制制度体系走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强制执行法是规范国家机关(执行法院)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债务人履行其义务以实现债权人权利的行为,以及在执行过程申所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制定强制执行法的现实需要是为了解决“执行难”和“执行乱”的问题。最终价值追求应当是为了依法规范执行权的运作,保障强制执行工作的公正和高效。德国学者耶林指出:“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每条法律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即一种实际的动机。”故此,本文试图全面论述即将制定的强制执行法应当追求的目的与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执行和解在强制执行中被广泛应用,对缓解人民法院“执行难”的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和而不解”,“以和解抗拒、拖延执行”等滥用和解的现象,阻碍了执行的顺利进行。这些现象的出现,表面上看是由于当事人主观来意造成的。而实质上,是由执行和解与强制执行发生冲突造成的,执行和解本质上是当事人进行私力救济的手段:强制执行则是由债权人申请国家专门机关对其债权进行公力救济的手段,执行和解与强制执行的法律特征完全相悖,和解的自愿性与执行的强制性互相排斥,必然会发生冲突,本文论述了强制执行与执行和解的冲突,通过分析执行和解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取向,提出化解二者之间冲突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喻霞 《经营管理者》2013,(8X):259-25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屋拆迁问题也随之凸现,存在于拆迁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日益暴露出来,引发了人们对城市房屋拆迁中强制执行问题的强烈关注。在现实实践中,房屋拆迁工作多由行政部门裁决和强制执行,出现行政权力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多重角色,不利于房屋拆迁工作公平、合法和合理推进。本文以城市房屋拆迁这一普遍现象出发,以保护被拆迁人的基本权利为关注点,从研究我国城市房屋强制拆迁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城市房屋拆迁强制执行改由司法强制执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法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有力依据,但原有的民事诉讼法存在一定的漏洞,所以我国法律最高权力机关对民事诉讼法作出了修改,特别是对强制执行作出了新的规定。本研究综述了新民事诉讼法关于执行的修改内容、修改民事诉讼法的意义以及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的不足之处及完善措施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0.
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公司的终极目的,实践中,一些公司为达到利益最大化目的以名为自然人或股东为贷款人实为公司向其他企业贷款并为该自然人或股东提供担保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借贷行为日趋增多,笔者结合在公证工作中的体会浅谈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公证与公司、股东权益维护。  相似文献   

11.
“以德治国”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经济社会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后所制定的基本治国方略。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是“治国”的决策与执行主体,因此,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入手,分析债权人与债务人在公证债权文书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后不可再诉的具体原因,最后指出强制执行与诉讼对接的可能性也即对不可诉的救济,以期对解决这一问题从理论上加以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3.
行政执行是行政主体的行为外在表现,也是公众认识政府的直接途径,政府的行政执行直接面向社会,它与政府的公信力是息息相关的。事实证明政府的公信力流失与行政执行中的不合理现象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合理规范行政执行是政府提升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经济高速发展使单位行政预算与执行工作备受人们重视。单位行政预算做好了,才能让单位财政项目规划明确,为其长远发展打下坚定基础。当然,还应遵照单位行政预算做好执行工作,再好的行政预算,若无切实可行的执行工作与其相配合也会有碍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就笔者的实证考察,目前在行政预算和执行过程中,相关单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结合本单位行政预算与执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研究怎样控制好单位行政预算。  相似文献   

15.
煤矿能源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基础矿物资源之一,作为生产加工制造业的主要生产原料,为国民经济各产业发展提供了最为原始的动力原料,因此煤矿产业在国有经济中占据一定重要结构位置。但是,随着煤矿能源经济增长和资源保护建设供需之间的矛盾问题产生,加之电力行业电力短缺的需求存在,都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与行政管理工作执行带来了较大工作压力。为了提高煤矿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执行效率,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本文则主要以行政管理效率问题作为研究视角,提出了增强煤矿企业的行政管理效率有关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个家喻户晓的词汇出发,对现有的现象通过三方面进行阐述,并根据现有现象分析动因,主要从行政决策、行政监督和行政执行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根据"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这种现象已具有的广泛性、普遍性和长期性,的特性,通过提高行政决策过程中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行政监督机制和建立健全行政决策、监督、执行的法律制度这三个层面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强制执行公证是公证制度重要的内容之一。各国立法均有具体规定。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此也作出了规定。强制执行公证的建立和完善 ,有利债务纠纷的及时解决 ,有助于防止交易风险 ,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 ,促进市场经济活动依法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发展日趋完善,但在实践过程中却会常常碰到制度伦理缺失、“问责”执行官员的道德伦理缺陷、问责主体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及咨询机构缺乏等瓶颈问题。因此,我国需通过加强制度伦理建设、树立“问责”执行官员的现代行政伦理意识、完善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和建立行政伦理咨询机构、追求问责氛围的伦理化等相关对策以致力于更好的发挥行政问责制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郭枫 《管理科学文摘》2009,(20):272-273
对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的执行也称代位执行权,是指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但对本案以外的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申请,对该第三人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为了缓解执行难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300条规定“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但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的,人民法院可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通知第三人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债务,该第三人对债务没有异议,但又在通知指定的期限内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20.
西方国家行政决策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相对成熟的机制,从决策程序的启动到决策方案的设计,从决策的制定到决策的执行,再到决策的评估和反馈,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从行政决策的外在社会环境还是制度内部结构看,西方国家行政决策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