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空名问题是西方哲学特别是语言哲学一直关注的问题,罗素不满意迈农和弗雷格的解决,试图运用摹状词理论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在解决这问题时也存在些问题引起了很多争论。笔者认为,语言的意义应该在语言的使用中被理解。  相似文献   

2.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专名意义的理论对逻辑学和语言哲学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介绍、评论 ,分析了罗素摹状词理论的缺点与不足 ,最后得出摹状词是有意义的 ,专名和摹状词都既有含义又有所指  相似文献   

3.
罗素的确定摹状词理论不仅是分析哲学的研究典范,更在一百多年的国际哲学研究上有重要的影响力。国内哲学界对它虽有众多讨论,但无论从技术性的细节、理论的涉及面或对当代元哲学讨论的启发性来说,都失之过简。据此,仔细说明罗素在1905—1910年时所提出的摹状词理论,特别是在《数学原理》中所发展出的技术性细节,有助于厘清该理论所试图解答的多个困惑与试图驳斥的两个理论,亦可进一步从当代元哲学的角度说明该理论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摘要(Abstract):作为语言哲学的奠基人和缔造者,罗素在19世纪精神文化历史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他不仅为语言哲学学派提出了诸多哲学主张,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利用自己精深的符号逻辑技术,提出了一种研究哲学的方法——逻辑分析。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就是这样一个\"经典之作\",显示了逻辑分析在哲学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自然)语言结构与(逻辑)命题结构的差异性,取消了虚构事物的本体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作为一种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命题中语词与现实中对象的关系的方法,有助于排除那些虚假的概念,使概念更加明确,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达到语言与现实的真实对应。所以说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为把逻辑分析运用于研究语言哲学问题做出了典范,对英美语言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维护了传统逻辑的二值原则.斯特劳森则用预设理论反驳了罗素的观点,并使用更符合语言实际应用的三值逻辑取代了罗素的二值逻辑来分析和评价语句,启发人们从模态逻辑的角度去考察命题,为指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探讨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语言哲学发展的意义.在研读三篇语言哲学经典文章的基础上,阐述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目的、核心内容及其对语言哲学发展的深远影响,评述有关摹状词理论的争论,并提出只有从正确的视角去理解摹状词理论我们才能把握其经典意义.  相似文献   

7.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有其产生的历史渊源,摹状词理论坚持简单明了的指谓理论,解决了指谓理论所面临的疑难,成为哲学典范。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揭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如何解决指谓理论的一些疑难的。同时也谈到其理论的贡献和不足。  相似文献   

8.
罗素的主要学术成就集中在逻辑学和分析哲学领域。在逻辑学方面,他为了避免悖论,提出(禁止)恶性循环原则,发展了简单类型论和分支类型论;以类型论为基础,建立了命题逻辑、一阶谓词逻辑、等词理论、摹状词理论等;坚持逻辑主义主张,用逻辑去担保数学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并在其逻辑系统中推导出很大一部分数学。在分析哲学方面,他用外在关系说反驳内在关系说,由此反叛康德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区分了真理的知识与事物的知识、亲知的知识与描述的知识、原始的真理与派生的真理,其知识论带有浓厚的经验论和怀疑论的色彩;发展了逻辑原子主义哲学,认为在(理想)语言与外部世界之间有结构上的平行对应;提出了基于感觉材料的逻辑构造论,试图消解自然语言过多的本体论设定,在学术研究中保持"健全的实在感"。由于他的创造性工作及其造成的重大学术影响,罗素成为逻辑学和分析哲学领域中的大师和巨擘。  相似文献   

9.
弗雷格《论意义和指称》一文讨论了专名、单句和从句的意义与指称,提出客体、语言、思想和真值之间的关系,建构了讨论语言意义问题的基本框架。罗素认可弗雷格的专名理论贡献, 但认为专名理论无法解释空指称。因此他区别了专名和摹状词,并讨论了其意义和真值。  相似文献   

10.
以弗雷格和罗素为代表的关于名称的描述词理论与以克里普克为代表的历史的因果命名理论是分析哲学中关于名称问题的两个主要理论。本文的目的在于揭示这两个理论所依据的本体论前提,指出弗雷格和罗素强调事实是逻辑在先的,而克里普克强调客体是逻辑在先的。作者同时初步提出一个自己的命名理论纲要。  相似文献   

11.
罗素在《论指谓》中系统提出了关于限定摹状词的思想,后经逐步充实形成被称为"哲学范本"的摹状词理论。但克里普克却在纪念摹状词理论提出100周年之际提出,《论指谓》"好像基本没有被认真阅读过,或者从根本上就被错误地理解了",从而对其成就与问题重新进行了评估。本文试图就克里普克关于限定摹状词的思想进行系统评析,以期进一步准确把握摹状词理论的成就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唐纳南曾经提出摹状词的指称性使用以补罗素摹状词理论之阙,他认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完全忽略了摹状词的指称性使用,这是罗素理论的主要缺陷。其实,由于理论的出发点不同,唐纳南对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批评并不能成立;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自足的,它完全可以经受住唐纳南的批评,从而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专名与摹状词的关系,摹状词理论的要点是,专名的含义等同于摹状词或摹状词簇,摹状词指称专名的所指;相反,因果命名理论认为专名仅有所指没有含义.摹状词理论和因果命名理论都存在着其自身不可克服的困难.以专名的推广和传播为突破点,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层次上来考察,可以对这两种理论的各自困难以及摹状词与专名之间的关系有个较好说明.  相似文献   

14.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取消了摹状词的指称功能,只保留专名的指称功能,由此罗素从柏拉图和梅农的共相实在论转向殊相实在论.在罗素把亲知作为专名的重要特征之后,他把普通专名当作缩略的摹状词,只保留自我中心指示词的专名地位,并由此转向主观经验论甚至唯我论.斯特劳森从日常语言学派的立场出发,批评了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从而坚守殊相实在论的阵地.蒯因从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存在是约束变项的值”,由此进入多元实在论.  相似文献   

15.
约翰·塞尔提出了一种基于言语行为论的论证,支持斯特劳森,反驳罗素的限定摹状词理论。他的论证有两个前提。第一,只有两种可能的方式把罗素的理论应用于所有种类的语内行为:我们要么把每个包含限定摹状词的语内行为都分析为包含有存在断定,或者把它分析为只在命题内容中有存在性表达。第二个前提是两种方式都行不通。我质疑第二个前提并试图表明塞尔并没有给出充分理由证明普通所谓命令或提问不能包含断定。在结尾处,我描述了一种语言现象,即包含限定摹状词的语言可用来进行欺骗,以支持罗素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传统哲学的抽象本体论,完成了对传统本体观的变革,并由此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实践本体论。马克思更加关注的是在实践基础上改变世界何以可能的问题,这一问题成了马克思本体论变革的重要理论旨趣。马克思本体论变革的实质在于把人的自由自觉的和超越性的实践活动理解为人的生存和生活世界的基础,为我们在批判旧世界中建设一个新世界,实现人类的真正解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罗素以现代逻辑工具分析限定摹状词,提出了摹状词理论。后从斯特劳森开始,经唐纳兰和克里普克,到20世纪80年代将情境语义学思想运用于分析限定摹状词,使得该项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化。在这中间,克里普克的研究独具特色:一,他是站在“语用学转向”的制高点上研究摹状词的;二,他虽然对名称的摹状词理论进行了批判,却捍卫和发展了摹状词理论。而在这些方面,国内学界还存在忽视或混淆。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上,一个分析陈述被认为是先验必然陈述;克里普克则指出,先验性与必然性不可兼得,只有先验偶然陈述,或者后验必然陈述。事实上,就认识论与形而上学有严格区分而言,更为恰当的处理是提出先验包含陈述和必然包含陈述;前一类陈述的包含来自摹状词,后一类陈述的包含则来自名字。两种包含可以共同作为分析性的基础,进而弥补在康德和蒯因那里,分析陈述的边界缺乏清晰界定,这样一个疏漏。  相似文献   

19.
事实概念的合法性一直是符合论者与反符合论者争论的焦点所在。最近,南京师范大学的翟玉章教授通过对罗素的事实概念进行梳理认为,就对真和假的解释而言,事实是空洞的。此外,他还认为,事实概念本身就预设了真概念。就反符合论者对事实的拒斥而言,翟教授的观点具有普遍性,因而非常值得予以关注。通过考察罗素持有符合论的历史以及他对于事实之本性的论述,试图表明事实并非是罗素为了解释真/假而特设的。此外,通过考察事实需要预设真这一观点的可能涵义,翟教授的论证可能包含着某种混淆,因而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软法是什么"本身可被分解为身份问题与含义问题。前者在问软法如何成其所是,涉及"软"维度和"法"维度;后者则在问某事物是软法,它的必然含义是什么。确立软法身份的关键,在于从诸社会理论或者法理论所提供的各种法身份中抓取那些能够逻辑地剥离国家要素的法概念。作为一种社会本体论,塞尔的制度性事实理论主张人类社会由人类心灵的集体意向性透过常设的宣告式言语行为即"X在C中算作Y"的构成性规则而创立。制度性事实不仅能在结构上容纳法维度和软维度,而且它还提供了诸如软法在集体承认范围内有效、软法既有内在面向也有外在面向以及属于"非语言性"的制度性事实等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