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大夏国葬舍利碣铭》(以下简称《碣铭》),是一篇重要的西夏文献。著录在明《嘉靖宁夏新志》(以下简称《嘉志》)中。由于著录有误,笔者在《<嘉靖宁夏新志)中的两篇西夏伊文》(以下简称《佚文》)①中,对《碑铭》的撰写时间,进行过考证,认为《嘉志》原文“大夏天庆三年八月十日建中的“天庆” (桓宗年号1194——1205年),应是景宗李元昊“大庆”(1036——1038年)之误。1930年拙文发表以后,  相似文献   

2.
一 2000年5月,徐庆全先生在<纵横>杂志发表<丁玲历史问题何以反复>(以下简称<反复>),对1999年8月<纵横>发表的拙作<文艺界改正冤假错案的我经我见>(以下简称<拙作>)作"辨正与补充".  相似文献   

3.
本文尝试解读丁玲的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发掘其在革命叙事下潜藏的农村女性遭遇性侵犯/生存困境的歧义修辞。结合作品产生的具体历史文化语境,本文从三个层次探讨这篇小说中的歧义修辞,指出主人公贞贞与“我”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异体同构关联。这种复杂而丰富的歧义修辞隐喻了丁玲那一时期自我认同的困窘及其最终的化解方式。本文由此认为,这篇小说为丁玲转型前的心灵世界留下了零乱却真实的文本镜像。  相似文献   

4.
文达三于1988年在《湘潭大学学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诗中有画”辨》(以下简称《辨》)的文章,笔者读后觉得有诸处不妥,便写了一篇文章兼与之商榷,题为《试论王维诗“诗中有画”的主体内涵——兼与文达三同志商榷》(以下简称《内涵》)也在同刊1991年第1期发表;文达三阅后写了一篇《答赵玉桢同志》(以下简称《答》)的驳论文。观其文章,我认为,仍有必要澄清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丁玲1979年复出前后,正是新旧文学体制更替的历史转型期,在她对《在严寒的日子里》的叙事策略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中,表现出“新时期”前夜的复杂状况以及创作主体的内在矛盾、思想困惑与文化尴尬.笔者以195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的8章(以下简称“初本”)和1979年发表在《清明》杂志上的重写的24章(包括重写的8章,简称“改本”)为研究对象,通过版本的变迁和叙事学比较,探析复杂的权力关系对文学生产及文学史叙述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提及郁达夫和丁玲的成名之作《沉沦》、《莎菲女士的日记》(以下简称《日记》),人们就会想到这两篇小说轰动性的社会效应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有人说《沉沦》的问世“象缺堤的洪水,滔滔之势泛滥全国”,说《日记》的发表犹如向文坛“抛下一颗炸弹,引起震惊”。“不真不诚,不能动人”。《沉沦》和《日记》之所以能产生“维特热”式的时效和持久的感染力,主要是因为作者用心灵写真的手法坦诚直露地揭示人物的心灵奥秘,这种毫不讳饰的心灵写真甚至使得镇定自持的读者也难免为之欣然动容,由衷共鸣,真是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两篇小说面世已半个多世纪了,两位作者也先后作古,  相似文献   

7.
他的作品和他的为人都令人敬重和怀念。——丁玲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白话小说的重要作家之一。就在鲁迅发表他的被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实主义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18)的第二年,叶圣陶也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现实主义小说《这也是一个人?》(后改为《一生》);而且一发而不可收,两年之中共发表了二十个短篇,并以《隔膜》名篇,结集为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付梓。这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随着作者思想和技巧的不断成熟,他的小说创作后来  相似文献   

8.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民族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民族特色刘传辉《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下简称《桑干河》)是丁玲创作的里程碑、代表作,是她解放区十年生活的艺术结晶。小说自1948年9月出版,立即受到热烈欢迎,被誉为“史诗性的作品”,获得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二等奖,先后被译成...  相似文献   

9.
“五四”以后,一批女小说家走上了文坛,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为中国新文学增添了光彩。在这些女小说家中,丁玲虽不是最早从事创作的,但却是杰出的一位。她的小说以反映生活的深广,塑造人物形象的鲜明多样和表现手法的独特,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令人瞩目。本文试图将丁玲的小说与中国现代女小说家冰心、庐隐、冯沅君、肖红、草明等人的作品作一比较,说明丁玲小说创作的独特性。(一) 一个作家的创作总是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中国现代的女小说家也不例外,她们的小说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为“五四”以来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服务。在这一点上,丁玲的小说与这些女小说家的创作是一致的,但在选写生活的角度和揭示生活的深广程度上,丁玲的小说却有自己  相似文献   

10.
一九四七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冯雪峰编的《丁玲文集》(短篇小说集)里,收入了丁玲七篇作品,其中有《莎菲女士的日记》和《我在霞村的时候》。这两篇作品是丁玲的代表作。以《我在霞村的时候》命名的短篇集,一种是胡风编的,一九四四年三月远方书店出版,另一种是丁玲自编,一九五○年八月三联书店发行,还有《丁玲选集》,一九五一年七月开明书店出版,收入《莎菲女士的日记》及《我在霞村的时候》两篇作品。一  相似文献   

11.
陆文夫同志的第一篇小说《荣誉》,写于1954年,发表于1955年,距今已有三十年历史。三十年来,据现在所能找到的材料统计,他共发表短篇小说38篇,中篇小说两部,合计五十多万字。还有差不多数量的散文、随笔、文艺论文、报告文学等。三十年写这样数量的作品,不能算很多。但仔细算算,三十年中允许他握笔的时间,实际只有十五年。第一阶段是从1955年到1957年。三年时间中,共发表小说十二篇,十万字左右。以后是被错误地划为所谓“探求者”小集团成员,挨批,下放,搁笔三年。1960年,他重新开始创作,到1964年,共发表小说13篇,合计十一万字。在这期间,他还写了两个中篇,在十年动乱中遗失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找到一个(即《有人敲门》),于1982年出版。这样,在这四年中,已发表的小说,合计是22万字。从1964年开始,他又不能表小说了。一直1978年才第三次握笔。到1983年为止,五年中共发表短篇小说13篇,中篇小说一部,合计约二十四万字。这些数字,没有包括其它类型的文章,也没有包括写好但在十年动乱中遗失的作品。这样一算,陆文夫同志可说是相当勤奋的作家。  相似文献   

12.
埃里邦(D.Eribon,以下简称“埃”):当时同萨特的论战不仅仅是人文科学同哲学的一种较量。既然你指责他过分地偏爱历史,这场论战也就提出了人种学思考与历史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在你著作中反复提到的一个问题。早在1949年,你就发表了一篇题为《历史与人种学》的文章,后来我们在《结构人类学》一书的开头又看到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3.
集大成之作──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三周年邵宝禄作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终卷篇的“南方谈话”(以下简称“谈话”),是代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这是由于这篇《谈话》,在内容上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在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者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是以小说划分新纪元的。当鲁迅的《狂人日记》以它思想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出现在中国的文坛上,立刻引起迥然而异的反响。在热烈的欢呼和无条件的责难中,宣告了新文学的诞生。然而,也不可否认,“民国七年,鲁迅的《狂人日记》在《新青年》上出现的时候,也还没有第二个同样惹人注意的作家,更其找不出同样成功的第二篇创作小说”。到了民国八年,小说创作的“尝试者”渐渐多了,然而也不过汪敬熙等三数人;到民国十年,《小说月报》革新后,作者也不过十数人。至于中长篇小说,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不论从数量和质量上考察,都处于一个幼稚的尝试阶段,张资平的《冲积期的化石》和王统照的《一叶》 (均  相似文献   

15.
蒋子龙是新时期文学中“改革文学”的先导,十几年来,他创作了一批有很高美学价值的作品。笔者在本文中想就蒋子龙的小说创作中的美学追求,略谈几点拙见。一、蒋子龙创作的轨迹蒋子龙自一九六四年在《光明日报》发表一篇散文而涉入文坛。一九六五年发表了短篇小说《新站长》,这是他的处女作。自七十年代开始,他陆续发表了《三个起重工》、《进攻性格》等十几篇反映工厂生活的小说。一九七五年,他因创作《机电局长的一天》而成名。这  相似文献   

16.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以下简称《珍珠衫》)是明代拟话本中的优秀之作。据近人考证,它的本事在明代广为流传,曾有文言小说和传奇戏行世,但成为长达两万余字的白话小说,实出于冯梦龙的再创作。冯梦龙把它列在《古今小说》之首,亦即作为“三言”的开篇,可见对它十分喜爱和推重。因而,深入分析这篇作品,对于正确评价冯梦龙和研究拟话本小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一、前记 一九七九年我曾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写过两篇“报告”。首篇名《关于“金文新考”的报告》(简称“报告甲”),第二篇名《夏禹婚宴青铜礼器于殷墟出土的报告》(简称“报告乙”),都已先后发表。“报告甲”于《学习与研究》发表后,曾由《新华月报》文摘版(1981年5月号)作过专题简介,“报告乙”在《湘潭大学学报》发表后,受到某大学历史  相似文献   

18.
“三言”,是十七世纪二十年代(明代天启年间)问世的,由冯梦龙(1574——约1646)编纂的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以下简称《喻》)、《警世通言》(以下简称《警》)和《醒世恒言》(以下简称《醒》)的总称。三部书包括一百二十则短篇小说,共约一百五十万字。“两拍”,是稍后于“三言”出版的,由凌濛初(1680——1644)创作的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以下简称《初拍》)和《二刻拍案惊奇》(以下简称《二拍》)的总称,两部书共八十篇,内有一篇重复,一篇为杂剧,故实为七十八篇。“三言”所收前代话本篇目较多,大多为宋元旧本,明代故事只占二十八篇,但应该看到,即使是宋元旧本,由于经过民间的流传,又出自生活在明末的冯梦龙的编纂加工,也已程度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26日发表的长篇文章指出,美国国务院今年2月1日发表的1994年《人权报告》的中国部分(以下简称《报告》),是一个歪曲事实、颠倒是非的报告。 这篇题为《歪曲事实、颠倒是非的报告》的长篇批驳文章,分为“歪曲事实,欺骗世界舆论”、“颠倒是非,把维护人权说成是‘侵犯人权’”、“关心人权是名,推行霸权主义是实”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20.
粉碎了“四人帮”,学术空气空前活跃,民族古文字的研究也获得了新生。近两、三年来,历史、语言、民族、考古等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努力钻研,彼此协作,以科学态度相互讨论,有力地促进了契丹文字研究工作的深入。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8年第三期发表了两篇有关契丹文字的文章:陈述同志的《契丹文字的历史概况》(以下简称《概况》),就契丹文字的有关情况从几个方面作了介绍;胡振华同志的《关于释读契丹小字的几点意见》(以下简称(《释读》)①,则对契丹小字的研究贡献了自己的宝贵意见。文章中有的意见我认为是对的。现就这两篇文章谈谈个人的感想,藉以参加讨论,求得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