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生活,快乐     
生活是什么?咬着笔尖,带着问题在记忆的长河中畅游,却丝毫没见着生活的踪迹,打开另一扇记忆的闸门,涓涓的河水向我冲来。生活!!我不觉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2.
王萍 《社区》2012,(30):23-24
“我走的时候你一定要来帮我料理后事啊,不然我会走得不安心。”“呵呵,我才不帮你呢,你有那么多的子女。”“孩子们都还年轻,不懂得怎么处理后事,求求你了。”  相似文献   

3.
很多时候,人们都极羡慕那些胸怀大志、高瞻远瞩之人。很多人也纷纷给自己订下5年或是10年目标,惟恐给别人留下短视的印象。可是,有多少人是因为看得太远了,以至于迷失了当前要走的路。很长时间,我都不  相似文献   

4.
章睿齐 《社区》2011,(30):51-52
某喜剧大师去找心理医生求诊,说他不快乐。心理医生劝告他,去看某喜剧大师的表演吧,他会让你快乐。可喜剧大师说,我就是他。我送给观众快乐,但那只是我的工作。快乐是他们的,我不决乐。  相似文献   

5.
点评: 用一颗宁静和感恩的心去看这个世界,生活就会幸福和快乐。文章饱含了对脚下土地的热爱,有一种浓浓的深情在其间。同时,作者观察生活细致,描绘物象逼真,语言生动流畅。  相似文献   

6.
涤影 《女人世界》2007,(1):20-22
有这样一种女人,她们自立自信,优雅中带有坚韧;她们精明豁达,干练又不失风情万种;她们有资本,先知先做,爱己爱人,像一群城市中的精灵。女人可以不漂亮,但不能没有味道,女人可以很母性,但不能太婆婆妈妈,女人可以忙碌,但不可失去快乐。她们的口号是“工作让我如此美丽!”。  相似文献   

7.
笔者多次参与中考改卷发现,浮华矫饰的作文日益增多,而质朴本真的文章减少,文章失去了清纯真朴之色。写议论文是“开头+名人名例+结尾”,写记叙文套用名人名例或概括若干事例在加上几段议论抒情。文章没有“我”的生活体验,没有厚实的内容,以致读来花里胡哨,不留印象。我们认为能感动人的还是质朴本真的作文,它应该成为作文的重要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生活世界概念为中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话语方式,同时也面临了被教育界曲解和误用的危险。胡塞尔、海德格尔、日常生活学派的观点作为参照系对中国教育具有积极意义,而作为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坐标系则是一种理论的僭越。回归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现实——生活世界是通达本真教育的基本前提与历史性境遇。  相似文献   

9.
学会开心     
阿虎 《老友》2009,(3):19-19
一日,遇见友人,羡慕他成天快快活活。友人笑着说,连嫦娥、七仙女这些神仙都有些烦恼,我这个食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怎能没有忧愁?我惊诧经历颇多坎坷的友人心境竟是如此的平和,向友  相似文献   

10.
蓝荷摘 《山西老年》2014,(12):29-29
学会承受痛苦才能享受幸福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沐浴幸福和快乐,也会历练坎坷和挫折。幸福快乐时,我们总是感觉时间的短暂;而痛苦难过时,我们却抱怨度日如年。幸福和痛苦本来就是双胞胎,上帝是公平的,痛苦往往伴随幸福并存。学会享受幸福,也要学会承受痛苦。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之前,史慧媚的生活一塌糊涂,至少她自己是这样认为。从南方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之后,她从武汉流落到北京。  相似文献   

12.
太多的梦想与抱负常常在怀才不遇的寂寞与感伤里搁浅,于是有人麻木、愤懑、怨天尤人,紧紧地关闭了那通往幸福与快乐的心灵之窗。人生往往如此,有的人活得暗淡,并不是他的生活里没有阳光,而是因为暗淡的心境,早已把朝  相似文献   

13.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转眼,又一个十一黄金周到来了。在这个金灿灿的季节,外面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趣,大概你的心早已蠢蠢欲动,急着要奔向那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去和大自然作久别后的又一次重逢々先别急,做好出行前的;佳备,会让你的快乐旅行更加放心自在!  相似文献   

14.
章睿齐 《社区》2011,(20):51-52
某喜剧大师去找心理医生求诊,说他不快乐。心理医生劝告他,去看某喜剧大师的表演吧,他会让你快乐。可喜剧大师说,我就是他。我送给观众快乐,但那只是我的工作。快乐是他们的,我不快乐。这件事对心理医生触动很大,他弄  相似文献   

15.
吴星辰 《社区》2011,(23):55-55
每当阅读《西藏生死书》的时候.自己就像与智者对话,内心充满着安详和快乐。作者索甲仁波切从宗教的视角诠释了如何看待我们的人生,如何面对死亡?同时告诉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我们的生命。善待他人,快乐生活。也许是因为攻读宗教学硕士的缘故,我对宗教学类的书籍非常感兴趣。  相似文献   

16.
郑秋霞 《新天地》2011,(8):121-121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把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主要的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开展教育,提升儿童的生活品质和能力,促进儿童发展。  相似文献   

17.
著名演员斯琴高娃曾殚精竭虑地想把女儿孙丹培养成艺术精英,女儿却只想做个平凡人,母亲为此冷战多年。如今,当眼看着女儿从事着“毫不起眼”的工作,并收获了人生的快乐时,斯琴高娃终于明白,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风光也好,平凡也罢,只要内心快乐、生活开心,就是最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王建坤 《社区》2008,(30):14-15
素食主义最初的产生与宗教信仰有关,佛教、印度教都提倡素食。但越来越多的素食主义者与宗教信仰毫无关系。如今,在我们所处的世俗社会中,素食主义作为一种白发的选择备受推崇。人们不再将它与道德联系起来,而更多地用它来追求自己认可的理想生活。  相似文献   

19.
英瑛 《成才与就业》2009,(21):24-25
张铎一家三口都是新上海人。六年前,他们舍弃了在江西省南昌市的良好生活条件,怀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人生的共同追求来到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没有亲戚,没有朋友,经过几年的风风雨雨,他们一家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父母在市重点中学教书,张铎在复旦附中就读,三年前买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高档住房。  相似文献   

20.
“教学原点”即教学的真实起点,在品德教育中是学生关于某一道德范畴比较统一的道德认知现状与生活经验水平。“本真教育”,“本”即以人为本,“真”即教人求真,本真教育是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状态,关注真实的人极其生活,追求教育的真实与有效。因此要回归品德教育的本真,首要的是关注教学的真实起点。站在“教学原点”与“本真教育”二者之间,当我们深度思考教学实效性问题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