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买票     
一个人去看电影。他买了票后,走进电影院,可是过了一会儿,又走出来买了一张票,再走进电影院。又过了一分钟,这个人再次走向售票口,又买了一张票。这次售票员就问他了:“你不是已经买了票了吗?干吗还要买啊?”那人很生气地说:“我怎么知道!每次我一走进电影院,就有一个人把我的票撕掉。”  相似文献   

2.
有品质的慢     
正听朋友讲过一个故事。几年前,他和几个朋友带着孩子去国外玩。在游乐园邮票亭,两大两小七折,三大一小八折,买三还能送一,一大堆的买票折扣方案看得他眼花缭乱,一下子就把买票的时间给拖长了。偏偏那个售票的姑娘又很有耐心,热情从容地向他一一解释说明,还给了他最优方案建议。这时,后面排队等待买票的队伍就更长了。他不好意思地说:"要不,让后面的人先买吧。"可是,那位姑娘却笑着对他说:"先生,不要着急,我的服务品质值得顾客等待。如果等不下去,他们自己可以去排别的队伍啊!"  相似文献   

3.
轻松一刻     
《社区》2005,(4):61-61
预兆英语六级考试前,阿杰为求个好兆头,早餐打算吃一根油条,两个鸡蛋,希望得一百分。谁知有一个鸡蛋是双黄,他思前想后,最终只吃了那个双黄蛋。成绩公布后,阿杰大叫:“真准!”众人一看:18分。模范丈夫一男子来到一个浴池,问售票的小姐:“女浴室里面人多吗?”那小姐白了他一眼,没理他。他以为小姐没听清楚,又问了一遍。那小姐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骂了句:“流氓!”那男子听到后,很委屈地说道:“我说不妥,我老婆非要我问。”秘密商人:“今天你不要到隔壁那家商店去买东西。”妻子:“为什么?”商人:方才他们的老板把我的秤借去了。对比老王:“每次…  相似文献   

4.
轻松一刻     
孙林 《社区》2011,(18):54-55
有三个工程师和三个会计一起去外地开会,上火车时三个会计买了三张车票,而三个工程师却只买了一张票,会计很不解,工程师说:“上了车你们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5.
秋千     
《今日南国》2008,(19):68-68
这天突然很想念老家,起因是一架秋千椅。前不久。与朋友逛家具城时,我看中一个仿古铁艺秋千椅,可以供3人同时摇坐,我欢喜得不得了,就想买来放在阳台上。店主心地极好,说先量好摆放的位置再买更合适。回去量了尺寸.阳台虽有20多平方米,却因搭建了晾衣棚架,竞容不下这架秋千椅子,待要摆放在室内,朋友却说打秋千看不到天空,忒煞风景。最后我只得买了一张摇椅放在书房,但总不惬意。  相似文献   

6.
一位长者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然而他并不感到满足,因为在那颗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想若是能够将这个小小的斑点剔除,那么它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于是,他就下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层,可是斑点还在;他又削去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最后,那个斑点没有了,而珍珠也不复存在了。那个人心痛不已,并由此一病不起。在临终前,他无比懊悔地对家人说:“若当时我不去计较那一个斑点,现在我的手里还会握着一颗美丽的珍珠啊。”  相似文献   

7.
看清真相     
有一次,两个法国人和两个犹太人搭火车旅行。法国人很单纯,每人买了一张票;而犹太人精打细算,两个人只买了一张票。法国人见到这种情形,就问犹太人:“你们只有一张票,那等列车长来查票,你们怎么办?”犹太人神秘地笑而不答,上了火车不久,便传来列车长查票的声音,只见两个犹太人挤进一间厕所。  相似文献   

8.
那天,我到火车站去接汉口来的客人。 清晨的车站广场上,稀稀拉拉的,没有几个人。我正要走进售票大厅去买一张站台票,门口的角落里,突然走出一个男人,他向前跨了两步,有些犹豫地朝我喊了声:“大哥”。  相似文献   

9.
可乐经典     
《可乐》2010,(4):80-80
如果一句话都能改变一个人,那只能说他没有主见;如果看一本书就改变一个人,只能说他看的书太少;如果一个人在机场买了张盗版碟就影响了他的价值观,只能说明他没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农村老汉,去年我和本村的一个人一同出外打工。临回家前,我们从一笔共同收入中拿出20元钱吃了一顿饭,饭后还余下4元钱,我们就买了2张彩票,一人分得一张,并相约中了奖要请客。后来,我的彩票中了300万元。我那个同伴说这是由共同劳动所得买的,获大奖理应均分。请问,我该给他分吗? 王老汉  相似文献   

11.
汪金友 《中华魂》2013,(20):26-27
著名画家俞仲林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展出的那幅《牡丹图》被人买走了。过了两天,俞先生接到了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那个人在电话里说:“前天,在您的画展上我买了一幅画,能不能退掉?”俞先生问:“哪一幅?”对方答:“就是那幅《牡丹图》。”接着他又说:“那图上有一朵牡丹花正好被画在边沿上,只有半朵。  相似文献   

12.
轻松一刻     
《社区》2005,(24):57-57
心怀不轨一位艺术家问画廊的负责人关于他正在展览的画的出售情况。负责人说:“嗯,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好消息是曾经有一个人来过这儿,并且问我,如果你死后,画的价值是不是会提高,我回答他:‘是的。’于是他一口气买了你全部的12幅画。”“太棒了!”艺术家欣喜若狂地说:“真令人高兴!”“坏消息是……”负责人接着说,“那个人是你的主治医生。”教育孩子小民很喜欢咬手指头,妈妈觉得很烦,就骗小民咬手指头肚子就会变大,小民信以为真。有一天,小民跟着妈妈到超级市场买菜,小民就一直盯着一个孕妇。终于,孕妇凶巴巴地对小民…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一种资格.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资格.   有些人有这个资格,比如,他自己快乐,也允许他的学生快乐.有些人没有这个资格,比如,他自己一直过得很苦闷,他也希望他的学生和他一样过得很苦闷.如果哪个学生过得特别开心,他就立刻警觉起来,认定那个学生很可能是个“问题儿童“.你看,这样的人就不适合当老师.有一种人,你只要看看他的那张脸,就知道什么叫做“悲剧“,你说,这样的人要是不幸做了教师,是不是很危险?如果你不幸正好有这么一副比较危险的长相,只要你不介意,我就建议你赶紧改行.……  相似文献   

14.
《可乐》2006,(7)
他和她是一对恋人,也是大学同学,毕业后,留在了这座城市。他们租了一间房子,房子很小,只好买了一张单人床。单人床很狭窄,根本就容不下两个人的身体。她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里,习惯了一个人睡一张大大的床。现在就不行了,无法伸展身体不说,还有掉下床的可能,这让她多少有点不习惯。他喜欢抱着她入睡,抱得很紧。单人床空间本来很小,他又喜欢死抱着她,这让她很不舒服,就让他放开。他同意了,谁知下半夜不知不觉中,他又把她抱住了,像害怕失去她一样。这让她很生气:"你把我抱得这么紧,我呼吸都感觉困难。"但她多次提醒也不见效,他到下半夜还是会明知故犯。她怀疑他有什么毛病,要不为什么有抱人睡觉的嗜好。他看出了她的疑惑,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有一户人家,家境十分窘迫,兄弟姐妹好几个,家里就两张小床。父母睡一张床,几个孩子就睡在一张床上,十分拥挤,常常会把一个孩子挤下床。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一个孩子被挤下床,  相似文献   

15.
美丫 《人生与伴侣》2014,(12):50-52
【一】这段时间本市某频道总播一些旧片子,于是我又看到他,一个叫于荣光的过气的男演员。那个不英俊的男人,有一张硬朗而个性的脸。我过去的朋友说陈天疆真的很像于荣光。只是过去的朋友,因为陈天疆也已经成为我的过去。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有时候我看着电视画面发呆,看着画面中那个人,最后总是死无葬身之地。一些故事,也已经看过很多遍。  相似文献   

16.
爱情纽扣     
父亲第一次突发脑溢血是在去年春天,那次,经医生全力抢救方转危为安。他在医院住了两个星期,就强烈要求出院。我其实希望父亲能在医院多住几天。自母亲病逝后,他一个人守着空空荡荡的大屋子,太寂寞了。回到家收拾停当,父亲叫我在床边坐下,他从床头柜里拿出一个布包说“:听说得过脑溢血的人,很容易复发,复发了就很难过那个坎儿,我害怕出现那种情况,所以,提前给你交代一些事。”我说“:爸,你好好的,说这些干什么!”父亲摆摆手,打开了那个布包。布包里有存折、房产证之类的东西,父亲一一交到我手里,又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块花手绢。我以为是什么贵…  相似文献   

17.
吴尧 《人生与伴侣》2007,(10):49-49
我不喝酒.却买了一个家用自酿啤酒机。是和他热恋时,十指紧扣逛百货市场看到的,他说,很有意思,我说,那就把它带回家。  相似文献   

18.
轻松一刻     
《社区》2014,(10):64-64
够意思 去朋友家做客,给六岁的孩子买了不少好吃的,孩子也够意思,在朋友两口子去厨房的时候小家伙偷偷地给我一把东西神秘地说:“这玩艺儿特好吃,爸爸都合不得给我。”我尝了一个,很腥,味挺怪。过了一会朋友出来了,我问他是什么,他一看回头冲厨房大叫:“老婆,你把我鱼食放哪了,儿子又偷吃了!”  相似文献   

19.
<正>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我的作品从来没有给他寄过,姨前年来,问我是不是写过一个中篇,说父亲听别人说过,曾去县上几个书店、邮局跑了半天去买,但没有买到。我听了很伤感,以后写了东西,就寄他一份,他每每又寄还给我,上边用笔批了密密麻麻的字。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将来会生疏的。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未来,只是每一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好好  相似文献   

20.
画友罗宾     
我珍藏了一张画,画面是一位手柱节杖的西方人行进在延伸至天边的大道上。英文落款是:罗宾在中国。(见右下图) 罗宾(Robin Winters)是美国当代著名雕塑家、画家。我与他同在荷兰欧洲陶艺中心工作过3个月,分别时,他送给我该画。其实,他并没有来过中国。今年1月份,我们又重逢于纽约,在机场相拥,我告诉他,那张画至今挂在我的卧室。他很是激动:中国在我的梦中! 罗宾在纽约的百老汇大街有一个近200平方米的工作室。工作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