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这个男权社会中,男性话语是主导,而女性话语权一直被压抑着。女人只能以男人的声音说话,或是干脆处于"失声"状态。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对欧茨的代表作《他们》中的莫琳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生活在男权淫威之下的女性寻求自我声音、获取自我身份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2.
母性作为一种独有的女性特质,一直为男权社会所压制,通过将女人贬抑为替男人生孩子的机器,母亲这一生命传承的承载者,被驱逐出人类历史的中心,男权通过对女性生育权利的控制建立了其凌驾于女性之上的性别机制.<母亲>展现了一个女性所具有的母性特质在夫权、父权体制下被压制扼杀而自己对性别主动权艰难的追求与坚守.  相似文献   

3.
正在漫长的西方绘画史里,女性画家作为极少露面的少数派,很难让各位看客留下深刻影响,特别是在男权当道的社会文明里,女性充当的永远是附属于男人的角色。常说社会地位是由社会分工所决定的,男人承担了家庭社会更多的重要角色,他们看待事物可能比女人更注重大局,更加思路清晰,因为总体来说男人更加理智,女人更加感性。性别的特性也许使得女性更容易感情用事。女画家——  相似文献   

4.
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父系文化里,男人垄断着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权力,形成了一个以男子为中心的权力场,女性被排斥在权力场之外,功名、富贵、利禄等等对她们来说已是久已逝去的梦想。她们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借助男人这个平台来间接操纵权力,以达成分享社会权力的愿望。作者以钱钟书《围城》中女性急迫地追逐男人为个案,分析中国女性在事业上所处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5.
"从人者"乃是《左传》对女性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女人必须依附于男人而存在,她们被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成为男人的玩物和政治斗争的工具,即便是怒起抗争,最终也只能在权力的欲望中沉沦,或者以泪水和自戕表达对男权的愤怒。  相似文献   

6.
马枋的《婚之外》探讨女性在三十几岁时的处境,但她选取的典型都是有着非常态生活经历的女性,大大削弱了作品的说服力。在一个男权意识严重的两性关系中,她探讨问题的视野不能真正超出传统的男女两性关系,女性试图从男人那里寻求自己的出路,只能是徒劳。  相似文献   

7.
反映周朝不同时期思想文化的《周易》与《诗经》,在对待女性这个问题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诗经》无疑承继《周易》,不过,《诗经》收集的反映西周晚期以来的诗歌,对女性束缚之严厉,比《周易》有过之而无不及。由此也可以得出一般结论:即在男权社会较为稳定,男人们管理社会游刃有余时,就会对女性待以宽容;相反,在社会较为混乱,男人们管理社会力不从心时,就会对女性加以责难。  相似文献   

8.
根据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中的“社会性别理论”,重新审视《玩偶之家》这部戏剧中的性别问题,可以给“玩偶”以新的诠释。如果说女人在男权社会中为了扮演好社会赋予自己的女性角色而消解自己的女性意识成为玩偶时,男人也因为追逐名利而偏离自我。成为社会性别机制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9.
契诃夫认为:女人是人,女人与男人有平等的尊严、平等的权力和平等的地位。契诃夫女性观的形成和成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起初的对传统男权意识下被奴役和奴化的女性的同情和对践踏女性的社会现象的不满,发展到对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的期待和呼唤,最终认识到独立、自由、斗争才是女性解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0.
童话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和人类心理的沉淀,童话中的女性形象必然反映童话作家们的女性审美价值观念。童话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被改写或重新创作,从女性文学批评的角度分析不同时期的西方童话,可以看出西方童话故事中女性形象变迁的三个阶段:男权主义下的隐忍被动,平权主义下的与男人和平共处的新女性,霸权主义下的有些激进极端的大女子形象。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 90年代初 ,林白、陈染在继承前辈女性叙事风格的基础上 ,剥离了一切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的内容 ,从“另一扇开启的门”走出 ,开始女性躯体的诗意之舞 ,建构让男人走开的精神憩园 ,以此来与男权中心文化分庭抗礼 ,从容展开与男人的对视 ,从而建立独立自足的女性话语空间。她们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得到史无前例的凸显 ,女性意识由过去的朦胧模糊走向了清晰完整的阶段。然而 ,她们试图建构纯粹的女性私语空间 ,不免又使女性意识陷入了孤芳自赏的自恋境地。因此 ,只有开拓更深远的文化视野 ,提升更高的精神维度 ,女性主义文学才会更加独立、更加成熟 ,女性意识也才会愈加圆熟自足  相似文献   

12.
自从中国进入男权家族社会,女性便作为家族财产被划定了身份.忍、柔、美既是男人为女性设定的偶像与规范,也是女性终生奉行与追求的目标.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极大地触动了女性价值观.本文从民间(家族)文化的角度,剖析了女神和女巫两种女性身份及其审美内涵.指出作家们对女性偶像的塑造与颠覆,反映了社会的女性价值观的嬗变,显示了作家们复杂的文化与审美心态.  相似文献   

13.
林语堂的小说把女性的地位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其创作模式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受到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和西方主流文化的影响;其次,西式的教育和所处的位置使林语堂美化着古老中国的一切,包括一些糟粕;最后,作为一个男性作家,林语堂难以摆脱男权文化的影响,在创作中不自觉地歧视女性.可以说林语堂的女性观是一种不正确的女性观,他笔下的女性是被男人欲望化的女性.  相似文献   

14.
海伦和珠牡分别是《荷马史诗》和《格萨尔王传》两部英雄史诗中最貌美的女性,由争夺她们而各自引发了长期的残酷的战争。史诗充分说明了在人类早期的男权时代,男子处于主宰地位,女子成为附属于男性的被奴役、被支配、繁衍后代的工具。这种在利益的驱使下发生的婚姻关系最终使女性受到压制,人格受到歧视。女性没有把握自己命运的主动权,只是作为一种美的存在而物化为男性尊严的载体,是男人争夺的附属物,承担了礼物和荣誉载体的角色,同时也承担着战争的痛苦结果。女性作为人的价值只是反映在男人的标准上,按男人的要求活着,用男人的标尺看待自己。海伦和珠牡的遭遇反映出当时妇女的命运和归宿,折射出当时社会架构下对女性的认知。通过对两位貌美女性的命运品性比较,揭示了东西方民族在社会观念、精神信仰和婚姻制度等方面的相似和差异。  相似文献   

15.
由于对传统的因袭和对大众口味的迎合,新武侠小说作家在创作中遵从男性视角以及对男权潜意识的向往使作品在女性观上基本没有什么突破,因而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显得底气不足而有先天缺陷,他们的作品塑造的只是男性希望看到的女性,而不是真正的女性.新武侠小说建立的是一个美妙的以"情"义"为出发点的男人的乌托邦,因而在女权主义高涨的今天,这一文学样式的衰落是可预期的.  相似文献   

16.
以往对《包法利夫人》的评论往往着眼于作品的社会批判指向,掩盖了男权话语对爱玛的“极度诱惑”和“本文骚扰”这一基本事实。从爱玛不仅能够看到了父权文化体制下话语本文对她“诗意的征服”,还能够察觉到体现在女性身上的典型的“书本的迷恋”和“语言拜物教”倾向。男权话语的本文诱使爱玛沉溺自己的“爱情妄想”,禁锢在自我羞辱之中,由此我们更深刻地意会到“使女人作为女人——而不是作为男人——去阅读”的必要和艰难。男性故事话语的本文给读者设置了迷途错径,女性阅读理论所做的就是在此竖起雷区标志,帮助人们尤其女性通过危险地带。  相似文献   

17.
作为男权社会背景下诞生的经典童话,《灰姑娘》折射出当时社会女性被男性主宰、附属于男性的现实。作品的主要元素反映出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评价标准及其命运的掌控。这种男权意识的烙印对女性的自我觉醒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当代读者,尤其是女性在解读作品时深思。  相似文献   

18.
男权之死     
“很男人的”男人们一直在主宰世界,但经济大萧条正在改变这一点,经济大萧条也将改变历史的轨迹。男权统治的时代即将告终,这可不是开玩笑。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的小知女性形象的核心要素是更自主、更开放、更指向本能欲望的满足和个人愿望的达成。这是因为与美国的小知女性相比,澳洲的小知女性受到的地域束缚更小,也不需要和男权社会妥协迁就。而与英国小知女性相比,她们的生存能力更强,不需要依附男人生活。同时,澳洲当代文学的小知女性形象描写显现出了三方面的新趋势:一是,当代小知女性文学中出现大量的彻底反传统形象;二是,澳洲小知女性形象展现出新型的婚姻情感方式;三是,澳洲小知女性形象独创出的主体意识性爱观。  相似文献   

20.
简·奥斯丁作为女性文学的先驱,以其敏锐的女性视角,将备受冷落和歧视的女性带入了人们的视野,通过对妇女的地位、权利、禀赋等问题的理性思考,奥斯丁在男权文化传统下努力构建起女性文学的王国,从而走出了以男权思想为中心的男权传统的樊篱,表达出明确的女性意识、前卫的婚姻观念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