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犁航 《社区》2012,(20):49
新小区,算是郊区了。古田把房子买在小区的最深处,图安静。小区的前半部分,离大门近的几幢楼,搬进来的都是一些本分而厚道的人。据古田推测,他们来自农村。楼下一辆辆小皮卡,运来老式的家具和锅碗瓢盆。现在很多农民比城里人富裕,可他们身在城市,习俗仍在乡下。城里人,屋子小,  相似文献   

2.
如今,举国上下,同奔小康。小康难点在农村。因为我国城乡的状况迥然不同。城里发达,农村落后;城里开放,农村封闭;城里文明,农村脏乱。农村实现小康,得付出比城里人更为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里竹 《社区》2008,(23):27-27
早起去上班,刚出小区车子就被刮了,真是不幸,心里别扭得很,怎么看怎么觉得那划痕不是味儿。干脆去修吧,不然啥时看,啥时都不痛快。车子开进4s店,几个事故车的司机围上来。再看他们的车,每一辆都比我的惨,最严重的已经撞得面无全非,差不多到了报废的程度。我一阵释然.心里暗暗庆幸,我还有什么不痛快的呢,在这里,我算是最幸运的,不就是划掉了一道小小的漆吗?  相似文献   

4.
卫广刚 《社区》2010,(24):10-10
父母当了一辈子农民,如今已年过花甲,仍然在农村辛勤耕耘着几亩薄田和几十棵果树,生活十分俭朴。父母这辈子最羡慕的就是城里人,在他们眼里,城里人“上班坐在办公室,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每月按时领工资,退休了还有退休金,整天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相似文献   

5.
农村籍大学生是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没有城市生活历史的“准城市人”,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他们必须调整和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生活。本文通过他们对大学课程的学习和角色的认知,城市生活方式模仿,自我意识和城市归属感的培养,良好的行为模式和健康的价值理念的形成五个方面的描述来分析他们是如何从“准城市人”向“城里人”转变的。  相似文献   

6.
路勇 《社区》2006,(12)
何老板是我们小区最有钱的人。在这个城市,他的连锁影楼开进了许多商品房小区,生意好得不得了。他似乎是为了方便照顾他的买卖,也在我们小区里买了一处房产,正好和我做邻居。作为“大款”的标志,何老板有一辆白色的宝马轿车。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宝马车主是为富不仁的一群人,“拖  相似文献   

7.
聋子行贿     
曾颖 《社区》2005,(17):59-59
聋子和他的媳妇哑巴在我住的小区谋生已经有六七年了,聋子是鞋匠,专门帮人修鞋。哑巴没什么技术,就在聋子的修鞋摊旁摆了一个刷鞋摊,也算是一个配套工程。小夫妻俩的老家在哪里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打算知道,小区的人们只觉得这一聋一哑的小夫妻已成了小区门口的一种固定装饰。两人感情好的时候,就凑在一个煤油灯改制的小炉上吃白水煮萝卜,你挟一块给我,我挟一块给你。虽然锅里除了白萝卜之外便再没有别的东西,但对方挟过来的白萝卜似乎总比自己挟的更有味,吃得聋子和哑巴一脸幸福。小夫妻也有不愉快的时候,这种时候甚至比他们恩爱的时候更多…  相似文献   

8.
《社区》2004,(3)
编辑同志:我于前年初购买花园小区住宅一套。购房的同时,房地产商及物管承诺,小区环境好、安全措施做得细、24小时保安值勤,小区十分安全,并签订了一份物管合同。最近,小偷连续在小区作案,使我们4户居民损失近7万元。我们居民都认为物业公司对此事有很大的责任,应当赔偿我们的损失。但在我们要求物业公司赔偿时,他们却推说小偷防不胜防,物业不可能管得那么细,东西是小偷偷的只能由小偷返还,物业公司不应承担责任。请问:我们能否要求物业公司赔偿损失? 读者:施向家施向家同志:物管小区安全到底由谁负责,物业公司疏于管理导致业主人身、财产…  相似文献   

9.
《社区》2002,(18):32-32
在北京的一辆公共汽车上,一位保养得很好的老太太教训着3个刚上车的民工:“你们这些农民不好好地种地出来乱跑什么?你看看弄得北京成什么样子了,多影响首都形象。” 老太太的态度也许代表了城市人绝大多数对民工的态度:蔑而远之,刻而薄之。尽管农民包揽了城里人宁肯坐着也不肯干的最脏最累的活儿,尽管农民在城市里最胆小怕事最唯唯诺诺,尽管农民在街上只占两脚之地,住一  相似文献   

10.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到姥姥家玩,那段时间流行玩赛车,我自然也不例外。他们看着我的赛车,既美观又实用,便纷纷围上来羡慕地问我:“在哪买的,多少钱?”我看他们那羡慕的目光,更得意了,便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说给他们一人买一辆,他们高兴得蹦了起来。  相似文献   

11.
融城与逆城:新生代农民工两难选择——基于GGF监狱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农民工已经悄然更新换代,“第一代”(或称“老一代”)农民工随着年龄老化逐渐回到农村,“第二代”、“第三代”或称“新生代”农民工登上了城镇化进程的舞台,并成为新产业工人阶层的主体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往往把自己看成“准城里人”,希望在公民权利、择业就业、工资待遇、生活方式、社会保障等方面,能够与城里人享有同等待遇。然而,他们却与农村渐行渐远,叉与城市若亲若疏,且处于城镇生活的“显歧视”和“潜歧视”之中,如果他们融入不了城市,又退不回农村,必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春,在改造一新的苏州沧浪区大龙新村,人们不时会看到这样的温馨场面:一个外国小伙搀扶着一个中国姑娘在小区里不停地走,姑娘的腿脚不是很稳,走得很慢,小伙寸步不离地跟在身旁。他们相扶相搀的背影,为小区平添了一道感人的风景,引来众多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13.
子言 《社区》2009,(12):1-1
一个人从大城市搬到乡间,他买的房子恰好就在一个信奉简朴生活的社区中。搬到新家那天,他的一位邻居帮他卸东西,他的家电太多了,电视、冰箱、洗衣机、洗碗机、空调、按摩器……搬完之后,邻居对城里人说:“如果有哪样东西出故障了,只管跟我说,我会过来的。”  相似文献   

14.
社区里的人都知道,保安和收荒匠似乎是“天敌”,像猫和老鼠,因其职业特征的不同而本能地对立着。保安的职责是守门,把一切有可能影响小区安全和安静的因素堵在小区大门外。而收荒匠的职业特征,则是要在小区的旮旯里四处转悠,把城里人不要了的旧电视机冰箱洗衣机以近乎白给的价格收回去,再转卖到乡下,他们南腔北调的吆喝,就成了影响小区安静的主要因素,因而他们也成为保安们主要防范的对象。在我所住的小区里,前些日子新来了一个小保安。由于物管公司的经营不是很理想,保安的生活待遇一降再降,因而换保安之类的事也算平常。小保安来了很长一…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12,(24):38-38
山东菏泽水岸嘉园小区孔先生:小区保安给人的印象应该是年轻力壮、手脚敏捷,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小区居民的安全,可我们小区保安的年龄却普遍偏大,不少已经五六十岁了。而且这些保安大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岗前培训,说起话来个个都像个哲学家。每次我开车进小区时,明明有出入证,可他们仍旧拦住我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让人哭笑不得。我向物业公司反映问题,他们却理直气壮地告诉我说.“年轻的我们雇不起”。  相似文献   

16.
说说咱小区     
《社区》2013,(2):12-13
咱小区里有说不尽的事儿,扯不完的理……小区停车别随意上海读者郁建民:上周二,我跟往常一样提前15分钟出门,可一下楼却傻眼了,在我的车前停了一辆五菱牌轿车,堵得很严,我根本没法将车开出去"。怎么这样停车!"我马上致电小区物业前来处理,物业接到投诉后,赶到现场并联系乱停车的车主,但一时半会又联系不上。恰巧,我的领导来电话要求我马上  相似文献   

17.
潘家永 《老友》2014,(11):53-53
正编辑同志:我所居住的小区有一个露天广场,每天傍晚6点钟以后,很多人都到这里跳广场舞,跳舞时播放的音乐声音很大,长时间听了让人很不舒服。我和老伴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我患有心脏病,老伴有高血压等病,都难以忍受噪声。后来,我俩因为被噪声折磨得难以入睡,便几次与广场舞的组织者协商,可他们说,他们跳广场舞找不到更适合的场所,只能在小区露天广场跳。请问,我应该怎么办?读者:刘××  相似文献   

18.
张晓晖 《社区》2011,(24):64-64
小陈是来自农村的打工妹,长相甜美性格温柔,嫁了个城里人。公婆经营着一家餐馆,小陈便在餐馆里帮忙,她老公却成天游手好闲,背地里有人说,小陈虽说嫁个城里人,但老公是个啃老族,老人能靠一辈子?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从大城市搬到乡间,他买的房子恰好就在一个信奉简朴生活的社区中。搬到新家那天,他的一位邻居帮他卸东西,他的家电太多了,电视、冰箱、洗衣机、洗碗机、空调、按摩器……搬完之后,邻居对城里人说:"如果有哪样东西出故障了,只管跟我说,我会过来的。"城里人听后有些惊喜,"好极了,你会修理电器吗?"  相似文献   

20.
我在农村长大,尽管少小离家,蜕变成半拉子城里人,但对于农村农民农情,总还格外挂心。20岁上,1955年读大书三卷:《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知道冀东遵化县有个"穷棒子社",他们创办合作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