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玮  施枫 《北京纪事》2013,(8):100-103
李志强,中国铁道出版社印刷厂一位憨厚直爽的普通工人,可是他的爱好却很不一般。刚见到记者时似乎还有点紧张,但一提到他那不一般的爱好,不用记者多问,他就操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话,像打机关枪似的将他的收藏史、收藏观和盘托出。他的痴好就是收藏中国旅游交通地图,而且这一藏就是40多年。  相似文献   

2.
火花情     
黄海边,有一小镇——兵房镇。小镇虽不出名,但镇上有一位收藏火花者却早已闻名海内外。他就是江苏省如东县兵房中学教师王建华。 “火花”就是火柴盒上的的装潢,又叫火柴贴画。它经过100多年的演变,已成为一种小型的艺术品。王建华经40多年的苦心搜集,现已收藏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品种的17万多枚火花,他还被英国皇家火花协会吸收为会员,并被编入《中外收藏家与博物馆》、《中国收藏名人辞典》等多部辞书中。 在日常生活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爱好,王先生的爱好就是收藏火花。早在孩提时代,他就迷上了火花、邮票并一发  相似文献   

3.
元尚 《北京纪事》2009,(8):91-94
喜欢收藏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专题收藏,另一种是凭自己的爱好收藏,喜欢什么就藏什么,没有一定之规。秦东苑就属于后者。这和他性格有关,他打小就是个见异思迁的人,什么东西看着好,兴趣马上就转移过去,几十年来的生活,用他的话说,是一路丰富,一路快乐。  相似文献   

4.
杨洁 《今日南国》2007,(24):76-76
在南昌市洪都航空集团7区住宅区内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收藏了一屋子的报纸,屋里找个下脚的地方都很难,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办一个报纸展览馆,让人们共享他的收藏成果。他叫罗来辉,人称老罗,1997年从街道办事处退休,今年71岁。他有个特别的爱好:收藏报纸。记者想采访他的时候,他去外面"淘宝"了,等到了下午6时,他还没回家。邻居说,你想找他,事先要跟他约好。  相似文献   

5.
唐枫 《社区》2013,(17):16-17
小时候,黄宾虹就显露出对艺术的极大热忱和天分。他从8岁开始临摹家里收藏的历代名画,9岁开始学习篆刻,10岁就能做五言诗,并题在自己的山水画轴上……总而言之,黄宾虹在准备科举考试之外,最大的爱好就是诗词、书画、篆刻。这一爱好一直伴随了他终生,并成为他最引以为傲的事业。  相似文献   

6.
郭长祥 《北京纪事》2016,(12):109-112
刘涛,中等个儿,稍胖,大前额,圆脸庞、圆眼睛,一口纯正的京腔,他将自己的愉悦都凝聚在收藏中,他说,"收藏是我的第二生命." 刘涛的兴趣广泛、爱好很多,让人惊叹的还是他的收藏.从小他就喜欢收集烟盒、火柴盒、糖纸什么的,长大后他爱上了收藏.  相似文献   

7.
阿虎 《山西老年》2008,(5):31-31
如今很多人都有收藏的爱好,相互间自然免不了交往。在交往中,笔者建议应注意"三大纪律"。一、不问藏品值多少钱一听说某人喜爱收藏,有些人见面就问:"你家收藏的东西值多少钱?"这种问法不妥:一是"东西"用词太不雅。但凡收藏爱好者都将藏品当做命根子般看待,你说"东西",他情感上受不了。如果  相似文献   

8.
戴瑞吉 《老友》2010,(2):46-46
平生不嗜好香烟美酒,不迷恋牌场舞池,唯音乐与书报,我情有独钟。老了,又增添了一种爱好,那就是收藏剪报。剪报非常有意思,  相似文献   

9.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三藏,淮海农场却有个“葛三藏”。他就是射阳县政协代表、江苏省农垦国营淮海农场退休干部葛永康同志。由于他热衷于收藏书籍、毛主席像章和邮票,被同志们谐称为“葛三藏”。 葛永康同志1949年参军,195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退休前为中学高级教师。别看他年逾花甲,却身板硬朗,性格旷达,兴趣广泛,爱好颇丰。  相似文献   

10.
北京--中国收藏的半壁江山北京人喜欢收藏.过去不少达官贵人、文化名流都把收藏作为爱好乃至保值的手段.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近30年来,北京普通百姓的收藏,从少数人的行为到多数人的参与;从晓市的地摊到"古玩城"的建成;从"地下"到公开……北京普通百姓的一部收藏史,可以折射出北京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七色光谱.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文明的进步,创造了灿烂的汽车文化,并且催生了车模的制作与收藏爱好。南京有一位中学生对中外名车模型相当感兴趣,他在搜集车模过程中不仅玩出了各种新花样,增长了课堂上所学不到的汽车文化知识,还产生了一个个非常奇妙的科学幻想。这位车模收藏迷就是名扬四方的“南京总统府小导游”——陈森豪。  相似文献   

12.
张孝良 《老友》2010,(6):10-11
鲁迅爱好收藏,他的收藏不但涉猎很广,而且造诣很深。鲁迅是个藏书家早在日本求学时,鲁迅就喜欢逛神田町旧书店和银座丸善书屋,买回大量古旧书籍,这对他以后走上文学的道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1911年,鲁迅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搜集古旧图书的兴趣更浓了,许多书商  相似文献   

13.
民间爱好者的聚集地 2008年的农历新年刚刚翻过,昆曲社周六又要开始活动了. "可惜,我被单位派到外地出差了." 小杨惋惜地向我说.他是个资深戏迷,虽年近而立,但看戏的历史却早已超过了20年.以前,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戏,收藏昆曲音像资料之丰在戏迷圈颇有名气,但学唱昆曲直到去年才正式开始.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杨大爷年轻的时候喜欢收集烟标、火花等小东西,但自从老伴去世之后,这种收藏的爱好发生了剧烈变化。他除了收藏过期的食品、报刊杂志外,还收集一些免费发送的宣传册、广告单和一些捡拾来的杂物等等。他把这些东西像宝贝一样堆放在家里,以至于屋里连一点空地都没有。杨大爷的子女想把屋子清理一下,但每次都惹得他大发雷霆,甚至  相似文献   

15.
青石     
藏家邓茹斌桂林市税务部门干部,爱好收藏,主要收藏邮票、印花税票、奇石、门券、粮票和普洱茶等,尤其是在奇石收藏方面造诣较深。在十几年的奇石收藏中,共收集了几十个大类的石钟,且精品颇多,多次在全国性、地区性石展中获大奖和在许多奇石收藏报刊上刊载,并获好评。他的收藏感悟是:收藏可以恰情、悟道、增值、健体、丰富知识、享受生活、快乐工作。  相似文献   

16.
这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文化素质的逐渐提高,收藏越来越成为广大老百姓的爱好。然而,对于收藏本质的认知、对于收藏所应具备的条件及眼光,许多人并不是十分清楚。下面我们刊登一组收藏名家对收藏文化的见解,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收藏与健康     
长城 《山西老年》2010,(5):54-54
曾经与一位爱好收藏的老人交谈,问其搞收藏的目的,老人愉快地回答:"搞收藏,买健康。"收藏与健康,从这位老人口中说出显得那么自然贴切。说来也巧,此后不久我在报纸上读到了一则消息:目前,国外医学临床证明,收藏是治疗慢性  相似文献   

18.
邮票,一个伴随着青春年少的久远物品,曾经是多少人美好的记忆,这种收藏爱好夹杂着很多情愫,很多人的集邮故事异彩纷呈,邮品不再是一张小小的纸片,而是成为一份记载着生活点滴的厚重资产。然而盛况空前的邮市在1997年突然冷却下来,而这一冷就是13年。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收藏家,尽管他不识中文,却收藏了上千件中国书画。他收藏但不占有,将收藏中的精品部分献给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又编印画集,广而传之,还筹办陈列室及基金会等。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传播古老的华夏文明,提高东方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他就是新加坡公民陈金川先生。  相似文献   

20.
钟芳 《山西老年》2012,(8):26-27
老爸退休后,对书法、收藏、钓鱼产生了兴趣。 可上周,老爸在收竿时,不小心把左脚踝扭伤了,医生叮嘱他一定要在家休息一个月,不能外出运动。这下子老爸急坏了,要知道,爱好运动的他一天不出去走走,吹吹风,就会闷得难受。小弟见老爸的心情很低落,于是就把他用的一台笔记本电脑送给了父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