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话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何不摘梨以解渴?”他答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请以“我心有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2.
先看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元代有个叫许衡的大学者,一天有事外出,恰是个大热天,沿途又无水可喝,渴得嗓子像着火似的。半路上看到一棵大梨树,水灵灵的梨子挂满了枝头。路过的行人见梨如久旱逢甘露,纷纷拥上去摘梨子解渴,惟独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有人奇怪地问他:“你怎么不摘几个梨子解渴?”许衡淡淡地回答:“那是别人的梨子,岂有乱摘之理?”那人笑他太死板:“眼下世道这么乱,谁晓得是哪家的梨?没主儿的梨子,不吃白不吃。”许衡闻言,郑重地驳斥那人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故事二:清代官员叶存云是当时深  相似文献   

3.
读《许衡评传》蔡方鹿陈正夫、何植靖两教授新著《许衡评传》(附《许谦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503页),是前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教授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该丛书被列为国家出版局八五规划。读者深有体会,因我过去曾对许衡作过一些研...  相似文献   

4.
许衡是元代河洛地区著名理学家,世称"朱子后一人"。其诗歌创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许衡集》是许衡作品总集,历经元明清三代,因版本繁多,形成了众多文献异文。考订许衡诗歌文献异文,有利于厘清许衡诗歌文献真实情况,对当代许衡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对元代大儒和重臣许衡的研究逐渐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相关论著不断出现,审视角度新广,研究全面展开。无论是文献史料的整理出版,还是关于许衡生卒里籍考辨,抑或是对其在儒学、理学、教育、天文历法、政治和文学等方面的专门研究,都有斐然可观的成果,社会各界特别是许衡故里河南省焦作市对许衡的相关纪念活动也陆续隆重举办。凡此等等,都使许衡这一人物的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强,为许衡文化的弘扬提供了契机。但更应看到的是,学术界对许衡研究的局面虽已打开,但薄弱点和空白点多,很多争议点仍未得到解决,许衡研究及许衡文化的弘扬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
许衡是元代北方学者,位至国子祭酒、集贤大学士、中书左丞,开创鲁斋学派,被奉为元代理学宗师。德安之战后,许衡自姚枢处获睹程朱著述,得以研习朱子《四书章句集注》诸书,并"一以朱子之言为师",实现了其平生治学的四书学转向。许衡一生受到孟子学的很大影响,在孟子学理论上也有所创获。从态度上讲,许衡曾明确表示"愿学孟子",以为孟子仁义之学"不可须臾离也";在孟子学的核心观点如人性论、夷夏观、君臣观等方面,颇有可观之处;许衡一生之出处进退与政治思想,亦受到孟子学的重要影响。从许衡之孟子学,还可以看出元代理学和会朱陆、开启明代心学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7.
一部颇具启迪意义的思想史著作──简评陈正夫、何植靖的新著《许衡评传》杨雪骋许衡(1209~1282年)是我国元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天文学家;许谦(127-1337年)也是元代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衡居北,谦居南,故元代便有“南北二许”之说...  相似文献   

8.
许衡是宋元之际的大学问家,曾担任元朝管理学校教育的提学。他小时候不但读书用功,而且品德高尚。许衡幼时,兵荒马乱,社会秩序很不安定。  相似文献   

9.
两宋时期,许衡先祖自山西移民河内,谱系有家谱、墓志碑文为依据,所记子弟族人详略得当,传承有序、明晰。至于他的籍贯则主要存在着河内、新郑和焦作李封三种观点,通过细致梳理,焦作李封是最为准确清晰的表述。许衡的生辰和出生地点,相关记载也各有不同,流行的"金泰和九年"说法并不准确,经考证推算,应为"金泰和八年戊辰九月丙寅日",从而纠正了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的错误认识。关于许衡墓葬的一些相关文字资料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个别错讹,结合新近问世的墓志文献可以予以订正。纪念许衡的建筑数量众多,但经历漫长岁月之后,多有不可考,在方志、史书的佐证下我们则可以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许衡(1209~1282)字仲平、号鲁斋,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人。是中国13世纪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元人有“北有许衡,南有吴澄”之称,后又有“南北二许”(指许衡、许谦)之说,把他和南方著名的学者吴澄(1249~1333)并称为元代思想家的“双璧”,并与东南的著名学者许谦(1270~1337)并称,可见他在学术界占有很高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许衡的理学人学思想主要有3个方面内容:以理为宗的多元人学本体论;“万物之灵,惟人为贵”的人学价值论;“内外交养,以内为主”的人性修养论。其“重人事”的人学思想开辟了我国古代民本主义人学思想的先河,研究许衡的人学思想,对于厘清中国古代人学由中古向近古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许衡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一生政治上的作为并不是很大,大部分时间是在教书育人中度过的。他对元初蒙古、色目生员严格要求,向他们灌输程朱理学思想,促进了这些生员的“汉化”。许衡培养蒙古、色目生员的出发点在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为元朝造就了大批人才。  相似文献   

13.
许衡是元初朱熹理学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其著作《大学直解》和《中庸直解》运用了大量的口语来注释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和《中庸》,提供了口语训诂的新视野,不仅使经典通俗易懂,也为研究近代汉语口语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实例。  相似文献   

14.
并称为元初北方两大儒的许衡和刘因,面对开始在北方中原地区广泛传播的程朱理学,都以开放的姿态予以接受,但具体方式有别,正典型表现了理学北传过程中北方士人对新的学术思想采取的两种不同态度.同时,许衡、刘因二人在出处辞受之际的经历,与大蒙古国及元初政治形势紧密相关,代表了元初北方士人升降浮沉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梨黑星病是梨生长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省梨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发生。去年江淮地区由于阴雨天气较多,致使梨黑星病严重发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梨黑星病早防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治咳嗽方一:鸭梨1个,蜂蜜60克。将梨挖个洞,去梨核,入蜂蜜,放碗内,上笼蒸熟,于睡前食用。方二:鸭梨1个,洗净连皮切碎,加冰糖适量炖服。方三:鸭梨1个,挖去心,加入贝母2克,放碗内隔水蒸1个小时,吃梨饮汤。方四:梨捣汁,熬成膏,加入适量姜汁、蜂蜜服用,每次1匙。  相似文献   

17.
毒梨     
1.巴依院子里的梨树第一次结出了五个梨,梨早已熟透,但巴依就是不想摘。  相似文献   

18.
《小康生活》2005,(1):7-7
由于今年雨量充足,梨总体产量稳中有升。然而,今年梨的质量与往年相比,商品率有所下降。主要是今年全国梨主产区后期阴雨连绵,造成病虫害严重发生。其次从国内供求情况来看,明显供过于求,今年总产量又有所增加,使这一矛盾显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9.
叩问灵魂     
叩问灵魂,历史的见证者向我走来。皓月当空,不朽的灵魂逼视我的心灵。(一)叩问灵魂,孟子告诉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仰俯之间,无愧天地。这是许衡“梨虽无主,我心有主”,不为外物所役的境界;这是季布“一诺千金”,无愧于他人的境界;这是岳飞誓死报国,无愧国家的境界;这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无愧正义的境界;这是包拯明察秋毫,无愧百姓的境界……“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叩问灵魂,让我们昂首挺胸,心无城府,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叩问灵魂,苏轼告诉我:“一蓑烟雨任平生。”他才华横溢,却屡屡失意。一贬再贬,直至天之涯,地之角。…  相似文献   

20.
1968年同时获得群像新人奖和芥川奖的《三只蟹》让大庭美奈子正式登上了日本文坛,并因其之后有诸多涉及女性问题的文学作品,被誉为战后日本文学中女性主义的先锋。本文主要通过对《三只蟹》中的女主人公由梨进行分析,解读了在由梨身上发生一夜婚外情的原因、结局以及由梨最后的“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