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兰芳、程砚秋、苟慧生、尚小云京剧“四大名旦”.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和艺术现象。他们毕生为京剧艺术优秀传统的继承、发展和改革、创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戏剧艺术宝库。他们经由艰苦生活历练和伟大艺术实践所积累起来的舞台经验.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极为珍贵的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2.
介子平 《山西老年》2009,(10):46-47
1927年,北京报界举办京剧旦行评选,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被品第为"四大名旦"。其表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其形态姚黄魏紫,各具特色。有意思的是"四大名旦"身后,都有着自己的文人圈子,这些文人与几位名旦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亦师亦友关系,齐如山之于梅兰芳,罗瘿公之于程砚秋,陈墨香之于荀慧生,金菊隐之于尚小云皆然。名票苏少卿便说过:"观四子师友之多少,亦断其事功矣。"  相似文献   

3.
《北方人》2007,(8)
京剧,又叫京戏、国剧,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当选,从此,他们四人就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名旦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旦角的地  相似文献   

4.
风雨兼程,北京京剧院已走过了32年的荣耀岁月。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和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等流派艺术大师为北京京剧院艺术品牌的确立与发展,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北京京剧院可谓名家荟萃,流派纷呈,人才辈出。  相似文献   

5.
正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京剧"四大名旦",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和艺术现象。他们毕生为京剧艺术优秀传统的继承、发展和改革、创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戏剧艺术宝库。他们经由艰苦生活历练和伟大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6.
《北京纪事》2013,(3):42-42
<正>众所周知,北京京剧院是由"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和"五大头牌"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九位京剧艺术大师奠定的。2013年1月14日,九位大师的塑像在北京京剧院办公楼"相聚",由大师的家人、弟子传人完成了塑像揭幕仪式。其中,为马连良揭幕的是马先生的女儿马小曼和马派弟子穆雨。谈到这次塑像揭幕,马小曼动情地说:"今天很激动,感谢领导和北京京剧院的同事们,给我父亲落成这个塑像,说明他们没  相似文献   

7.
程砚秋不仅是梅兰芳的徒弟,而且更是梅兰芳的对手。在程砚秋最盛的时候,梅不得不暂时后退上一步半步。梅程间有矛盾是尽人皆知的事实,甚至在程砚秋逝世一周年时,周总理举行小型宴会招待程砚秋的家人时,还对一边作陪的梅兰芳说:“其实程砚秋对你是很尊重的,他的传记中几次提到你对他的帮助……”梅兰芳听了,连连点头称“是”。  相似文献   

8.
2012年底,北京京剧院和北京戏曲艺术发展基金会举办了赵燕侠舞台生活80年的庆祝活动,她的艺术传人在长安大戏院连续演出了赵派经典剧目《白蛇传》《花田八错》《潇湘夜雨》和《沙家浜》,发行了大型画册《赵燕侠》、 《赵燕侠唱片专辑》和传记《自成一派赵燕侠》.今年元月14日,北京京剧院为剧院九大流派的奠基人塑像揭幕,赵燕侠的塑像作为唯一的健在者和唯一的女性与梅兰芳、程砚秋、苟慧生、尚小云、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并列在北京京剧院的大厅.  相似文献   

9.
单汝鹏 《金陵瞭望》2009,(26):86-86
青年女作家李伶伶继《梅兰芳全传》、《程砚秋全传》出版之后,最近又锲而不舍地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尚小云全传》。这是又一部全面而生动地展现京剧艺术大师流派创造、人生历程和性格情感的力作。  相似文献   

10.
程砚秋先生(1904—1958)是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他在一生的演艺生涯中,创造并形成了独特的程派艺术,并成为“四大名旦”之一。2003年12月上旬,京中举行“纪念程砚秋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因与会者谈论的主题都在京剧方面,所以主持人指定我专论程先生与昆曲的特殊关系。为此,我在12月6日下午发言的题目是《程砚秋先生的昆曲演唱和曲学成就》(已载于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程砚秋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相似文献   

11.
戏曲史家徐慕云驰名中外,其弟徐筱汀亦与戏曲结缘,且堪称多面手。在戏曲研究方面,涉及戏曲史、戏曲演出、戏曲教育、戏曲音乐、戏曲服饰等多个领域,且均取得不俗成果,其学术观点屡为国内外著名学者征引;在戏曲创作方面,曾为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写过剧本,并编有《陆文龙》、《打金枝》等轰动一时的剧目。徐筱汀的戏曲脚色研究、戏曲术语研究、“京派”“海派”研究等,在一定意义上开风气之先,颇具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1950年至1961年,我在中国戏曲研究院为梅兰芳院长和程砚秋副院长担任专职司机兼警卫员。  相似文献   

13.
曲解的幽默     
李永杰 《老友》2011,(4):49-49
抗日战争胜利后,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要从上海返回四川老家。行前,他的学生设宴为他饯行,同时邀请了京剧名旦梅兰芳等社会名流出席。宴会伊始,张大千先生向梅兰芳敬酒时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此言一出,在场的宾客都为之愕然,  相似文献   

14.
韩旭 《北京纪事》2013,(7):42-44
尚伟:北京京剧院演员,生于1970年。出身于梨园世家,祖父与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是亲兄弟。丈夫高彤是北京京剧院老生演员。尚伟1981年考入北京戏曲学校,1988年毕业。在校期间受业于张玉英、贾世政、李慧芳、孙毓敏等老师。学习主演的剧目有《龙凤呈祥》《贵妃醉酒》《望江亭》《捧印》等。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京剧院工作至今。1996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为师,潜心钻研梅派艺术。1998年考人中国戏曲学院,在校期间曾从师朱文相、赵景勃、陆兴才、李金鸿等先生,受益良多,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2002年9月考入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  相似文献   

15.
荀宅花树     
50年代中后期,我开始进入京剧剧场,有幸看到了四大名旦中的三位:梅、尚、荀。其中最年轻的程,最早离开了欢喜他的戏迷。梅、尚是“大青衣”,扮演的是雍容富贵的妇人,衣服厚实,化装也繁复,多少可以遮掩一些演员的老态。荀则不同,他是花旦,多扮演天真无邪的少女,眉目传情之处很多。可惜人已经老了也胖了,肚子也认真地腆了起来。但是他并不怕,甚至有些“无所谓”。在他主演的《元宵证》等戏中,他侧身腆著肚子、迈著大步就出台了I老观众在笑,我这新观众却惊讦:这就是四大名旦之一的晚年麽?人老不算“毛病”,但总得遮掩一下呀…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现在的年轻观众而言,梅兰芳只是一个符号,从课本上知道他是四大名旦之首,代表着京剧文化,可能很多人都分不清梅兰芳和梅艳芳有什么区别。而事实上,梅兰芳不仅是艺术大师,更是当年最红的娱乐明星,他和孟小冬的恋情是各大报纸的头条,他演出的场次一票难求。他酬金天价,受到的推崇和肯定,更是空前绝后!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入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探花。  相似文献   

17.
《申报》戏曲广告与程砚秋“名角”形象的塑造有着深刻的历史关联。1918年到1927年间,《申报》有关程砚秋的戏曲广告投放数量逐步增加,版面位置也更加显眼,使程砚秋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市场号召力增强。《申报》戏曲广告形式灵活、内容生动,注重话语修辞和图文互动,有意陈述程砚秋戏曲故事,传达程砚秋戏曲观念,追踪程砚秋的生活逸事,有力地塑造了程砚秋的“名角”形象。  相似文献   

18.
樊宁  程建中 《华人时刊》2005,(11):50-52
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马连良、俞振飞、王文娟、徐玉兰……一位位光彩夺目的戏曲名家,都与谢杏生的名字紧密相连;他们在戏曲舞台上塑造的人物形象,因谢杏生设计的戏衣而增色添彩,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19.
吕丽委与她的温州丈夫在上海办了一个现代私塾——孟母堂,5个老师带10多个孩子。这里的老师24小时陪着孩子,教育方法则是背诵各种经典,有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也有外国的经典名著片断。包括原著《仲夏夜之梦》,休息时间则是听梅兰芳和尚小云的录音,要不就是门德尔松的钢琴曲。没有办学许可证能否办学?目前孟母堂暂时没有关闭,上海市教委正在与吕丽委进一步沟通中。  相似文献   

20.
以唱腔音乐的发展为线索 ,以唱腔的合流为标准 ,京剧音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可以划分为孕育、确立、成熟三个时期。在三个时期中 ,涌现了“前三杰”、“后三杰”、“梨园三杰”、“四大名旦”等一大批对京剧艺术形式确立、发展 ,做出过卓越贡献的演员 ,以及对唱腔音乐进行充分改造的京剧音乐艺术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