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军丽 《社区》2012,(21):31
"砰砰砰……""在家吗?"每天早上8时,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宜居社区"天天敲门组"的16名成员便分成四组到社区空巢、独居和孤寡老人家敲门。门敲开了,问问老人身体状况,拉一会儿家常;如果没有敲开,便打电话到家里,问个究竟,以防老人病倒在家中没人知道。  相似文献   

2.
黎默 《社区》2015,(10):18-18
“我的腿脚不是很利索,眼睛也花了,上下楼不方便,社区想得这么周到,让我足不出户就能领到高龄津贴,真是太谢谢了!”84岁的王大娘高兴地说。近日,湖北省宜昌市大公桥街道八宝塔社区开展“敲门送服务”活动,受到了社区老人们的好评。  相似文献   

3.
据报载,黑龙江省某地有一位住豪华小区的老人.把门上的报箱堵死,让投递员敲门送报,他情愿付投递员每月100元“敲门费”。原来,老人不是为了看报。而是为了订“敲门声”。他要求投递员。“如果哪一天敲不开门了。就报警吧”。因为他的老伴走了,儿子出国了,一个人孤苦伶仃,不知道哪天命归西天。  相似文献   

4.
张登峰 《社区》2013,(4):52-52
持续的低温天气,给社区的“空巢”、高龄以及患病的老人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近期,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水巷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开始了“暖冬行动”——用爱心温暖寒冬,让感动贴近心灵,为社区老人送上愉悦丰盛的“心灵大餐”。社区里的老人们说,社区把对他们的关注和关爱,从物质层面延伸到精神上的呵护,心灵温暖了,精神也愉悦了。  相似文献   

5.
胡庆军 《社区》2013,(4):44-44
近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万光社区组织开展了“关爱贫困老人践行志愿服务”活动。家住万光社区的韩晓颖老人看到社区志愿者们高兴地说:“孩子们来了,快进来,快坐下。”韩大娘的孩子前几年因车祸去世了,现又患上了乳腺癌,身边没有亲人照顾。社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常组织志愿者到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为她打扫卫生,为她义诊,志愿者还为老人送去慰问品。韩大娘经常说:“我无亲无故,多亏社区这些孩子们平时总来看我,陪我说话,跟我自己的孩子一样亲。”通过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在社区营造出学习雷锋、  相似文献   

6.
《社区》2012,(13):33-33
【案例】 湖南省长沙市一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毕女士来信说:去年,我怀着激动且好奇的心进入社区工作。在此之前,我一直是信心满满,我相信我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能对我的工作有用,我也相信凭着我的聪明,一定不比社区里的老大姐们差。到了社区后,我大多数时候是在整理各种资料,起草各种方案,还给社区主任当助手,由于我能熟练地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我高效的工作经常赢得社区“老人’们的夸奖。但近期,我遇到了一件事,让我的自信心备受打击——上门走访。当我走到居民楼下时,心就扑扑乱跳,好不容易鼓足勇气敲开了一声人家的门,没想到防备的女主人将门只开了一条小缝,还没听我说完,就不耐烦地说,“走走走,不需要。”当我再要解释时,她没好气地说,“听不懂啊,真没素质”。说完就“啪”地关上了门。为这事我偷偷哭了好久。后来我又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这次是位老阿姨,她没任何秘隋地盯着我,我心里—下就紧张起来,语无伦次地向她说了一通后,  相似文献   

7.
李佳徽  王瑶 《社区》2014,(18):30-30
家住山东省青岛市台东街道台东三路的张成信老人,今年76岁。由于疾病缠身,腿脚不灵便,张大爷只能躺在床上打发时日,非常苦恼,子女也被拖得筋疲力尽。听说街道成立了一个“失能老人之家”,张大爷的子女就到这里来咨询。经过工作人员对老人的需求评估后,现在不但会安排“阳光养老事业平台”的大夫定期上门为张大爷做康复护理,而且社区的志愿者也经常上门与他聊天下棋。张大爷的女儿高兴地说:“老爷子能得到专业的护理保健和心理疏导,他的身心肯定都会逐渐好起来,我们一家人真是太感激了。”张大爷所享受到的服务,就是近日在台东街道芙蓉路社区“阳光社工助老服务社”正式启动的“中央财政一市北区失能老人社区支持项目”。这也是目前市北区首个失能老人社区支持项目。  相似文献   

8.
段扬 《今日南国》2009,(16):64-65
在北部湾畔的美丽海滨旅游城市北海.有一群特殊的居民--“候鸟老人”。每当寒冷的冬季来临,他们便从遥远的北方“飞”到阳光明媚、气候温暖的北海,住在他们新筑的“巢”里越冬。我居住的小区里,便有许多这样的“候鸟老人”。近日.一对“候鸟老人”夫妇,向我讲述了他们在北海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9.
张明 《社区》2005,(24):12-12
11月21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南园社区启动黄丝带敬老工程。南园社区有“空巢家庭”50多户。社区向每户空巢老人发放一条黄丝带,一旦老人有困难需要帮助,可把黄丝带挂在屋外显眼处,邻居看到可直接去支援或将信息反馈到社区,便于老人得到及时救助。同时,社区还在屋外显要位置安装一盏小红灯,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时,点亮小红灯。  相似文献   

10.
崔明军 《社区》2013,(21):19-19
献爱心弘扬道德风尚 “我们社区里有8个志愿者,主要是照顾一些孤寡老人或者小孩。比如,很多老人可能没办法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来吃饭或者娱乐,我们就安排志愿者每天将饭菜送到老人家里。”湖北襄阳市樊城区屏襄门街道办事处红光社区党委书记孟建玲在谈及社区为老服务志愿活动时介绍说,社区还为老人们提供了呼叫服务,老人有什么需求按下按钮,就可以直接与志愿者或接听员进行对话,需求能够迅速及时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1.
王洪武 《社区》2016,(18):46-46
在江苏省盐城市区大大小小的社区内,经常见有一位八旬老人踏着一辆三轮车,走街串巷,为人们修伞或磨刀。一年365天,除了节假日,一天也没有“停业”过。老人每到一处,不用贴告示,不用吆喝,人们口耳相传,客户便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12.
《社区》2012,(33):1-1
广西省鹿寨县城南紫金园的李东升读者在来信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在宁波市,有一个华光城社区“老人互访团”很出名。它是由社区近百名老人自发组织的,成员中年龄最小的51岁,最大的近百岁。大到社区事务,  相似文献   

13.
潘春华 《社区》2011,(33):47-47
在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凤凰家园小区,只要提起韦月华老人,便无人不晓,大家都称赞她是一位“健康达人”.因为她不仅掌握的保健养生知识比周围邻居多,而且常把自己收集的保健养生知识及养生经验与大伙儿分享,同时还带领社区的老人们开展各种家庭健身活动。  相似文献   

14.
徐士青 《社区》2013,(19):35-35
每个社区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都要“上门入户”,进行民情民意采集,以便第一时间收集居民的各种需求。通过总结自己在平时走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笔者的经验是——通过以下三步可以助社区工作者顺利敲开居民家的门。  相似文献   

15.
严卓丹 《社区》2013,(12):28-29
饿了有人送上饭菜,病了有人护送治痕闷了有人陪着聊天…-·这些并不算高的要求却是一些“空巢”老人梦寐以求的愿望。而今,这个梦想对于江苏省常州1市勤业二社区的空巢老人来说已非遥不可及,随着“居家养老”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真切地体会到了“夕阳无限好,社区重晚晴”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6.
刘小叶 《社区》2014,(4):15-15
“是社区工会吗?能不能送本《中外健康文摘》到我家?”“好的,一会就给您送过去。”20I5年12月2日,湖北省鄂州市临江乡杷铺社区工会为辖区内70岁以上行走不便的老人等特殊群体推出了图书“快递卡”特色服务,只要拨打社区工会图书室电话,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就会把图书送到家门口。  相似文献   

17.
宣眈宇 《社区》2012,(12):16-17
在人口老龄化社会,如何照顾空巢老人是一个大难题。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南门社区有一个“空巢老人志愿服务站”,站里的志愿者隔三岔五上门陪伴孤单的老人,像管家一样尽职尽贵。志愿者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主要为老人做点什么?老人过得怎么样?就让我们到社区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8.
张恒可 《社区》2010,(34):49-50
近日,江苏省镇江市健柬路街道气象里社区在原先社区助老工作站的基础上挂牌成立了镇江市首家“社区虚拟养老院”——“万家乐虚拟养老院”,并开通助老服务热线,接受社区老人“点菜”。  相似文献   

19.
贾云  蒋妤 《社区》2011,(25):17-17
“今天社区的银龄暖冬茶话会,将有二郎巷社区幸福联盟优秀社团组织表演的江南丝竹!”一条短信把参会率提升到百分百,不少老人带着自家孙儿,像小学生般静候大幕拉启。  相似文献   

20.
朱瑛 《成才与就业》2009,(21):22-23
在上海市闸北区共和新路街道社区学校里,活跃着一支由二十多位老人组成的老年读报组。老年读报组自2006年成立以来,每周一次的读报活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老人们在一起读报、评报,从国家大事到社会民情,从生活保健到为社区发展献计献策,他们在学习中享受着陕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