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秀英 《社区》2012,(18):40-41
自21世纪初被创建以来,"房奴"以迅雷之势席卷了中华大地,未成奴的心慌,已成奴的心更慌。如今的房,已经让"奴"们有苦难言了:工作时挣钱,生活时也挣钱,就连休息了,还在想着下一轮的挣钱。挣钱还贷,天经地义,只是那些被金钱挤掉的健康身体和幸福细节,作为"房奴"的你,留意到了吗?  相似文献   

2.
朱萍  康康 《北京纪事》2011,(4):22-27
在买房、结婚潮中,80后逐渐开始占扰主流,房奴、车奴、孩奴……这些时代流行语也仿佛成了他们的专属,  相似文献   

3.
高钒 《社区》2007,(11)
近几年,一些国际大中城市房价飙升造就了一批“房奴”。“天下房奴一般苦”,在经济实力强大的美国也产生了一批“房奴”,由于近几年贷款利率逐渐上涨,美国“房奴”已不堪重负。据法新社报道,今年大约有220万美国人由于无力  相似文献   

4.
“刘寄奴”作人名时为宋武帝刘裕小名,作植物名时指一味中草药。通过对本草刘寄奴的命名传说“伐薪射蛇”的分析,可知此药草在古代并无统一性状,在许多民间故事中扮演着神奇宝物的角色,可以按照AT分类法归入AT612型。在民间故事的起源之外,“刘寄奴伐薪射蛇”的形成还受到了汉代帝王符瑞传说和晋宋之际的政治与社会风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萃雯 《社区》2011,(4):10
在一切皆涨唯有工资原封不动的年月,"能省就省"成为王道。于是,各种省钱攻略风行网络,上网搜索一下"省钱"二字,你一定会被海量的"省钱大法"淹没。在70后、80后们被房子、车子、孩子所累,不幸成为车奴房奴卡奴孩奴之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探讨中国城市“房奴”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奴”是随着中国大中城市房价的上涨而产生的一个新名词,用以形容通过贷款购房的一部分人,由于购房支出过大而给自身的生活造成极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的生活状态。“房奴”现象中包含着显著的社会心理学意义,本文从“脸面观”、住宅的社会心理意义、社会安全感、消费社会文化及从众心理等角度,对“房奴”现象的产生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针缩奴”,是被主人用银针刺缩了足筋而不能行走的奴隶。根据《敦煌实录》记载:“张存,善针。存有奴,好逃亡。存宿,行针缩奴足;欲使,则针解之。”(《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十“医针”引) 针刺,本来是古代医家救死扶伤的技术之一,晋人皇甫谧《甲乙经》从防止误针的角度记载了“针缩”。掠买奴隶的剥削阶级分子,为了防止奴隶逃亡,自己睡卧时,针刺他们的足,使其足筋收缩,不能行走;到了需要役使他们的时候,才用针术解开。这种惨无人道的做法,实在可恨。 在封建社会里面,关于“针缩奴”的记载,当然不止这一例。沈约《宋书》的“乐志”,还保留着一篇有关“针  相似文献   

8.
“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奴”最初为“古罪人” ,其中男称为“奴” ,女称为“婢” ;后作为谦词 ,亦是男女混用。妇女自称为“奴” ,始于宋代。在古代方言中 ,用“奴”字的地域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9.
陈甲取 《社区》2012,(5):39-39
古弼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的大臣。古弼长相诡特,脑袋上尖下圆,跟毛笔尖似的。拓跋焘据此给他取了个“笔头”的诨名,不高兴时就叫他“笔头奴”,一般群众则尊称他“笔公”。古弼的脾性也和笔杆一样直,原则性极强,即使一把手乱来他也敢硬顶。  相似文献   

10.
蔡菜 《社区》2010,(15):61-61
曾经,我对省钱这件事情很是不屑,我们还年轻,精力应该用在挣钱上,而不是省钱。可是当我工作若干年后,发现仍然是身无分文时,心里不免有些急,当听到婆婆说“省钱是件技术活,不是你能做得了”时,我的斗志被激起来,不就是省钱吗?谁不会呢。  相似文献   

11.
一个白领。工作8年。收入远超同城的平均工资,但积蓄只能买得起5平方米的房子。于是,这个叫吕国华的年轻人实现了一个创意:建造了属于自己的5平方米“豪宅”。“豪宅”竣工后,这位“中国房奴第一代言人”在此度过了一个黄金周。  相似文献   

12.
梅园,子姓,商王之后,封为梅伯。纣王时,因忠谏而被纣王杀死后,剁成肉酱。一、梅国的来源《楚辞·天问》云:“梅伯受醢,箕子详狂。”柳宗元《天问》云:“醢梅奴箕,忠咸以丑厚。”洪兴祖《楚辞补注》:“《淮南子》曰;,醢鬼侯之女,直梅伯之骸。”朱惠《楚辞补注》:“言梅伯忠直,而数谏纣,纣怒,乃杀之,菹醢其身。箕子见之,则被评发狂也.”刘梦鹏《屈子竟句》:“圣人即梅伯、算子。梅伯以死谏,甘受范前;箕子以奴谏,佯枉受辱。其忠爱之忱,虽无不同,而用谏之道,则未尝一复也。”丁晏《楚辞天问筹》:“《春秋繁露》,封…  相似文献   

13.
房价一路高启,如是一般的工薪阶层,买了房就等于要一辈子为银行打工,一辈子做房子的奴隶,有人称这些人们为“房奴”,这个比喻确实很贴切。作为中国人顶级消费品中的另一项——汽车,尽管价格一降再降,然而,用车环境之恶劣带给人们的痛苦,跟房奴似乎也有得一拼。有人于是将车主取名为“车僧”,车僧如唐僧,谁人都要从“车僧”身上咬得一块肉。房奴受明码痛宰,车僧遭暗算凌迟。且看房奴与车僧之痛苦指数大PK!  相似文献   

14.
《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有这样一段资料:“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人奴产子,悉发以击楚。”《汉书》卷三一《陈胜传》也有这一段资料,文字基本相同,只是“郦”作“骊”,“楚”字后多一个“军”字。在这一段文字中,“骊山徒人奴产子”的“人”字,究竟应该上读还是下读,是读作“骊山徒人、奴产子”,还是读作“骊山徒,人奴产子”,历来意见不一。《汉书·陈胜传》在“骊山徒人奴产子”下,注引服虔曰:“家人之产奴也。”师古曰:“奴产子犹今人云家生奴也。”《史记·陈涉世家》  相似文献   

15.
当我们都在准备买房或正做着“房奴”,气喘吁吁艰难前行时,云疑惑地看着我们,说,为什么都得买房呢?可以让房子跟着人走啊,人是活的,房子是死的,房子其实是为人服务的,像你们这样,成了服侍房子了。云不只是说说而已,她还这么做了。  相似文献   

16.
平方 《人力资本》2009,(11):40-42
玩游戏就是浪费时间和生命啊,怎么能当做职业?有这种想法就应该被送到网瘾戒除中心!可是,职业游戏玩家的出现,说明了的确有“天天玩游戏,还能挣钱”的营生。  相似文献   

17.
当一些人外出闯世界,打工挣钱饱尝酸甜苦辣时,随州市万店镇塔湾村六组青年夫妻胡定超、周小娥八年坚持在家乡办企业成为远近闻名的私营经济大户。去年3月,万店镇政府授予胡定超“十佳企业”和劳动模范称号,他爱人周小娥被随州市政府、妇联授予“女能人”、“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8.
一方面是人口高速老龄化的社会,关于未来两口子养双方四位老人的恐怖现实;另一方面是高企的房价以及教育、医疗等生存成本,让本就已经沦为房奴、孩奴、车奴的父母们心里打鼓。在压力如此之大的今天,究竟是生还是不生?越过了政策这道坎儿之后,却越不过生活压力这道鸿沟。未来逐步放开的单独二胎政策,让许多想要两个孩子的家庭看到了曙光。如果政策开始施行,将给生活及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林肯的解放     
林肯诞生200周年纪念日之际,我们拥有了回溯林肯的故事及其性格的各种机会——从不被传统右翼和分离主义者喜欢的普鲁士政治家的大政府庞大理念,到被美国共产党的拥趸用来形容他的“伟大的解放者”,再到戈尔·维达尔(Gore Vidal)小说中那个不情愿的废奴主义者。  相似文献   

20.
路尘 《中华魂》2014,(15):33-34
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朝闻天下》搞了一个特别调查“谁是家里顶梁柱”,采访多人,答案五花八门,见仁见智。有认为家里挣钱多的是顸梁柱,有认为能照顾家里生活的是顶梁柱,有认为遇到困难时顶得住压力的是顶梁柱,有认为关键时刻能拿主意的是顶梁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