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江峰 《社区》2012,(13):49
陕西藏女士来电咨询:2004年,我与前夫毕某结婚,婚后因生活琐事问题,夫妻感情逐渐恶化。因为我们双方结婚时都属于再婚,年龄也都比较大,再婚的目的是为了老来有伴,所以虽说两人之间有各种矛盾,但还是在一起生活了数年。2010年3月,我们之间的矛盾实在无法协调了,就通过当地的法院进行离婚诉讼,法院判决:准予我们离婚,且考虑到由于我身体患有疾病,常年需要吃药治疗,法院同时判决毕某自判决书生效之月起,每月给付我生活帮助费300元,直至双方或  相似文献   

2.
我和老公结婚12年了。 12年前结婚时,我们还是两个刚毕业的穷学生,除了爱情,我们几乎一无所有。 12年后,我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年缺少的现在几乎都有了,但彼此竟然都对婚姻感到厌倦了。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人再婚已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由于具有年龄较大、生理功能减退、生活经历丰富、性格特点难以改变、亲友圈子稳定等特点,再婚的老年人不会像年轻人那样进行婚前体检,这也给他们的婚姻生活带来了一定的隐患。案例:现年68岁的游某与73岁的贺某在2003年12月27日结婚,虽然双方均  相似文献   

4.
《社区》2008,(36):41-41
江苏一位读者邹某咨询:我姐姐与韩某结婚后生一子,后两人因韩某有精神病经法院判决离婚,同时法院判决双方的儿子随我姐姐生活。2004年我姐姐与柳某再婚,又生育了一对龙凤双胞胎。2008年4月,我姐姐与姐夫柳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当场死亡。肇事者的保险公司赔偿了48.6万元,我姐姐与柳某生前还共同拥有价值约50万元的房产。现在,柳某的母亲提出,由于柳某的父亲早逝,她得靠柳某的死亡赔偿金生活,因此要求把赔偿柳某的钱领走。请问:我姐姐与柳某的遗产应当怎样分配?  相似文献   

5.
杨彤 《社区》2013,(30):33-33
当结婚的初衷不是为了爱时,这样的婚姻注定不能长久。小区里赵老伯活到了75岁才悟出这个道理。仓促再婚一年多的赵老伯,近日拄着拐杖走进当地法院要求离婚。赵老伯向法官抱怨说:“她跟我在一起,完全是为了钱,根本就不想好好过日子。”  相似文献   

6.
提起刘保香,凡熟悉她的人,无不交口称赞,特别是柳林的老干部们,都说她是个好老伴。今年53岁的刘保香,12年前经人介绍同比自己大12岁的冯海端结婚。当时人们都说:“以后保香可要享福了。”对于再婚这件事,保香当时的心情可以说十分矛盾。离婚8年来,自己一直侍候着年逾古稀,且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父亲。一旦结婚,老父亲怎么办?再说自己已过不惑之年,总不能这样在父亲家中长期呆下去。俗话说:“儿大当婚,女大当嫁。”自己的后半生如何过,这也是件大事啊。况且,这个问题也一直是老父亲难以了却的一块心病:我不能…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而来的商品经济大潮,不仅冲击了我国传统的经济体制与模式,而且也荡涤着残余的封建道德与文化,使人们思想焕然一新。许多失去伴侣的老年人,敢于排除世俗偏见,大胆地重新结婚。这些再婚老年的夫妻关系与家庭生活的情况怎样呢?据江苏苏北某市的典型调查,在100个丧偶的50岁以上的老人中,再婚者约占70%;而在100对再婚老年夫妻中,夫妇和睦或基本和睦的占70%,有矛盾的占20%,婚姻二次解体的大约占10%。这里我们选择了几例,供老年朋友们参阅。  相似文献   

8.
《老友》2013,(10):41
不可否认,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许多丧偶的老年人需要我们去关注。这些老年人无论是在物质生活还是在精神生活方面,都需要得到帮助。再婚,是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孤独、无助等问题的最直接方法。但是老年人再婚后能否得到生活的幸福,这不仅需要双方子女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再婚夫妻双方对再婚生活的共同维护。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老年人的再婚问题,老年人的再婚生活才能  相似文献   

9.
肖光 《今日南国》2007,(22):44-46
垂危之时我只记得前妻的电话号码我和玉娟是从东北来到华北邯郸这个城市的,来之前已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就是没准备离婚。我开过模具厂,做过安利直销,批发过装修材料,在有了钱之后,我没有想到自己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离婚。玉娟是哭着离开我的,她说没想到有了钱会变成这样。不久,她再婚,我们之间再没有任何联系。而我在这期间,又经历了一次结婚、离婚。  相似文献   

10.
王军 《老友》2013,(10):41-41
不可否认,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许多丧偶的老年人需要我们去关注。这些老年人无论是在物质生活还是在精神生活方面,都需要得到帮助。再婚,是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孤独、无助等问题的最直接方法。但是老年人再婚后能否得到生活的幸福,这不仅需要双方子女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再婚夫妻双方对再婚生活的共同维护。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老年人的再婚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一位读者来信咨询:我与丈夫侯某于2008年通过他人介绍认识后不久就办理了结婚手续。婚后我们在一起生活才发现,因双方婚前了解较少,很多生活习惯都不一样,因此经常  相似文献   

12.
珠三角农村地区经济发达,最近10年当地离婚现象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年轻夫妻是离婚主体,大部分离婚案例由女性主张。调查发现,当地农村离婚现象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当地农村是全国农村的婚姻高地,外地女性大量流入,当地女性在婚姻市场进而在家庭权力结构、家庭矛盾中处于劣势地位;二是当地农民家庭缺乏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使得夫妻之间难以形成紧密的相互依赖、协商、支持的关系,夫妻关系完全维系于情感;三是当地农村夫妻之间在经济、亲戚关系、交往圈子上相互独立,使得夫妻之间在家庭责任、义务方面去公共性,夫妻关系纽带不牢固;四是当地宗族观念重,中老年人掌握财产权,维系着传统家庭秩序和权力格局,这与年轻女性主体性伸张形成较大张力,容易导致婆(翁)媳矛盾,进而可能引发夫妻矛盾。这样,年轻女性在家庭中无法获得应有的地位和话语权,难以实现主体意志,因而在发生家庭矛盾或失去夫妻感情之后容易提出离婚,而年轻男子则因为容易再婚亦不畏惧离婚,从而导致当地离婚、再婚、复婚现象频仍。  相似文献   

13.
女儿离异后回到娘家居住,母亲不断催促女儿再婚,而女儿却想调整几年择人再嫁。为逼女儿再婚,母亲不惜翻出10年前的旧账刁难女儿,并以女儿离婚的事加以刺激。旧仇加上新恨,让女儿举起铁锤砸向亲娘。  相似文献   

14.
颜士州 《社区》2011,(3):54-54
离了婚的人大多数都是要再婚的,毕竟一个孤独的心灵需要知心人的慰藉,毕竟追求生活的幸福是离婚者当初走出破裂婚姻最终的日的。但是,再婚者的心理状态和情感状态还很可能直接影响到他们第二次婚姻的质量,甚至决定了第二次婚姻的成败。  相似文献   

15.
赵本山与前妻葛淑珍有一个女儿赵玉芳,与马丽娟再婚后又生下了一对龙凤胎。由此,作为大牌明星,赵本山也同样要面对所有再婚家庭都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16.
阿静  陈晓农 《新天地》2011,(11):28-29
阿静离异多年,为了孩子一直未再婚,等孩子成年有了归宿,再次走进了婚姻。然而再婚带给她的更多的是苦涩。以下是她的讲述。2010年5月,我和55岁的徐加林在一次业务活动中相识了。从相识到相知,渐渐地我对他有一种无法自拔的依赖感,而在我身上,离异已久的徐加林也找到了久违了的轻松。经过半年多的相处,我们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我们心里  相似文献   

17.
感动真爱     
原以为七十有五的公公再婚实属没有必要,我还以为再婚后的公公和婆婆之间是谈不上什么爱呀情呀的,因为他们都已经老了。 公公原是中学的一名高级教师,称得上是一名知识分子;而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再婚婆婆却一字不识,大半辈子所定格的生活圈子注定他们是没有多少共同语言的,更谈不上情感的交流了。 春节前夕,我们一家三口回老家同公公婆婆过年。家门是开着的,我们径直走进了公公婆婆的房间。婆婆  相似文献   

18.
罗传银 《21世纪》2011,(1):20-20
中国离婚人数连续七年递增,每天有5000对夫妻离婚。 对于人类生活最重要的行为,婚姻是否采取搜寻行动,不仅取决于个人的边际搜寻成本,而且还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一般地,在同等条件下,离婚的搜寻成本要高于结婚的成本。  相似文献   

19.
《老友》2003,(9)
我从再婚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二年了,在这十二年的磨合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老人再婚要能巩固,从思想到感情上必须做到通情达理。1990年夏,我和离休老干部刘永光结合,刚结婚时,有时也为一些生活琐事发生分歧意见,但是从未动摇相互的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俩的感情渐深,几乎达到了谁也  相似文献   

20.
今年情人节当天,重庆一对六旬夫妇手挽手去离婚。他们不同于其他分手夫妻离散时的不悦,相反两人看上去还有些恩爱,而且彼此都表示今后还是会生活在一起。他们为什么要离婚?为何又要做出"离婚后我们还会生活在一起"的承诺?2014年2月16日,记者跟随他们回到男方在四川广安的家中,了解到一对黄昏恋老人面对现实的无奈选择。一对闪婚闪离的黄昏恋老人2014年2月14日上午,既是传统元宵节又是西方情人节,重庆珊瑚公园渝中区婚姻登记处,前来登记结婚的新人排着长队,热闹非凡。上午10时40分,一对手挽着手的六旬夫妇打破了离婚登记处的宁静,也引得一旁等待领证的新人纷纷发出感慨:"我们忙着今天领证,他们却选择今天来离婚……”照相、办证……面对年轻人的唏嘘,这对老人沉默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