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作品。1934年8月,郁达夫经由青岛赶上北平,有感于“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写了这篇散文,发表在天津《当代文学》一卷3期,后来收入他的最后一本散文集《闲书》。《风景谈》是茅盾的作品。1940年,茅盾应邀去新疆讲学,归来途中,于5月至12月访问了延安,回到重庆后写了这篇散文。  相似文献   

2.
故乡的秋     
还来不及让我有察觉的机会,秋天就这样静静地去了,带着一丝丝说不出名堂的忧郁,只怪秋天来得太早、去得也太早。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我在市供暖公司上班,每天负责收取供暖费。我们这座北方小城,一到冬天,家里如果不能暖气,冷得似乎连空气都能结成坚冰。 那年冬天来得特别早,仿佛秋天刚过一年,就到了隆冬。那个下午,在窗口前等待交费的人排成长龙。  相似文献   

4.
秋, 如恋人 来得那么缓慢, 走得却如此匆匆; 依稀记得她嫣然的笑脸, 而离去的背影已模糊在夜色里。  相似文献   

5.
“我想知道,‘春捂秋冻’这句老话到底对不对?每年秋天,我都因为穿得少而被冻感冒,可家里人还坚持这句老话是对的。”杭州的陈小姐很急切地问道。 目前,对于“秋天究竟该不该冻”人们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为了解开疑惑,记者专程采访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名中医馆董襄国教授。  相似文献   

6.
解秋 《社区》2008,(27):33-34
“处暑”之后,我国很多地区的气温会逐渐下降,所以,处暑就意味着暑气消退、秋天来临。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处暑”期间,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都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也就是“秋乏”。秋乏是一种自然现象。“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相似文献   

7.
浅谈杜甫诗中的秋景描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甫的秋景诗,以秋景抒秋情,赋予了秋天以多彩的生命和闪光的灵魂。诗人之所以如此偏爱于秋景,是因为秋天的景色和杜甫自己的人生一样,是萧瑟的、悲凉的。  相似文献   

8.
(秋)秋叶飘飘,他对准备搬家的小鸟说:廿我是秋天。”  相似文献   

9.
南国秋雨     
这南国阴霾的天许是很久未曾哭泣过了。只是骤时来得太突然,惊恐了一群秋冬的黄叶,浸染了归途人的心。枯树老鸦。  相似文献   

10.
秋日情歌     
假若我生在秋天,我一定会是一个爱唱歌的女孩,因为我爱秋天。爱她那主打的金黄色。我最喜欢在秋天的傍晚,沿一路落叶慢慢地独自走回家,一边走一边踩那些落叶,听那些好听的响声,听着听着,像一首情歌,有一点点死亡前的挣扎。但更多的是为秋殉情的激昂,落叶化作碎片,被风吹散了,但在秋天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11.
秋景是诗人最爱表现的题材之一。在古人笔下,秋天总笼罩着一层悲切苍凉肃杀的气氛.是颓废、没落、消极情绪的反映。而现代诗人同样也写秋,但他们更多的是赞秋、颂秋。他们眼中的秋天是昂扬向上的,充满生机和活力,并且具有了丰满的人格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徐勇 《社区》2011,(33):64-64
激情四溢的热恋,似火热的夏天,夏天之后便是萧瑟的秋天,我们的婚姻刚过七年之痒,便迎来了我们不愿看到的情感之秋。  相似文献   

13.
凡文章,包括古文在内,都有“文眼”。如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文眼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牧《阿房宫赋》的文眼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郁达夫《故都的秋》的文眼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  相似文献   

14.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表达四季的话,春天是绿,夏天的红,秋天是黄,冬天是白。秋,不象春的绿那样婀娜多姿,不象夏的红一样热情似火,也不象冬的白那样洁净高雅。有的只是瑟瑟的秋风,粼粼的秋水,悠悠的秋叶。在许多人的眼中,秋天的感觉竟是那样的不同……秋,是悲凉的。小小的落叶一次又一次地卷到空中,又慢慢落下。草儿们似乎也害了羞,低下了头,去了装饰,落出秋的肌肤,处处尽现“北风卷地百草折”的悲哀。秋,是疲劳的。许多人都晕晕的似乎被秋天新酿了果酒迷醉了似的,伫立在大街头,小道口,凝着秋的枫叶落在他们肩上也毫不感觉,好像在亲吻秋天的使者…  相似文献   

15.
钱勇 《小康生活》2005,(10):59-59
入秋以后,秋蚊开始猖獗起来。据防疫专家介绍,气温在29℃-30℃时,最适宜蚊子活动。于是,秋天成了蚊媒性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比如说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秋蚊和夏蚊相比,毒性更大,通常被叮一下就会起一个红肿的大包。  相似文献   

16.
留住秋天     
深秋了,同往常一样,我到户外散步。踩着满地的落叶,看着光秃秃的枝丫,蓦地,我感受到了:秋天就要离我们远去了。怎样才能把曾经醉人的秋永远珍藏呢?  相似文献   

17.
正又至仲秋,金风得意,踱步金黄色的秋林,择一株百年枫树,倚树席地而坐,阖上双眼将几十年积攒的秋色逐一梳理,晾晒,还必须按下"快进键"。往年的秋,来到时是一种坦然,或是缠绵,或是悄然,或是淡雅,或是无声无息地……今年的秋来得如此急促,又让人感觉它来得惊天动地,是乘着几股强劲的台风而至。强  相似文献   

18.
秋天,是河蟹成熟收获的季节,又是其极易死亡的时期。因此,养蟹户如何预防河蟹死亡,成为养殖河蟹成功率的关键之一。秋蟹死亡原因,主要有三。  相似文献   

19.
于洪涛 《社区》2014,(28):52-53
如同20世纪80年代的商人庆幸赶上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一样,老张头庆幸赶上了互联网发展的信息时代,他正忙着翻阅手机微信,为下一单生意做安排,这是他在社区中常见的一幕。回想当初,老张头正是利用互联网开辟了致富之路,而这一切都得从他工作的社区开始说起。  相似文献   

20.
《秋天的秘密》这篇习作以精巧的构思表达了新颖的主题。 习作的题目很有新意,引人入胜,小作者也没有辜负读者的希望,层层深入地揭示了秋天的秘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秋天,历来是人们写作的对象。同样一个“秋”,在欧阳修笔下是“其色惨淡,烟敛云霏;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凛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