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聂震宁 《金陵瞭望》2010,(28):89-89
南京是我的故乡.这为不少朋友所知晓。而准确地说.隶属南京的江宁区才是我真正的故乡.却是不少朋友所不知晓的。倘若再细说下去,江宁的湖熟、湖熟的龙都、龙都的西北村才是我的老家所在.那就非故乡人而无法说得明白的了。  相似文献   

2.
侯灵俊 《社区》2009,(29):50-51
蜿蜒曲折的黄土路.纵横交错的庄稼地,紧密相连的土窑洞.垂涎欲滴的枣树林……多少次我梦里回故乡,多少次我含泪忆乡亲。故乡啊!故乡!你为什么让我如此牵肠挂肚?为什么让我如此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3.
华山历险     
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关中平原华阴之南,故乡山西永济之西。虽隔黄河可望,近在咫尺,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无缘攀登。每每回到故乡,常常西望华山雄姿。特别在朝霞满天或夕阳烧红天际之时,奇峰入天的华山便被镀上一层金色,是那样的雄浑壮丽,更令人神往。这年10月,秋高气爽,我有幸到华山之阴,圆登华山之梦,心情格外兴奋。好在有几位朋友,也想走走那“自古华山一条路”,体验体验那“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离垢慢慢爬”的滋味。天刚亮,我们从玉泉院出发,进入华山的青山翠谷间。一路上峰回路转,拐一个弯,变一番景色,过一道山,又一重…  相似文献   

4.
梦中的故乡     
张燕 《老友》2012,(1):20-20
在那遥远的故乡.有一条幽幽的小巷.幽幽的小巷深处.走来我的亲娘。小巷牵着她的拐棍,夕阳映照她的脸庞.亲娘呼唤着远方的游子.泪水打湿她的衣裳。  相似文献   

5.
黄芳 《社区》2010,(26):54-54
高考落选后,我的心情格外的沮丧,整天饭茶不香,心灰意懒,无从解脱,我的情绪跌落至谷底。于是我拨通了我非常喜爱收听的广播电台《星空絮语》栏目的电话,向主持人倾诉了我的心情.在电波那头,传来她甜美亲切的声音:“这一次失败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失败后怎样振作起来,争取下一次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阿伟 《社区》2013,(15):56-57
我一直认为,对槐花的热爱是缘于它满含故乡的味道。年轻时我拼命她想要离开故乡,那时感觉故乡是那么粗俗,似乎只有电影里才是美好的。然而,在离开故乡多年之后,才发现自己最喜爱的竟然还是故乡。无论是故乡充满牲畜的气息,还是围在村舍四周的草木,凡是我曾经十分厌恶的东西现在都变得格外美好。  相似文献   

7.
月是故乡明     
吴敏朝 《今日南国》2009,(21):43-43
“月是故乡明”。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一个月亮,每一个人,对自己故乡的月亮都有一份深深的、浓浓的、扯不断的情感牵系。  相似文献   

8.
故乡虫趣     
林红宾 《社区》2011,(32):48-49
在我的少年时代,故乡鱼虫鸟兽很多,仅在山路上倘徉观察,就能领略许多野趣,令你兴致盎然,俨然在阅读一部精彩的童话.  相似文献   

9.
夕阳永光芒     
熊思传 《老友》2012,(7):21-21
当年别故乡.志在乡镇忙。一千几十年.笔耕难歇岗。与民共三餐,与众同相伴。几回风浪过.几度雨雪狂。乡野百姓亲,争邀拉家常。招待亲手足.饭菜可口尝。促膝谈心切.为民服务忙。不记名和利.诚信记心上。  相似文献   

10.
杨善清 《老友》2011,(12):18-19
我的故乡在湘赣边界的萍乡市西部小山村。那是一个平凡而美丽的地方。我退休后,在悠然自得的岁月里,有时回老家看看,平日里关注着故乡改革和发展的新闻报道,也总爱打听故乡的建设情况。故乡山水的变迁,让我魂牵梦绕。  相似文献   

11.
涂国定 《老友》2013,(3):43-43
前些年我退休了.一下子从繁忙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刚开始我感到十分迷茫,整天觉得无所适从.为了排遣孤独、寂寞和空虚,我迷上了打麻将.每天在麻将桌上消磨时光。可打麻将毕竟带有博彩性质.输赢不仅影响心情,还使得精神高度紧张,  相似文献   

12.
忘不了,忘不了故乡那一轮明月,如明镜一般,照亮了我阴疆黑暗的心灵天空;忘不了,忘不了故乡那一泓清泉,如母汁一般,滋润了我干渴荒芜的心田;忘不了,忘不了故乡那一承血脉,如脐带一般,记录着我作为华夏子孙的深情;忘不了,忘不了故乡的一草一树,忘不了故乡的乡音乡情,忘不了……  相似文献   

13.
每读《故乡》,总令人想起鲁迅的《自题小象》: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首七绝简直就象是《故乡》的“写作提纲”:萍飘莲转的游子“梦魂常向故乡驰”,他的心是无法逃脱眷恋故乡的“神矢”的;但一旦回到久别的乡土,却又只看到“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不禁深有“风雨如磐”的悲凉;“辛苦麻木而生活”的闰土再也不能理解“我”的心情,他们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但是“我”不惜献出他自己的生命去探索解救祖国的道路。这首七绝简直就象揭示了《故乡》的主题。鲁迅的《故乡》就是立足于“风雨如磐闇故园”的认识基点上,站在“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思想高度,以1919年返回故乡迁家北上为“触机”,动员了与这一题材有关的全部生活素材,加工锤炼成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千古不朽  相似文献   

14.
张宝俊 《金陵瞭望》2009,(24):75-75
如果在南京只住一晚.在白天欣赏完山水城林的你,不如换上轻松的心情.去大苹果演艺广场看一场别样的演出吧。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在惠山区前洲街道北七房小学的二楼会议室里,两位神情矍烁的长者怀着愉快激动的心情畅谈着前洲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这二位长者就是美籍华裔著名画家华之宁女士和其二哥华之星先生。前洲北七房小学是华之宁父亲华寿嵩先生的母校,为了寄托和表达对故乡的深厚感情,2009年  相似文献   

16.
哦,故乡,我的妈妈! 听着桥下溪水汨汨流淌的声音,闻着氤氲的桃花香气,今夜,我终于回到了离别三年之久的故乡。哦,故乡,我亲爱的妈妈啊!  相似文献   

17.
“大城市”与“故乡”是作家写作的永恒主题。故乡不仅是我们生长的地方,更是精神的栖息地与安乐窝。离开故乡后,人们心中总在某处思念,这份思念寄托的是对过去生活的认同和情怀。但当人们从大城市再回到故乡,又往往发现故乡的氛围早已无法接纳异化后的“乡民”。本文试图从“故乡”的角度分析漱石代表作《心》中主人公“先生”自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徐怀谦 《社区》2011,(2):19-19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到哪一个乡呢?是自己的出生地.还是工作所在的城市?是父母身边.还是妻儿身边?是旅途中一见钟情的他乡,还是魂牵梦萦的故乡?  相似文献   

19.
朱萍 《北京纪事》2010,(4):44-47
在旅行中,吃住行是大事,哪方面出错了.就该着倒霉了。回顾旅程,当时的心情已成了特殊的回味,正如人生要经历酸甜苦辣咸一样。  相似文献   

20.
花合子 《金陵瞭望》2009,(20):62-64
没有理由的遇见,没有理由的想念或许是最容易收获意外的.不是带着观赏的心情来看它的.去“怡然园”起初的缘由.只为完成对怡然园主人孙总的一个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