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的原动力有两个:一是压力,一是兴趣,它要通过教师的看味、识味、觅味、咀味来实现。教师只有做到对教材既能明于心,又能明于口,课堂教学就一定生动有味了。  相似文献   

2.
真挚诚实是散文的生命,有真情才有至味。作品有味无味与文章所叙述的内容、情感、形式、语言有密切的关系。散文的味与意境相连,最高境界是“淡”,是“无”,是无味之味,无味之味乃味之极也。  相似文献   

3.
在宋代诗歌创作中,由于欧阳修等人的倡导,宋诗一反唐末五代秾丽绮靡的积习,崇尚自然平淡的风格.在宋代诗学理论中,诗味学说也相应地发展起来,这是中国诗学自身逻辑发展的产物.在印度文学理论中有味论诗学.在中国文学理论中亦存在丰富的诗味理论.宋诗的平淡风格和宋代的诗味学说是一种客观存在,本文对此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人生是道茶     
品味人生,就如品味云南大理有名的二三道茶。三道茶指上三次茶之意,每道茶烤煨的方法与配料都不一样。第一道茶:其味甚苦;第二道茶:苦中带甜;第三道茶:淡淡有味。茶如人生。三道茶,代表了三种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5.
在朝鲜诗学发展史上,崔滋以朝鲜诗歌作为批评和研究对象,对诗歌诸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其中对诗歌的审美特征"味"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提出了重要命题"有味不如意尽";二、提出了"象外之气"说;三、注重诗歌"味"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以"味"论诗.而以味论词,则始于金代元好问.元氏在<遗山自题乐府>中举出黄庭坚的<渔夫词>和陈与义的两首<临江仙>,作为有味词的代表作.这三首词经过详细分析后,就不难看出元氏所谓"词味",指的是含蓄委婉地包含在词中的深层意思,要细心玩味才能理解.  相似文献   

7.
①橘子皮除味取新鲜橘子500克,吃完橘子后,把橘皮洗净揩干,分散放入冰箱内。②柠檬除味将柠檬切成小片,放置在冰箱的各层,可除异味。③茶叶除味把50克花茶装在纱布袋中,放入冰箱,可除异味。  相似文献   

8.
张齐 《小康生活》2005,(11):46-46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室内散发的隐隐异味所困扰。烟味、宠物身上难闻的气味、卫生间的下水道味,都会影响到生活质量。有时候,连开窗通风也不见太大成效。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些可以信手拈来的除味用品,可以对付室内异味。  相似文献   

9.
许广崇 《今日南国》2009,(20):46-47
白酒消费税征收新办法自实施以来法虽然没有改变白酒消费税的税率,但是提高了白酒消费税的税基,进而导致了白酒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白酒是否会涨价,以及如何涨价都会真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状况,消费税调整有可能导致白酒行业的再一次洗牌。  相似文献   

10.
妙联话做人     
在楹联园地里,有不少蕴含哲理、深寓教益的妙联,具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安徽省定远县城隍庙里,有一副颇为难得的“有色有味”的妙联:  相似文献   

11.
继春节前茅台酒率先提价后,另一白酒代表品牌五粮液的价格最近也出现波动。质疑声中连涨,高档白酒凭啥坐地起价?在酒价高高在上之时,白酒股价为何连连下跌?  相似文献   

12.
《金陵瞭望》2008,(22):F0002-F0002
江淮名酒带被誉为是“最具自然生态酿酒环境的地方之一”,“江淮名酒带”沿着淮河两岸顺流而上,穿行于沿岸山地和丘陵之间,所到之处形成了众多名优白酒品牌,在白酒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白酒板块文化,有着“江淮第一窖”美誉的口子窖酒,以其不可复制的六大因素,引领高档白酒消费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品廉     
世上万事万物都有味。这味有用嘴舌品尝的,也有用眼用耳用手品尝的,也有用脑用心品尝的比如,贪和廉就各有味道。自古以来,不少为官者好贪味,因为贪味有钱有食有色有乐,好吃,但外肥外香外甜内毒,食不得,食者必腐必臭必亡。而廉味清苦、清贫、辛苦、艰苦,意味着克己、奉献和牺牲,然而,这正是民族兴旺、国家兴盛之所需。坚守廉洁,就意味着靠纯工资吃饭过日子,就得节俭,省吃俭用,以备办家之大事;就意味着失去和牺牲,钱少一点,房子紧一点家属子女工作差一点;就意味着为难,得罪人,得不到提拔,遭贬官,甚至受到打击迫害。但党需要廉味,人民需要廉味,…  相似文献   

14.
截止10月底,白酒14家上市公司相继公布三季报,基本面情况基本符合预期,整体收入和净利润出现大面积下滑,维持双增长的仅有茅台、伊力特和青青稞酒三家公司。成长和盈利数据持续恶化,作为“先行指标”的预收帐款降至历史低点。白酒业绩的下滑在单三季度得到了印证,市场对业绩的担忧“靴子落地”,白酒短期的利空基本出尽。  相似文献   

15.
水之言     
简评 此以整饬而凝练的语言开篇;以“初读水,在青岛”“再读水,在黄果树…终读水,在黄龙”串联全篇,层次清晰,意味隽永;结尾部分句式整齐,质朴有味,收束相当有力: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全具有很强的整体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生料白酒的勾调技术。勾调是勾兑与调味的合称,是白酒生产三大环节(发酵、蒸馏、勾调)必不可少的工艺,对改善酒质,提升档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料白酒由于工艺条件的限制,口感和风味有所不足,更需要用勾调来弥补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中国诗歌形成以味为审美中心的理论,刘勰起了重要作用。他在《文心雕龙》中多次用味评诗,以味来对诗歌审美,在诗的立意、抒情、音律、风格诸方面都提出了味的要求。已经形成了以味论诗的理论构架。  相似文献   

18.
说"到位"讲"有味"就是要求教师授课内容预设到位,教学过程演绎有味.把力气花在刀刃,力求教学目标明确,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扎实;力求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常教常新.通过"数学化"的途径,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  相似文献   

19.
四余读书记     
王鼎钧 《社区》2009,(32):6-7
散文的“四有” 我多次被人问起怎样写出很好的散文,这些年我总是引用张春荣教授的话来回答:散文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趣,言之有味”。这是他在《修辞新思维》中指出的方向。大概是因为引用的次数很多,有人当做了我的主张,趁此机会声明:我每次引用都注明了出处。  相似文献   

20.
我常常在对某一张报纸的审美总体评价时产生这样的困惑:你可以面对一张报纸或一个版面,说好或说不好,说美或说不美,说有趣或说无趣,说有味或说无味,可你就说不清宏观之下的微观是怎样的好美有趣有味或不好不美无趣无味。记得莱布尼茨说过:“……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