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丛林 《中华魂》2013,(22):16-17
消朝的直隶,其地域拱卫京师,政治地理因素非常重要。从晚清直隶总督的任用情况看,实际履职施政且有一定影响的大员多为满、蒙贵族。  相似文献   

2.
清前期两江总督及其对江苏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江总督尽管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但驻地江宁,因而受其治政影响最大的是江苏省。而江苏是清代财赋重地,其之治理好坏关乎国计民生,所以清延十分重视两江总督的简选。本文对清前期两江总督的设置、职掌、民族背景、出身、任前职位、任期等进行探讨后发现,在此背景下走出的两江总督多数都能相对清廉勤勉,对江苏地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说明在专制皇权控制下清朝地方的发展,总督的因素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
晚清广东复杂的社会环境,使两广总督多为名吏,他们的警政思想和具体实践反映了清末警察在中国推行过程中的曲折斗争.本文主要从总督的警政思想和警政实践中的阻碍两方面来叙述.  相似文献   

4.
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此后漕运路分南北,治河、修河成为晚清重要的内政。光绪元年,曾国荃临危受命,出任东河河道总督,期间多方筹集经费,改善运属长夫生计,修治河道、堤坝,试图恢复河运。但是河湖淤塞、河务繁杂、河帑短缺、河员贪腐等因素制约了其治河,故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5.
河道总督是清代河政实施的中心枢纽,也是清代治理河务的重要政府环节。清政府承继明代河务系统并加以完善。河道总督是治河行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理黄运两河事务,尤其是保障运河河道安危、维持漕运畅通。清代河道总督建置的完善,大大提高了治河效率。清中后期,河政日益混乱,加之黄河铜瓦厢改道,至光绪年间,河道总督最终被裁撤。  相似文献   

6.
有清一代,河道总督在死后受到祠祭的现象相当普遍.清代一百三十二位①河道总督中,死后受到祠祭的就有近三分之一.其祠祭类型更是复杂多样,大体有五种:河神;贤良祠;名宦祠;专祠;地方报功祠.厘清河道总督在后世受到祠祭的各种类型,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河道总督这一行政群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清代湖广总督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张之洞作为清朝一代名臣,非常注重官员的真才实学。据《南亭笔记》记载,张之洞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熟知西学,尤其是对于西方当时的制造业相当精通。有一天,洋务局有官员来求见他,这位官员虽然是身在洋务局为官,但是对制造却是一知半解。  相似文献   

8.
清代直隶河道总督又被称为北河河道总督或直隶水利河道总督,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管理直隶以及京畿地区水利与河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其不仅担负着永定河、子牙河、海河、运河、东西淀等诸河流、湖泊的修治、抢险、抗洪等任务,而且对催攒漕船、治安巡防、管理河工都有相当大的责任。对直隶河道总督的设置、功能、裁撤等诸方面内容的考证与分析可揭示有清一代封建国家对直隶地区河务的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于晚清遗老的研究还不为学界所关注,特别是对于晚清遗老陈夔龙的研究更是稀少.利用现有的史料,对于晚清著名遗老陈夔龙,从其生平、得意的宦海生涯以及其思想作一分析,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陈夔龙.  相似文献   

10.
晚明清初,省域巡抚与区域巡抚的辖区是互相重叠,而不是此盈彼缩,出现了较为普遍的"一地两属"现象。省域巡抚总管一省的行政事务,区域巡抚专管辖区内的军事行动,双方有时也会协商处理一些事务。由于两类巡抚长期共存,在实际政务运作中,"两属"地区的道员会同时向省域巡抚、区域巡抚请示、汇报一些民政事务。晚明的总督名义上管辖数省,实际上只管辖一省的军事、行政事务,对其他各省只是"兼辖"相邻区域。  相似文献   

11.
清代河道总督的主要职责是治河,但其在地方的综合治理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立足未稳的初期和内忧外患的晚期尤为重要。清代河道总督的综合治理功能主要表现在维护治安、催赶漕船、祭天敬神、设仓济民、会审案狱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宣大总督粮饷权的具体考察,发现该总督在定设之前有时兼理粮饷,有时则不兼理,定设之后,一般兼理粮饷。宣大总督对三镇钱粮主要起提纲挈领的作用,不过问具体事务,总督负责经理的主要是总督标兵钱粮和操赏、抚赏银两。崇祯末年,为解决拖欠宣大等镇的民运,设置了督理宣大粮饷户部侍郎。从钱粮上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宣大总督并未成为完全独立的利益实体,这种状况不利于其职能履行。  相似文献   

13.
曹福华 《社区》2010,(20):41-43
刘坤一(1830—1902),字岘庄,湖南新宁人氏,廪生出身,湘军宿将,晚清重臣。早年随族侄刘长佑率乡勇与太平军战。因战功累升广西布政使。同治四年.擢赣抚。后迁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等要职。尤其是他第三次出任两江总督,时间竞长达12年之久(中途因甲午战争奉诏北上主持军务达15个月,两江事务暂由张之洞署理),清末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力主对日作战、反对废黜光绪帝、策划并参与“东南互保”、“江楚三折”建言变革等,无不与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督抚制度是清代文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督抚作为文官,行省总督的迁进路径必然符合文官迁进路径规律的一般特点,总督群体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与文官制度下的官僚系统中的其它群体一样,经历相同或相似的迁进路径.但是,陕甘总督的满洲缺又决定了陕甘总督群体迁进路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遵循文官迁进路径一般性的同时,体现出旗人迁进路径的特殊性,笔帖式和侍卫为主要进身路径和文武易途而进成为陕甘总督群体迁进路径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清代西北边防体系由军府制的伊犁将军所辖之新疆各军府及内地督抚制下陕甘总督所辖之陕甘两行省、并哈萨克、布鲁特等藩部和浩罕、阿富汗等属国所构成的西北新月形藩属体系所构成。在这一体系中,以伊犁将军为中心,西北新月形藩属体系内各藩部与属国为藩篱,伊犁将军辖下新疆各军府为边防前沿,陕甘总督及所辖陕甘两行省为西北边防战略基地和战略支撑,陕甘总督与伊犁将军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共同保证西北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安全。  相似文献   

16.
经盛鸿  邱虹 《金陵瞭望》2011,(26):12-23
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让我们再次回到100年前历史发生转折的岁月。1911年的南京时称江宁,是中国东南的军事重镇和政治中心,驻节着两江总督、江宁将军、江宁布政使等清廷军政大员。时任两江总督张人骏出自直隶(今河北)丰润张氏家族,同治七年进士。辛亥之年,是他出任两江总督的第三年。  相似文献   

17.
两江总督的经济收入分为俸禄和养廉银两部分,前者非常低微,不足以维持生计;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在实施过程中,这一群体的收入数额常常因个人的因素差异颇大。两江总督的经济收入问题,折射出清代地方吏治和社会治乱情况,能为我们今天国家政治制度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1870年11月12日,清政府的对外官制有重大调整,三口通商大臣被裁,直隶总督李鸿章授钦差,兼理通商事务,即在直隶总督的本差之外,兼任北洋大臣,一身二任,治内御外,治所也分为保定和天津两处。此乃清朝官职前所未有的特例,预示着清朝外交的变通,复成为“北洋”概念转换的节点,并开启汉族大臣介入晚清外交的新局。北洋大臣事同创始,责任綦重,成为具有处理国家外交、国防、兵工性质的职衔,职掌范围远远超过直隶总督。李鸿章身后,“北洋”的概念又有流变与放大。  相似文献   

19.
师爷张梅生没有想到,湖广总督瑞澂大人也没有想到,整个官场都没想到——瑞大人的夫人廖克玉,其实是一个卧底!  相似文献   

20.
朱之锡治河     
清初河患异常严重,清承明制设立河道总督。朱之锡是清代第二任河道总督,他在任期间提出了具体的治河措施并加以实施,使河患得以减轻。朱之锡为治河鞠躬尽瘁,病死于任上,因此,深受沿河百姓爱戴,死后被沿河百姓称为河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