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张尚武 《城市》2023,(5):80-83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城乡空间治理能力建设,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规划研究需要加强对城乡转型过程中的空间治理重大议题的关注。本文在解读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城乡转型和规划改革的实际,归纳了五个方面的议题:一个核心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路径;三个空间议题分别是中国的乡村问题与城乡融合发展、高密度城市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城市更新、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一个规划议题是提升全生命周期的空间规划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怎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条重要路径。我们知道,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已成为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发展的主要载体,全面深化改革自然对城市体制也提出改革要求。这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中国城市体制历经变革,目前形成了以地域性建制为主、层级繁多,实行市管县、  相似文献   

3.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农业现代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庆立 《城市观察》2014,(1):160-168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村深化改革、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实证与对比分析,重点研究我国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农业现代化的问题,提出农业现代化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期望能对新一轮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青舟 《城市观察》2013,23(1):1-1
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然而,在原有体制框架下,忽视了城乡有机联系,孤立地进行城市和乡村建设,传统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因此,我们只有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才能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才能促进城乡互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互惠,进而实现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发展;我们只有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才能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才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进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已步入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针对这一情况,本文采用了可视化图形、文献归纳、统计分析等方法,围绕乡村振兴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文献梳理与展望。国外城乡融合发展研究经历了萌芽、兴盛到拓展的三个阶段,研究趋势也从单一学科到综合学科发展。国内城乡融合发展研究经历了初步探讨、融合发展、深入拓展的三个阶段。本文重点从城乡融合发展脉络、发展理论、发展机制、发展模式及路径等方面剖析其研究进展,总结其主要特点及表现,指出了未来研究重点应聚焦于区域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构建、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建设及保障乡村振兴五大要求研究的全面性,对未来相关研究方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刘厚莲 《城市观察》2017,(6):93-101
从产城融合的提出与内涵出发,依据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三种状态类型判断我国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程度较低,表现为滞后城镇化特征。通过梳理和总结深圳坪山新区、上海青浦新城和四川天府新区三个新区促进产城融合的做法,研究认为我国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要把握特色小镇建设机遇,以新区综合发展规划为基础;以促进人口市民化为核心促进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融合,提升人口在新区居留意愿和获得感;强化交通、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促使具有单一产业发展功能的园区转型为集现代高端产业、居住商业生活为一体的新城区,实现新区人口与产业、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7.
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为教育改革指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三个面向”的核心是教育的现代化,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则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上海的基础教育只有以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载体来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上海的基础教育才能面向世界;只有当上海的基础教育真正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上海的基础教育才能取得面向未来的资格。  相似文献   

8.
将包容性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提出“包容性城镇化战略”是一项重大理念创新.包容性城镇化战略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手段,也是加快落实协调发展新理念的重要实现形式.包容性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具有内在关系,包容性城镇化战略具有十分深刻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即以协调发展理念为主线,为推动包容性城镇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可行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9.
张庚新  毛继国 《城市》2013,(6):70-72
一、引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中有19处提及信息、信息化、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信息化的高度重视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0.
雷小波  郑培 《职业》2017,(1):118-119
一、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推手 1.新型城镇化 我国在2000年的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正式使用"城镇化"一词."城镇化"指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而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城乡协调,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其根本宗旨在于以人为核心,注重保护农民利益,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实现我省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当前我省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还存在着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城镇经济发展脱节、农民生活方式转变与城镇化进程脱节、农民身份转变与城镇市民脱节等制约因素。要加快推进我省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需着重培育现代化新农民、持续扶持现代化新农业、着力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林靖  郭彩梅 《城市》2019,(7):22-28
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之一,就地城镇化是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了解就地城镇化的实践效果以及农民的就业转型出路,以宝坻周良水苑小区作为研究对象,从就业、收入和生活等多角度深入分析就地城镇化发展中农民就业转型的路径、去向、行业分布、单位类型、收入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等,以期为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相关问题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要提高我省农村城镇化建设质量,就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目标,以转变城镇发展方式为手段,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和城镇组团为主体形态,以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为保障,促进产业发展、就业转移和人口聚集相统一,全民提高城镇自身质量、城镇化推进效率和城乡发展协调程度,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城乡互动、产城融合、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符合吉林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杨长明 《城市观察》2014,(1):139-145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着力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推进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选择,是适应国内外发展大势和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有利于产业和人口的城市倾向和提升城镇集聚效益为核心,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手段,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艰巨历史性任务.新型城镇化之所以“新”,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传统城镇化仅关注农业剩余劳动力及人口向城市转移,而忽视了城市空间承载能力不足下的人口过度拥挤、环境承载能力不足下的企业过度拥挤以及企业资源高消耗下的环境高污染问题,忽视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快转向城市下的城市公共服务缺失和非均等化、城市土地利用低效率下的城乡差距大拉动等社会问题,反映出城镇化非可持续性发展的现实.  相似文献   

16.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审议决定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头等问题。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现代化的核心所在。虽然新型城镇化一直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但实际上,土地的城镇化同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农民关心问题的焦点集中反映在土地问题上,而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致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成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只有真正解决好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流转的问题,才能实现新型城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7.
美学学科的文化转向推动美育的文化转向,而大众文化的娱乐导向和社会转型期频发的道德滑坡现象,使得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审美文化教育中的思想引领作用成为重要议题。大学生审美文化教育与核心价值观融合有两条路径:学科融合与媒介互补。前者拓展了审美文化教育的内容,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和各类学科的融合、构建"大美育"的课程体系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后者提倡充分发挥电子媒介的优势并结合传统文字印刷媒介,取长补短,促成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审美化实现。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关系的协调发展是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它们相互作用并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使用1992-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分别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经济计量方法,对天津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方嘉  章车敏 《职业》2016,(12):53-54
新型城镇化给农村中职生的教育和管理提出新要求。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中职生教育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素质提高,其教育管理要适应未来新型城镇化的需求。本文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职生的教育管理要抓好六个结合:在培养目标上应把服务于城乡协调一体化发展与学生终身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在教育内容上把文明文化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结合起来;在育人策略上把因材施教原则与严厉关爱包容赏识的情感态度结合起来;在管理模式上把规范的民主管理与柔性的生活引导结合起来;在就业指导上把新型城镇化社会发展需求与个人实际结合起来;在评价模式上以用人单位“第三方评价”为主体与多元综合评价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杨珍丽 《城市》2016,(11):11-14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望城区城乡产业发展现状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工业辐射作用不强;经济结构不协调,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载体建设成效显著,产业支撑能力有限.针对望城区城乡产业发展的基础和问题,提出望城区以产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路径:加快城乡产业集群化发展、 促进城乡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及制定城乡统筹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