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旨在探讨不同视角下的货运交通模型构建策略以及在货运交通需求量化分析方面的得失。介绍了货运交通模型研究的现状以及它和客运模型建模的差异,对三种货运建模方法,即四阶段建模方法、出行链建模方法和非集计的仿真模拟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此外,探讨了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产业链分析、基于货运类型的货运建模分析、基于货物分类的货运建模分析以及货运出行与用地的关联建模等构建思路,并以深圳市、广东省和武汉市为例,介绍了实践中建立货运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活跃导致城市货运需求激增,对货运交通规划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城市货运交通需求预测依赖于传统交通规划四阶段模型,该模型在交通需求生成阶段基于土地利用类别均质假设,在不同土地利用形态下货车生成率保持不变。企业货运设施是生成货车需求的一类重要土地利用形式,研究其货运生成对掌握城市货运交通的总体流向有重要价值。鉴于现有方法对货车生成行为机理解析的不充分,该文基于货运交通生成及分布的基本特征,通过实地调研和货车轨迹数据分析,研究企业货运设施货车生成率的空间异质性,并与传统基于土地利用类别的建模方法进行对比。以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及南翔镇为例,利用VISUM交通仿真软件对两类建模方法下的城市货运交通生成及分布结果进行仿真模拟。最后,利用上海市一周的货车轨迹数据提取出货车真实OD,并与两类建模的交通分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基于企业货运设施建模方法的相对优越性。该文为提升货运需求预测能力,优化城市货运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多数货运研究以提取货车静态停留行为为主,缺少对货车区域持续作业等动态停留行为的采集;停留行为结合物流园区、兴趣点、货运调查等数据研究货运出行特征,存在一定局限性、不稳定性。该文利用重型货车GPS数据与城市用地数据,设计基于时空序列的停留域搜索算法;构建停留时间、用地距离、用地性质权重三个维度的货运停留行为特征;运用轮廓系数评价聚类效果确定最佳簇数,基于围绕中心点划分的分类回归决策树(PAM-CART)算法建立城市货运停留行为识别模型,区别货运停留行为、非货运停留行为、混合货运停留行为。通过训练数据与验证数据交叉验证,模型准确率为99.3%。结果表明模型能准确地识别城市货运停留行为,可为城市货运交通、货运物流经济、货车碳排放等相关政策研究制定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货运维系城市生产、生活物资供应,而重型货运又是高效货运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重型货运交通需求的精准建模解析成为当前提升城市货运效率、优化货运设施布局的迫切需求。为准确把握货运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的关联关系,该文以深圳市12 t以上的重型货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ultiscale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MGWR)来量化设施规模、人口数、兴趣点数量、道路网络里程等要素对货运交通需求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并结合模型结果对现行货运交通管理政策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GWR模型较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具有更佳的拟合优度,重型货运交通需求与工业和物流仓储两类主要用地类型的关联程度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且重型货车主要集中在城市外围工业区与大型物流仓储园区。该文研究成果可为因地制宜制定货运交通管理政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城市货运共享枢纽的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关注,当时的情况是,随着城市间货物运输活动的效率不断提高,城市地区内通过货车进行货物运输的成本却大幅增加。早期研究建议建立城市货运共享枢纽,使货车运输企业能够将零散的货物集中起来。过去几年,一方面为了满足承运商装卸货物的需求,另一方面为了给货车司机在市中心周边提供一个交通高峰期轮候的场所,“城市港”的概念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采用最新获取的调查数据,运用需求的有序概率模型来考察货运公司对此类设施是否感兴趣。  相似文献   

6.
一、背景阐述静态交通是由公共交通车辆为乘客上下车的停车、货运车辆为装卸货物的停车、小客车和自行车等在交通出行中的停车等行为构成的一个总的概念,各种停车场也是静态交通的组成部分。相对于主要研究城市中车辆行驶问题的动态交通而言,静态交通主要研究车辆的停放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城市人口、就业岗位的密度及分布是表征城市经济结构、区域活动强度最基础的指标,同时也是交通需求模型最重要的输入数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它与居民的出行特征息息相关。一般认为,人口、岗位密度越高,出行强度越大;人口就业、岗位混合程度越高,出行距离越短,采用公共交通出行的几率越大。为了在交通需求模型中模拟不同人群的出行特征,国外通常在经典的四阶段模型中加入市场细分的技术方法。市场  相似文献   

8.
大型货车运输是城市货运系统规划和管理的重点,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着强力的支撑功能。该文以上海市大型货车GPS数据为基础,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OD点提取;然后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进行路网匹配,得到上海市各路段分时流量及车速;最后结合产业地块,分析上海市货运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上海市货运通道。从运输结构、货运通道布局与交通组织、货运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角度给出货运通道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9.
外高桥港区作为上海港集装箱核心港区之一,货运物流功能不断凸显,同时也引发了地区客货交通相关干扰、集卡停车难等港城发展问题。为缓解外高桥地区的集卡车辆停车问题,该文通过对区域内货运交通现状进行分析和对相关规划发展趋势进行解读,从停车设施完善角度出发,研究并提出外高桥地区的货运集卡车辆停车设施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上海市新能源货车推广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对未来道路货运车辆规模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新能源货车发展可行性,提出新能源货车推广目标,并测算了货车碳排放总量,最后提出新能源货车推广的保障措施,为行业管理部门推动道路货运行业碳减排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公交电子支付手段已经覆盖到了大部分人群,其交易数据可以用于从微观层面分析公共交通出行需求。该文从上海交通卡和乘车码的交易记录、公交车定位数据、电子路单数据出发,推算了每条记录的上下车站点,构建出乘客的出行链;提出了公交站点聚类融合的方法,POS机与车辆的匹配方法,以及上下车站点的推算方法。将推算出的出行OD按比例扩样,即可统计站点、线路、OD上的客流特征,为交通规划和线路运营调整提供细致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基于过去五六年间与大都市运输管理机构的合作,以及参与法国国家级研究项目"城市货物"和"欧洲最佳城市货运解决方案研究网络"的经验,就欧洲大城市的物流的现状,归纳出三个核心特征:⑴货物运输很大程度上与城市内部结构没有关联;⑵城市物流政策基本无效;⑶城市物流服务增长缓慢、供不应求。这三个观点尽管看起来带有较强的批判性,但却如实地反映了城市物流产业的现状。实际上,出于减少环境影响与提高服务质量的考量,业内也有努力使城市物流行业更加高效灵活,但变革却是缓慢的,并且似乎没有哪一方愿意先行一步。一方面,城市政府希望企业开展新的物流业务以满足顾客及零售商与日俱增的需求,同时又要有利于环境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开拓新业务往往是低盈利高风险,物流行业倾向于等待政府启动相关补贴政策后再作行动。除了城市物流的现状趋势外,文章在结论部分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训课程现状入手,利用该专业岗位技能明晰的优势,基于工作岗位、工作过程进行改革实验探索.  相似文献   

14.
高密度城市和建筑群可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例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和暴雨等。科学准确地评估城市对气候的影响并据此提出规划改善对策已成为建设生态城市和宜居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可用于城市气候评估的模型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以CFD耦合模型和WRF为代表的中尺度气象模型具有优势,前者更适合建筑、城市设计和详规尺度;后者更适合城市总规尺度;利用GIS平台将气候评估结果与城市信息数据库进行叠加分析或者绘制城市气候图可以更好地对接规划实践需求。  相似文献   

15.
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慢行交通系统有助于与营造出舒适、安全、便捷的城市环境。近年来,在绿色健康城市理念之下,骑行环境作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被众多城市重视并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居民骑行需求的区域分异特征及骑行环境的趋适性是发展骑行交通的基础。然而,目前已建成的骑行环境是否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以及如何科学构建城市骑行环境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选择厦门岛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共享单车大数据与城市用地类型,通过ArcGIS平台,分别测度了居民骑行的现状需求、潜在需求及其空间上存在的差异,同时通过城市建成环境中与骑行相关的十个指标分析了城市骑行环境建设的空间差异。进而通过对城市骑行环境供需的IPA分析,将厦门岛划分为四类骑行区。通过总结四类骑行区的建成环境特征,并进一步将四类骑行区内的现状、潜在骑行需求与表征骑行便捷性、骑行安全性与骑行舒适性的十个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目前岛内的骑行环境建设并没有显著符合骑行需求。基于该研究结果以及各类骑行区的供需匹配关系进一步提出岛内骑行环境优化策略。本文提出了城市骑行需求的一种量化方法与骑行环境建成特征的评估体系,发现...  相似文献   

16.
城市停车设施需求与供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伟  滕夙宏  孙勇 《城市》2003,(6):30-32
“车辆有行必有停”是交通运行的基本规律。要发挥交通运输系统的最大潜能,就必须从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两方面同时入手,使其协调发展。停车需求与供应分析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停车设施布局、规模和制定停车管理制度的前提工作。一、影响城市停车需求的因素从以往的研究成果和停车调查的结果分析来看,城市停车需求是土地开发强度、使用性质、机动车保有量、停放成本、车辆出行水平以及交通政策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前两项是诱导停车需求的决定性因素。(一)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土地的总体利用是一个综合、复杂的概念,通常难…  相似文献   

17.
运用动态卡口图片数据分析静态停车特征是动静态结合分析城市交通运行的新思路,也为交通调查领域及治理停车问题提供基础数据。该文首先基于卡口数据通过图像识别算法识别车牌号等信息,结合路网拓扑提取并切分车辆出行轨迹;基于多日出行数据分析车辆职住特征,并使用机器学习KNN算法恢复缺失漏检出行。其次提出卡口对应地块的获取方法,并计算居住、岗位、其他弹性出行停车需求量,研究片区内日均停车需求分别为4.0万、2.1万、3.1万,工作日、周末、早晚高峰分别呈现不同的特点。最后根据停车场闸机数据验证算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园游憩者居住地的空间分布是导致其出行目的分异的重要因素,但已有研究长于刻画人口学特征与出行目的的关系而短于揭示空间因素对出行目的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出行主体居住地空间结构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研究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点模式分析和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为例分析本地游憩者居住地空间结构。通过威尔逊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分析发现,入园人数随空间距离增大呈指数型下降。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以游览为目的的入园者逐渐增多,以休憩为目的的入园者逐渐减少,郊区人口更倾向于低频次、长时间间隔性的游览活动,而城区人口更倾向于高频次、短时间间隔性的休憩活动,这意味着对于大型城市公园而言,即使在单一市场域内,游憩行为也会分化为"游览"和"休憩"两类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9.
2016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实施老年综合津贴政策,将老年人免费乘公交变为按年龄段给予现金补贴.文章基于不同补贴方式下老年人经济效用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评估老年综合津贴政策对老年人实际出行需要的满足程度.研究发现,首先,该政策由发卡到发钱,使老年人可以按照自身状况合理安排出行活动,优化出行市场的配置效率.其次,由于不同年龄段老...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交通运输行业与“碳达峰、碳中和”密切相关,作为节能减排代表性交通工具的铁路发展意义重大。该文以江苏普速铁路网中部通道、京沪通道交汇城市无锡市为例,分析无锡市铁路货运发展概况、存在不足,立足高质量新发展阶段,提出未来无锡铁路货运发展思路、发展对策,即构建铁路大运能通道、畅通铁路货运微循环、优化货运枢纽布局、提前谋划高铁快运业务、创新特色货运服务。大力发展铁路货运,促进运输结构优化,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