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该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建立慢行交通满意度评价模型,对慢行系统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满意度"和"重要性"作为关键指标,构建一个2×2矩阵,利用四象限法分析下一阶段慢行交通优化的重点方向.该项研究可加深对慢行交通的满意度和使用者关注重点的认识,有助于更...  相似文献   

2.
由于绿道所具有的"生态、文化、游憩"等多功能特性,城市绿道的建设可以和慢行交通系统、遗产廊道、雨洪管理系统相结合,以利于城市建设发展中所遇到的文化景观保护和生态修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综合解决。本文从"中尺度"的城市层面对西安老城区的绿地格局、慢行交通、遗产分布及雨洪排放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老城区的绿色廊道网络、慢行系统网络、雨洪调蓄网络的基本策略和概念性规划,并指出将三者复合叠加,以绿道网络为枢纽形成复合性网络系统,可为"中尺度"层面的老城区城市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上海宝山东部"一城一站一带"区域发展新格局的认知,系统梳理了区域交通现状和原有交通系统规划存在的不足,立足于区域转型发展、市级副中心打造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等新的功能要求,从交通系统规划和整体服务提升角度,分别围绕组合枢纽打造、骨架路网布局、公共交通廊道、慢行品质提升等方面对区域交通优化提升和完善提出了几点思考,旨在助力城市布局与交通格局更加融合、内外交通出行更加高效便捷.  相似文献   

4.
张翔 《交通与港航》2022,9(1):11-17
上海"十四五"规划提出"新城发力"是近期的战略重点,强调将新城建设成为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结合"五个新城"新的发展形势,梳理新城慢行交通出行特征与存在问题,针对问题,围绕慢行交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网络完善、空间复合、系统融合、品质提升等方面提出慢行交通规划策略,提升慢行交通吸引力,为新城打造高水平的综合交通体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丁明 《交通与港航》2021,8(3):20-26
邮轮母港开发片区交通集散巨大、交通需求复杂,对交通系统提出更高要求.以厦门邮轮母港片区交通系统构建为例,进行交通特征分析和交通需求预测,测算交通设施规模需求.分析借鉴了迈阿密、新加坡的先进经验,提出交通系统构建策略,并从六个方面阐述综合交通系统构建方案:轨道主导的公交优先系统、快速的对外区域集散通道、高密度的片区道路网...  相似文献   

6.
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合理的空间规划和管理导致了城市蔓延和交通拥堵等问题,并带来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以及公众健康等挑战。随着健康城市逐渐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理念,构建健康的城市交通要素和交通系统变得日益重要。然而,我国交通规划与管理范式仍以保持交通畅通,尤其以机动车的通行效率为主,而相对忽视了对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健康效应的关注。在健康城市理念和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剖析健康城市与城乡规划的关系,并进一步理解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在支持健康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基于健康城市理念的交通规划启示。  相似文献   

7.
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慢行交通系统有助于与营造出舒适、安全、便捷的城市环境。近年来,在绿色健康城市理念之下,骑行环境作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被众多城市重视并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居民骑行需求的区域分异特征及骑行环境的趋适性是发展骑行交通的基础。然而,目前已建成的骑行环境是否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以及如何科学构建城市骑行环境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选择厦门岛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共享单车大数据与城市用地类型,通过ArcGIS平台,分别测度了居民骑行的现状需求、潜在需求及其空间上存在的差异,同时通过城市建成环境中与骑行相关的十个指标分析了城市骑行环境建设的空间差异。进而通过对城市骑行环境供需的IPA分析,将厦门岛划分为四类骑行区。通过总结四类骑行区的建成环境特征,并进一步将四类骑行区内的现状、潜在骑行需求与表征骑行便捷性、骑行安全性与骑行舒适性的十个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目前岛内的骑行环境建设并没有显著符合骑行需求。基于该研究结果以及各类骑行区的供需匹配关系进一步提出岛内骑行环境优化策略。本文提出了城市骑行需求的一种量化方法与骑行环境建成特征的评估体系,发现...  相似文献   

8.
王晓燕  黄一凡 《城市》2019,(8):55-61
绿色慢行交通以最优的交通效率实现城市交通发展与城市环境多元协调。作为一种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它满足了多种交通方式共存发展的需要,达到了实现有效土地开发利用的目的。笔者以银川慢行交通为背景,从步行街区、自行车道规划建设两方面进行了规划分析,探究了银川慢行系统中步行分区、街面设计、自行车道分级等关键要素规划内容,提出了银川慢行交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曹伯虎  范小勇 《城市》2007,(8):18-21
一、引言 一体化交通是以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调配、统一管理交通系统资源为目的,满足所有交通需求的综合交通系统.人性化、捷运化、信息化、生态化是一体化交通最基本的特征.而一体化枢纽是指满足一体化交通系统的需求,并能够适应和引领城市发展方向的引导性综合客运枢纽.在一体化枢纽中,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延误小等特征起着关键作用,这也是一体化交通捷运化的需要.因此,一体化交通是建立在轨道交通网和都市圈的基础上的引导性综合客运枢纽.设置一体化枢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方便城市居民出行,促进公共交通发展和城市交通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相似文献   

10.
喻勇兵 《城市》2010,(11):25-28
交通是城市的命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型行业。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将为区域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综合交通体系构建是对交通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建设、运营的举措,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吸引更多的发展资源,从而推动区域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商业综合体开发体量较大,功能业态复合,不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可能造成出入口交通拥堵以及交通事故多发等问题,因此需要在规划设计阶段对停车交通组织进行优化设计。该文提出了出入口流量均衡、停车场分区、交通渠化三个交通组织优化原则,从而提出总平面交通组织、停车库分区设计、停车库交通流线设计、动静态交通数字化管理四个方面的交通组织优化总体策略与具体思路及方法。并建立了总平面交通组织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某大型商办项目中,提高了项目停车场运营的服务水平,也为同类项目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城市环湖区域环湖道路功能复合,兼具交通、景观、旅游和生态等功能.从环湖道路定位与环湖区域空间开发的互动耦合、环湖区域特色慢行交通衔接和环湖道路街道一体化等方面,提出环湖空间开发与交通规划策略.以成都市天府国际生物城为例,结合实践经验,统筹考虑用地开发、生态、景观、交通等影响因素,对类环湖道路的规划策略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这一期的主题是慢行交通.从小汽车进入中国工薪家庭并替代自行车成为标志性财产的年代起,步行与自行车的称谓就变成了慢行交通.但,"慢"不等于低成本,更不是低价值、低效率.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住区规划以机动交通为导向,普遍存在着步行网络支离破碎、步行环境逐渐恶化、步行安全日益凸显等问题。而住区作为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可步行性水平的提高对减少环境污染、提升住区活力、改善居民健康状况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文献综述为基础,总结了影响可步行性的关键因素,剖析了既有可步行性测度方法存在的问题;通过德尔菲法及现场调研确定可步行性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明确指标体系权重向量,进而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建立住区可步行性测度方法;最后,以重庆典型住区对该方法进行应用,并根据测度结果提出了提高住区可步行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李泽新  管杰  李小寒 《城市》2016,(4):60-64
新旧城区交通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以四川阆中为例,在分析阆中城市交通问题的基础上,对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交通的协调关系进行探讨,提出新老城区交通衔接的发展策略,并从协调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关系、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道路设施建设以及交通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智能交通技术是一项起源于美国的新兴技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智能运输系统的主要思想是将传统的交通系统看成是人、车、路的统一体,运用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传感器等领域的先进成果来彻底改变目前被动式的交通局面,使人在驾驶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GPS/GIS、广播、发布板等手段了解目前的交通状况,而交通管理部门则可通过道路上的车辆传感器、视频像机等设备随时了解各个路段的交通情况,并随时对各个交通路口的交通信号进行调整以及对外界进行发布,使整个交通系统的通行能力达到最大。本文就智能交通体系的主要技术状况做了简要的介绍,对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潜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郭敏 《交通与港航》2009,23(3):27-30
该文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引入对交通建设项目的管理实践中,对交通建设项目指标体系的构成进行了初步探讨,描述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并结合交通建设项目实例介绍其具体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智慧交通体系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玉勇  李璨  刘洋 《城市》2015,(11):68-73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加快建设城市智慧交通体系成为大势所趋。在梳理智慧交通及智慧交通系统概念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国内外智慧交通发展经验以及国内面临的问题,按照需求导向性、整体协同性、设计前瞻性、技术可靠性和规划动态性等原则,提出“十三五”期间城市智慧交通系统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并建议从组织领导、规划引领、资金筹措、人才吸引及信息共享等方面保障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蕾  邹哲  庞志显 《城市》2004,(1):28-30
一、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构成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子系统之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提供的服务状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交通的服务质量,二是运输质量.服务质量可以通过服务水平来表达,而运输质量则通过轨道交通客运的服务质量来描述.因此对轨道交通服务状况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对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的评价上,即对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孙钰  任思思 《城市》2012,(6):74-76
交通系统之于城市如血液系统之于人体,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必须依靠交通系统的支撑,城市交通问题复杂,不良的交通环境和交通污染排放会导致更多的城市社会问题.天津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正处于辉煌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发展必然带来能源的高消耗,其中交通运输业占了很大比例,城市交通的碳排放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保持高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