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能工巧匠,皆有一手铸剑之高超技岂。干将莫邪,以人名命之的古代宝剑,后人以这作为锋利宗剑的代称。也用来比喻锋利而有特殊功效的事物或杰出的才能.  相似文献   

2.
"咫尺天涯"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像在很远的天边一样.古代周制八寸为一咫,十寸为一尺,两者很接近.尺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尺本义为十寸.最初的年代里,男人手掌伸展,拇指与中指之间的距离谓之"尺".  相似文献   

3.
"如意",古称"握君""执友""谈柄",多呈北斗七星状.如意的起源,与老百姓挠痒痒用的器物有关.《音义指归》云:"'古之爪杖也'……刻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故曰'如意'."  相似文献   

4.
所谓“麻木不仁”,本意是指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人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感情淡漠。一般人如果“麻木不仁”,就会变得孤僻、冷漠、缺乏爱心,成为不受欢迎的人。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理应满腔热情,心系人民,服务群众。然而,2008年入秋以来相继发生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山西襄汾溃坝事故、深圳龙岗区特大火灾等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充分说明,  相似文献   

5.
"三长两短' 指意外的灾祸、事故,或人的死亡等不吉利的事.如罗贯中的《三遂平妖传》有"万一此后再有三长两短, 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的例子. 以后范文若《鸳鸯棒传奇·恚剔》 中也有:"我还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儿, 须一路寻上去,万一有三长两短,定要讨个明白. "为什么"三长两短"跟不吉利有关呢?  相似文献   

6.
据<左传·襄公十五年>记载:"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这段话的意思是:宋国有人得到一块宝玉,献给子罕,子罕不受.献玉的人说,我让懂玉的人看了,他说这是块宝玉,所以我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若是我收了你的这块玉,我就没宝了,你把玉送给我,你也没宝了,不如你我各自留着自己的宝.玉在传统文化中是重量级的宝物,子罕面对一块宝玉,却丝毫不动心,视"不贪"为"宝",难能可贵.从此不贪被视为一种美德而广为传诵.不贪为宝成了一句成语,在历史上时时被提起.  相似文献   

7.
吴雪 《人才瞭望》2014,(5):99-99
"炙手可热"字面意思是手一接近就感到很热,使人接近不得,引申比喻为一些人权势很大,气焰嚣张。关于这个成语,也有历史渊源。 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后来任用李林甫为宰相,政治开始腐败。  相似文献   

8.
千夫,很多人.指,指责.被众人所指责反对.后常比喻坏人被群众指骂. 典出《汉书·王嘉传》:“财皆民力所为,孝文皇帝欲起露台,重百金之费,克己不作.今(董)贤散公赋以施私惠,一家至受千金.往古以来,清臣未尝有.流闻四方,皆同怨名.果谚日:‘千夫所指,无病而死.’”  相似文献   

9.
芈是秦昭襄王母亲的姓, 号芈八子,称宣太后.她是我国正史上第一个临朝听政的女主,"太后" 这个称谓,据说就是从她开始的. 后宫临朝称制, 普遍被称为垂帘听政.一说到垂帘听政,慈禧太后总是最常被人提及, 李翰祥导演的《垂帘听政》(1983年) 更是让饰演慈禧太后的刘晓庆令人印象深刻.其实, 往前追溯, 在漫长的帝制时代,正如朱子彦在《垂帘听政制度述论》中指出的,据不完全统计,临朝称制的女主有40人: 秦国1人,西汉4人,东汉6人,北魏2 人,唐代2人,宋代9人,辽代3人,元代11人,清代2人.  相似文献   

10.
"豆"在古代不是代表如今的豆类植物,而是一件器皿,大多是陶制品,也有木制、漆制和青铜制品. 从"豆"的甲骨文字形看,有点像我们现在用的高脚杯,一般是用来盛食物的,有时也作礼器用.《说文解字》曰:"豆,古食肉器也."《卖柑者言》中载:"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这里的"豆"都是盛肉羹的器皿.那豆类植物古代是用什么字代替的呢?答案是"菽".《春秋·考异邮》中说:"菽者,众豆之总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几则关于公开选拔干部的事件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辽宁本溪市公选的四名团市委干部中有三人是市领导子女;河南省固始县在2008年公开选拔的12名乡镇长中,大多是当地官员亲属.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对某人说"你这个东西",则带有讥讽意味,而对方如果反驳说"我不是个东西",则会落入陷阱.也就是说,不管是"东西",还是不是"东西",都是带有贬义色彩的. 在哲学里,东西被解释为物质,而人的身体也是由物质所组成,从这一个角度来看,人被称之为"东西"也并不为错.那么,人们为什么都反感被称为"东西"呢?这是因为在很多人看来,东西是指物品,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高等智商动物,怎么能被称之为"东西"呢!从深层次体现出每个人都是需要人格和尊严的.  相似文献   

13.
"桃李"原本就是指桃和李.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华如桃李"的诗句,因此后世用桃李来形容貌美,也喻人青春年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虽不会说话,但是凭着花和果实,自然能吸引人们在树下走出一条小道.比喻只要真诚、忠实,就会感动人,为人所景仰.  相似文献   

14.
人往往是在经过了一番沉痛的教训之后,才能悟出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原湖南省嘉禾县委书记周余武,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因强制拆迁被撤销党内一切职务以后,他在反省书中写道:"人常说,无私即可无畏。但反思'嘉禾事件',我的第一个教训,就是'无私也要有畏'。对待党纪国法要'有畏',对待群众监督、组织监督和舆论监督要'有畏',对待人民群众维护自己利益的事要'有畏'。"  相似文献   

15.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这样两句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初读让人生疑:诗人那时52岁,在当时已算是进入晚年,哪里还有"青春"可言?仔细揣摩便知:此处"青春"当指美好的春天. "青春"原本就是指春天的.因为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葱色,所以称之为"青春".这种用法始于汉代,最早见于刘向《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大意是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此后的用例屡见不鲜,如李大钊《时》:"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  相似文献   

16.
有人曾这样说过:"有才有德是人才,有德无才是庸才,无德无才是废才,无德有才是祸害。"也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思想品德不好是"危险品"!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那么"十八"是指"女孩子长到十八岁时会有变化"还是指"女孩子长大后会有十八个变化"呢? 显然,这两种解释都不正确.这里的"十八",即非专指年龄,也非确指十八个方面的变化,而是用"十八"泛指很多的含义.类似日常生活中众多含有"十八"的词语也没有具体数量指代之意.如酒有"十八里红",地方有"十八滩""十八盘",佛教中则有"十八罗汉""十八层地狱",俗语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等.  相似文献   

18.
"朋"在古代是一个货币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元角分. 通常是五贝为一朋, 也有说十贝为一朋的. 《诗·小雅·菁菁者莪》中就说:"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朋"解释为群鸟聚在一起, 多少有点勉强. 因过去的私塾先生大都只教三五个学生, 最多也就是十来个弟子,所以人们把"同学"称为"朋", 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易·兑》曰:"君子以朋友讲习. "这里的"朋"就是"同学"之意. 孔颖达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  相似文献   

19.
丙吉身为汉宣帝的丞相,日理万机.但是,作为一个贤相,还必须协助皇帝抓根本,从而制定出于国于民都有利的大政方针来.有一次,丙吉外出,在路上正好遇上因争道而发生的群斗.死伤的人横七竖八地躺在路上.丙吉从那儿经过时却不闻不问.同行官员觉得很奇怪,又不敢问他,只得陪同往前走.走到另一个地方看见有人赶着一头牛,这头牛走得气喘吁吁,热得直吐舌头.这时,丙吉却让车子停下来,派侍卫人员问赶牛的人:"你赶这头牛走了几里路了?"  相似文献   

20.
腐败是一种"社会毒瘤"、"政治癌症",是一种世界性的、传染性极强的顽症,它正在吞噬着有腐败现象的每一个人的生命,同时,也传染着尚未腐败且又易被金钱、美色诱惑的其他有职权的人,吸食着贪婪者的灵魂,抹杀着有正义感人群的意志,如果不采取救治措施,将会象"温疫"一样给个人带来生命危险,给社会带来动荡不安,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说,腐败是我国乃至整个世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