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市圈背景下,中心城市核心区与市郊城镇及周边地市间交互需求愈加强烈。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相继通过升级改造既有铁路线或新建线路引入市域铁路服务,以适应都市圈内部长距离快速出行需求,但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尤其是一体化运营方面仍存在若干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对此,文章在梳理总结国内外市域铁路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市域铁路发展进程及资源禀赋,从规划引导、建设保障、运营深化三个层面提出了都市圈背景下广州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一张网”运营思路,对于深化落实“四网融合”发展规划,推动市域铁路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市域铁路主要承担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的通勤客流出行需求,是都市圈范围内解决旅客出行的有效方式.文章从规划布局特征、技术标准、客流水平和投资运营等方面分析市域铁路发展现状,比较不同都市圈市域铁路规划布局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市域铁路的规划布局要点,最后从空间认识、需求预测、多网融合、运输组织和政策研究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市域铁路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都市圈轨道交通是承担大城市中心与外围城镇或周边城市中长距离通勤功能的公共交通系统。该文总结国际国内都市圈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经验,深入剖析广州不同阶段下不同模式的都市圈轨道交通运营和管理实践,据此从完善都市圈轨道交通管理机制、推进互联互通、保障公交化服务和实现“一票通行”等方面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瑞鹏 《城市》2019,(2):61-72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空间形态,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我国经济发展活力与潜力并存的区域,注重城市群建设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要求与重点任务。都市圈是城市群的基本构成单元,推进我国城镇化质的提高及实现乡村振兴均需以都市圈为基础载体。培育形成通勤高效、一体发展的都市圈,对于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以我国都市圈为研究对象,通过选择中心城市,重新界定我国的都市圈,经测算我国基本形成24个都市圈,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分别有9个、 5个、 6个和4个;从城市功能的视角,采用熵值法对都市圈进行类型划分,可分为成熟期、成长期、发育期及萌芽期。  相似文献   

5.
优化都市圈的经济空间有助于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基于2009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经济密度”(Density)、“经济距离”(Distance)和“经济整合”(Division)的“3D”视角,应用因子分析法来研究都市圈的经济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密度呈现一体两翼,经济距离环状递减,经济整合高度集聚,整体为阶梯式发展。最后从公共制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针对性的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适应于“3D”特征的城市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6.
都市圈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重要载体。作为国家层面第一个获批的都市圈规划,《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南京与各城市之间实现1小时通达。客观准确把握南京都市圈内部出行特征,有助于支撑都市圈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基于一般性统计数据、手机信令数据、高德地图API等多源数据,从中心城市与都市圈各市跨区域交通联系情况、都市圈内部出行特征、都市圈1、2、3小时圈覆盖范围及特征对南京都市圈内部出行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南京都市圈跨区域人口联系强度远低于市域内部出行,跨区域出行以东西向为主,毗邻地区出行主要分布于边界地区。南京都市圈1小时圈覆盖范围在21%左右,小时圈范围扩大主要依靠轨道交通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当前国家对于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要求以及产业、人口的集聚化发展趋势,轨道是支撑都市圈发展的重要依托。该文通过梳理现状国内主要都市圈轨道建设与运营存在的实际问题,剖析制约我国都市圈轨道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从都市圈轨道制式、建设时序、站点开发、接驳模式、体制机制、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关优化策略,为我国都市圈轨道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涛 《交通与港航》2021,8(2):48-55
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市域(郊)铁路是实现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该文系统分析了当前上海都市圈的交通需求特征、市域(郊)铁路发展现状,总结了上海市域(郊)铁路发展存在的层级不完善、分工不明确、综合开发不足、体制机制不顺畅等主要问题,结合国家、区域、城市层面对上海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新要求,借鉴...  相似文献   

9.
结合国家"新基建"、"四网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市域轨道的规划建设成为业界热点话题.从市域轨道的功能层次和范畴界定出发,确定不同制式轨道的适用性,充分发挥市域轨道的技术优势.市域轨道的规划建设,首先应强化与城市空间的融合,耦合城市中心,支撑外围新城开发;其次应重视不同功能层次轨道之间的融合,注重服务范围与规模的关系,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和高效衔接,以需求为导向提升通道客运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论大上海都市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汝熹  吴晓隽 《城市》2008,(11):37-43
一、大上海都市圈的空间范畴 大上海都市圈作为一个区域空间.从被提出起其范围界线就比较模糊.以往研究中大都把它的范围与长江三角洲等同。然而长三角这一概念本身在近20年里也出现了不同范同的指称.因此即便以长三角为范围.也有着不同地理位置的划分。现在人们一般所说的“长三角”.也有两个概念.一是指由江浙沪“15+1”个城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城市行政区域面积总和,它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也就是今天的苏南和浙北;另一个则泛指江浙沪两省一市。  相似文献   

11.
荆象源 《现代妇女》2013,(10):175-175
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南京都市圈内6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南京都市圈是一个以南京为中心城市的单核都市圈,其综合竞争力远远领先于其它5个城市,属于第一集团;江苏的扬州、镇江的竞争力领先于安徽马鞍山、芜湖及滁州3城市,属于第二集团;安徽3城市属于第三集团,这与江苏、安徽两省的实际经济发展状况相符。根据实证结果分析南京都市圈城市之间综合竞争力差异的原因,并针对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提出协调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王玉婧  顾京津 《城市》2010,(2):35-39
都市圈的概念是1910年美国基于统计需要而提出的,认为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District)是“一个或若干个由一定规模数量人口的中心城市和若干个邻接城镇组成的区域”。20世纪5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简·戈特曼认为都市圈应以2500万人口规模和250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为下限。日本学者木内信藏提出了“三地带学说”,认为大城市圈层是由中心地域、城市周边地区和市郊外缘广阔腹地三大部分组成,其思想后被发展为都市圈理念。  相似文献   

13.
区域一体化与广佛都市圈产业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宁  吴玲玲 《城市观察》2009,1(1):126-135
区域一体化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实现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的主体战略,从2000年首次提出“广佛都市圈”概念到现在,广佛合作已经从单纯的基础设施对接迈向产业合作的新阶段。文章在分析广佛都市圈现状产业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明晰区域产业分工演进规律,明确了未来广佛都市圈产业体系发展格局,提出了广佛都市圈产业体系构建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叶颖  雷玉桃 《城市观察》2024,(1):4-19+159
培育和推动都市圈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的核心引领作用。本文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进一步以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为研究对象,以2002—2020年上市企业收入、就业和资产数据为研究数据,基于探究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虹吸”和“溢出”孰占主导的问题,对中心城市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心城市收入、劳动力和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引领周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交通可达性是中心城市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珠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行业异质性,制造业的引领作用更强,而服务业的引领作用目前主要体现在就业方面,并且存在较大的发展带动潜力。  相似文献   

15.
徐州都市圈在江苏省的都市圈规划建设中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其特殊性在于它包括了四个省区的城市,是跨越行政界线最多的都市圈。本文运用SPSS因子分析,并结合引力模型与场强模型研究徐州都市圈内核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强度,以检验这样特殊的都市圈建设是空谈还是实事求是。结果表明该都市圈的发展有一定的潜力和基础,但是中心城市—徐州的核心地位不是很突出,该都市圈尚处于整体聚集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城市观察》2009,(2):190-191
2009年7月3日人民网刊载文章,指出: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交通网络的建设,京津冀都市圈时空距离越变越“小”,“都市交通圈”正在带动“都市经济圈”的发展。京津冀都市圈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河北省的8个设区城市,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3%,人口占全国的7.23%。随着京津高速公路、津蓟高速延长线相继通车以及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京津冀城市距离将进一步拉近,  相似文献   

17.
袁文凯  崔扬  周欣荣 《城市》2008,(12):65-68
一、引言 随着天津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正在逐渐形成“两轴、三带、六板块”的城市空间结构以及以“城市中心-新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为主线的城镇体系。按照正在编制的《天津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天津市的轨道交通线路分为市域线和城区线两个层次,其中规划的市域级轨道线路作为带动市郊新城及中心镇发展的客运交通体系,将凸现其对于引导天津城市空间结构及完善城镇体系布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芳 《现代妇女》2014,(6):275-275
把秦皇岛环渤海都市圈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具有着资源、地理和人才等优势,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环渤海都市圈中有一些经济实力较强发展较快的城市,其影响作用很大,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如何加强各城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让发展较快的城市带动环渤海经济圈整体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上海都市圈的战略定位应围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立足自身优势禀赋和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等基本原则,基于新时代和新发展格局的时代潮流和现实需要,不仅要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更要服务中国的全球战略.围绕战略定位和发展愿景目标,上海都市圈需要更深层次推进对内开放,强化上海"四大功能建设",形成一体化发展体制与机制,打造高度一体化基础设施,消除广泛存在的行政壁垒,形成统一市场,强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同城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玉光 《城市》2016,(5):13-20
欲有效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大城市病”,必须彻底扭转粗放的空间扩张方式,注重内涵式增长,构建结构紧凑、生态友好的城市空间新格局.要将城市作为一个由各种功能、要素交互作用、协同运行构成的“生命有机体”,发挥好规划调控和交通定向引导的作用,调整不合理的空间扩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防止因经济活动空间过度、无序扩张对生活、生态空间严重挤压造成空间结构畸形,提高城市功能协调度.在老城区的更新改造中,要注意调整优化经济、社会、生态等功能区布局,均衡分布各种优质资源,形成若干自足性、独立性强的新的吸引中心,在各中心辐射的范围内,居民不需远距离出行即可满足基本工作生活需求,促进职住统一,配合新城区建设,在大城市城区内部形成多中心和谐均衡发展的格局,以增强整个城市的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要适时引导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产业、人口向周边地区疏解,形成具有多中心空间结构、综合功能和整体竞争力更加强大的城镇化地区——都市圈和城市群,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