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和平  林涛 《城市》2023,(5):99-104
约束城市扩张、全域全要素管控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目标。城市边缘区承担着城市建成空间和生态空间内外要素、能量的渗透功能,围绕城市边缘区构建稳定的生态格局,是国土空间可持续管控的关键。本文遵循“源地识别-阻面计算-廊道识别”的基本逻辑,尝试采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结合Linkage Mapper工具,建立渗透城镇开发边界内外的生态网络,建立复合城市发展诉求、契合“建成区-边缘区”生态格局的城市国土空间格局,进而提出“结构刚性”与“形式弹性”结合的管控方法。以贵州省习水县为例,对本文的方法进行实证。本文提出基于生态格局构建的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管控路径,可为保障生态安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国土空间可持续管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曾坚  贺蔚杰  曾穗平 《城市》2023,(5):10-18
国土空间的科学规划及综合治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随着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如何发挥技术的支撑作用,科学协调不同类型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是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应用系统思维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式现代化、国土空间规划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关系做了深度解读,提出了基于多源数据的“五位一体”国土资源统筹调配策略;总结了基于智慧韧性目标的生态保护方法,明确了城乡规划多要素系统协同优化目标,梳理出多源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应用的关键路径;从国土空间优化、城乡重大基建统筹规划、国土空间的智慧治理、生态保护与空间资源统筹调配等方面,构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导向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快速推进中国式国土空间规划的现代化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对理顺沿海城市海陆统筹协调与空间保护利用等诸多现实问题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但现阶段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仍缺乏基于海陆统筹的系统性、标准化功能分区体系及针对海陆全域及海陆相邻地域功能冲突空间的优化调整方法。本文以秦皇岛海岸带地区为实证案例,基于功能主导、尺度适应、海陆统筹三大原则,构建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并以此建立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现状功能分区;以“农业—城乡—生态”功能为导向,构建了面向未来的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体系;在基于“现状—规划—适宜性”功能冲突区域、海陆相邻功能冲突区域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海陆功能分区优化与调整方法。本研究可为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体系与技术路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五级三类四体系"中侧重于实施的重要层级,其核心内容是实现对全县域、全要素、全过程的空间管控。本文从四川省大英县实践探索的角度,对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总体规划编制中基于县域发展战略导向的"优地优用"策略、基于县级尺度的五律导向研判评估策略、基于县域发展供需导向的留白控制策略以及基于县级层面服务于规划管治的技术支撑策略,为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范式借鉴。  相似文献   

5.
马志强  王昱之 《城市》2019,(6):51-59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有关城市空间规划和空间管控的重大工作,是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与焦点。基于此,笔者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研究命题,从系统梳理规划提出的背景及"多规"之间的差异入手,以规划创新为基础、以空间重构为手段,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内容和技术方法体系,从而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全面开展提供相关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国土空间规划作为配置空间与资源的公共政策工具,也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愈加向往,空间规划也从"分"到"合",迈上了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7.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江门市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所赖以生存的城乡环境遭到城市化浪潮的冲击,大量建筑文化遗产面临自身衰败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双重压力。如何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有效保护遗产廊道是未来工作的重点。本文结合廊道适宜性理论,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提出了结合遗产廊道整体性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构想,利用GIS技术进行江门市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研究:首先通过生态敏感性分析获得研究区域高中低敏感区的主要分布情况,通过生态适宜性分析获得研究区域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分区的主要分布情况;然后对研究区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价值评估与空间分布集聚分析,确定文化遗产廊道的主题与基本空间格局;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模拟空间可达性,得出潜在的文化遗产廊道区域;最后,结合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得到最终的江门市文化遗产廊道保护空间网络。文化遗产廊道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结合将实现从文化遗产点到历史文化空间的视角转变,本研究希望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廊道的规划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吴良镛先生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既为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构筑了框架,也提出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运用相关学科成果进行融贯的综合研究。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出进行多学科交融研究。因此,作为国土空间规划重要基础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生态、灾害等要素和区位条件,确定国土空间内进行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等的适宜程度。本文主要以青岛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实践案例,在客观真实公正地摸清资源环境资源本底条件基础上,研判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和风险,明确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最大合理规模和适宜空间,落实不同主体功能区规划背景下的战略引领,以期支撑青岛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李雪梅  刘倩 《城市》2020,(2):34-40
国土空间规划是政府部门加强空间管制并进行综合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是整合各类空间规划的实用平台。用地分类作为规划和管理的技术基础,是国家空间规划体系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以用地分类为研究视角,基于国土空间优化的大背景,阐述用地分类内涵,分析目前空间规划中用地分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比较当前我国各类规划的用地分类情况,进而为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体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总体要求,再到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指引,党的十八大倡导和规划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十八大更明确提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  相似文献   

11.
从城市规划到城乡规划的发展过程中,"多规合一"经历了自发探索的初级阶段、全国响应的中级阶段、机构改革的高级阶段后,当前处于新旧交替的转折点,已经成为贯穿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过程的框架。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必须发挥"多规合一"的规划整合机制,依托"多规合一"信息平台促进规划审批和技术体系的改革创新,建立整体与分步有机结合的"多规合一"实施体系,最终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实时动态更新的目标。新时期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多规合一"将以全局性的战略眼光统筹规划内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注重多学科融合,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促进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郐艳丽  李志越 《城市》2023,(5):47-53
空间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是国家以维持国土空间发展与管理秩序为目的而进行的主动治理行为,是各级政府进行行政许可的重要依据。2018年我国组建自然资源部之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不断进行制度性完善与探索性发展,成为新时代政府进行空间规划管理的核心抓手,深刻改变了我国空间规划管理的制度架构。本文从梳理我国既有各类国土空间管理的基本制度逻辑入手,总结中国空间规划体系变革的成就、问题与原因,提出建构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的伦理基础、基本原则和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生态"一词,在国家发展一系列战略性文件中高频出现。十八大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加快规划立法工作。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城市规划要保持连续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加强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功  相似文献   

14.
城市更新伴随着城市发展的始终.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实行,如何把握城市更新的发展方向尤为重要.文章以国土空间视角下国内城市更新与空间优化的研究成果为对象,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城市更新"主题获取文献,并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实行国土空间规划以来近10年内相关研...  相似文献   

15.
在回顾空间规划发展政策背景及交通规划相关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新时期交通规划在规划理念、范围、方式、方法上的变革。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交通规划的定位、作用,探讨了交通规划三级编制体系,明确了规划组织主体和审批部门,合理的编制时机及编制形式。最后以四川为例,介绍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交通规划同步编制、生态保护、交通用地集约发展以及建设用地空间保障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2019年5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的发布标志着国土空间规划成为新时期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其中,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三线"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城镇开发边界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指导和约束城镇发展的区域边界线,在城镇实际建设中承担底线控制和引导发展的双重作用。我国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思路总体采用底线思维,对于城市设计思维的考量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探讨。本文从城市设计思维出发,结合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对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过程中的格局识别、方案划定、边界修正等步骤提出城镇开发边界"修订"方法,并建议在生态斑块和空间单元视角下丰富城镇开发边界规整工作。  相似文献   

17.
县级国土空间具有“减排”和“增汇”的双重属性,对于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文章研究聚焦县级空间单元,以吴江区、嘉善县和青浦区为对象,构建包含经济支撑能力、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能力、结构调整能力、技术改善能力、社会发展能力和碳汇吸收能力6个目标的碳减排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以2010—2020年的数据为计算样本,综合运用熵权法、灰色关联分析法,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分析模型,计算碳减排能力指数、协调发展指数以及障碍因子,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与发展规律,以明确两区一县碳减排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向与主要症结,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减碳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空间规划底图既是多项规划实施在空间上投影的结果,也是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第一步,贯穿国土空间规划目标分解与落实的全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讲空间规划底图是打好"多规合一"空间规划这套组合拳的关键一步。实现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需要统一的、标准的空间规划底图,实现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需要统一、标准的空间规划底图,可为划分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并准确划定边界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相关规划的空间管制分区的细化提供技术支撑。首先,厘清各项规划在制度和技术上存在的不协调、不一致问题;然后,以地理国情数据包揽一切规划数据的普适性与协调性的优势特征,探索以第三方数据的身份辅助于国土三调数据服务于空间底图编制的可行性与衔接性;最后,从空间基准统一、用地分类统一、底图数据统一等核心技术层面落实底图编制的方法。以期为"多规合一"空间规划底图的编制提供可靠性、科学性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马向明  杨光辉 《城市观察》2023,(3):82-93+162
“多规合一”工作缘起于解决“规划打架”的问题,是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基于现实需求而产生的、自下而上的认识发展过程和多部门协同联动的社会实践。“多规合一”也是体制机制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围绕“一张空间蓝图”展开的改革探索,其出现的内在必然性是基于国土空间在物质上的“唯一性”属性。因此,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并非“多规合一”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指向的是厘清各层级政府的空间管理事权、打破部门藩篱和整合各部门空间责权,在空间规划上实现从简单分权到协同治理;在时空双重维度下协调不同规划的刚性和弹性,实现空间规划“从静态蓝图到动态规划”,形成动态统一的高质量空间治理实施措施。这是一个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密切相关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各界规划人士“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相似文献   

20.
生态修复已经由过去注重单一生境和单一生态要素的修复,发展到如今关注国土空间的综合生态修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已成为恢复生态学及国土空间科学最前沿的领域和热点。本文讨论了生态修复的概念及发展趋势,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为对象,从空间尺度、生态演替及功能恢复等方面进行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理论辨识。针对国土空间的多尺度、多层次复合生态系统特点,提出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技术范式,包括多尺度、跨学科的流域一体化生态修复,多要素、多时空组合的生命共同体生态修复,自然做功为主、人工调控为辅的生态修复,重形态结构、更重功能的生态功能恢复及优化,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有机融合的新生态工法。以期对涉及多尺度、多层次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基本的科学及技术范式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