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中国城镇化中后期的发展需求,中国人居环境科学亟需建立科学共同体,探寻基于共性科学问题解决的认知方法和技术解决方案。景感生态学(landsenses ecology)作为近年来生态学发展较快的分支之一,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继承了中国传统人居营建优良传统,对我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首先,明确了景感生态学具有学科融合、技术支撑与多尺度空间实践引导的基本特征,将景感生态学的核心思想归纳为人感尺度的生态特征与以人为本的景感营造。其次,解构了景感生态学的技术方法,总结了物联网、趋善化模型、生态信息数据系统等多种技术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途径。进而,探索了景感生态学对我国人居环境科学的重要启示:生态过程与人类感知的全尺度交互;从分散到融合的多源数据信息优化;从景观到景感的空间营造思维转变。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加剧。城市绿地空间微气候环境的热舒适性是影响人们户外活动的重要因素,而综合公园是市民在城市绿色空间中进行不同活动的集中选择。为了深入探讨综合公园不同空间类型对居民热舒适性的调节作用,研究以沈阳市万柳塘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实测和微气候模拟相结合的方式,评估公园不同活动类型空间的热舒适度,校准居民对热环境感知的中性温度和不同热等级的感知范围。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活动空间的热舒适感知存在差异;研究基于MATLAB对微气候实测数据和模拟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各类活动空间更为准确的热舒适评价结果;通过研究确定了四类空间的生理等效温度(PET)等级及中性温度范围,并基于此对各类空间的热舒适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和景观设计师在未来城市建设中科学地改善城市室外热环境。  相似文献   

3.
反思当今景观"生态化"设计普遍缺乏人文目标体系,在归纳总结景观生态设计基本途径与重要倾向的基础上,提出四种景观生态设计模式,包括地方传统型、保护节约型、生态循环型和示景模拟型,并确定不同生态设计模式的主要景观空间表征因子与综合特征。之后遴选上海黄浦江滨江绿地中具有代表性特征的16个景观空间样点,应用问卷法进行滨江景观生态感知的公众偏好调研,分析影响公众生态感知强度的绿地景观空间特征,探讨不同生态设计模式的公众感知倾向,以期为未来城市绿地空间的景观生态化设计提供一定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福州仓山万达广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以及针对广场使用者的问卷调查等方式研究声景感知对游览体验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游览满意度评价与景观美景度和声景安静度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7和0.368.声源优势度对景观美景度影响最大,而声源偏好度对游览满意度影响最大.城市交通声是对游览体验产生消极影响的最主要因素,鸟...  相似文献   

5.
陈姝宇 《职业》2016,(22):4-6
赵国栋所在的通力互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IT服务众包平台业务的企业,其平台提供的服务已涵盖IT行业的方方面面,更是汇集了包括世界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在内的诸多品牌发包方;他领导的北京通力互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成立至今的近两年时间里,已经成为中国智慧城市与产业互联网(互联网+)建设的领导者;他擅长互联网运营、众包平台、众创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级项目管理、企业大学、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等项目,为公司与集团的发展增添源源不绝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研究《新疆消费晨报》对新疆受众行为的影响为主题,反映了《新疆消费晨报》对不同题材新闻报道的占比分布,从而在不同程度上会对受众行为所产生一定的变化和影响。文章以议程设置理论为基础,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阐述和说明。(本文以《新疆消费晨报》的微信版为主要说明对象)  相似文献   

7.
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聚集城市更新的重要问题,发展了数据增强设计方法并将之应用于城市街道空间品质评价与更新的实践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为实证,设计了“品质评价——空间分类——规划指引——更新时序”的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提升更新的技术框架。基于多源数据的应用,建立了主观感知出发的街道空间品质评价和客观街道空间形态分类相结合的现状认知方法;设计了以“街段单元”为更新改造对象的针对性更新规划指引;提出了基于街道重要性的更新改造实施时序。充分发挥了多源数据在城市街道空间现状评估、更新规划和管理实施中的增强作用,为我国城市的更新规划与品质提升提供了技术方法支撑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8.
公园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是居民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主要场所。用户在访问公园过程中,多种感知要素影响其体验和评价,通过分析其影响机制和特征可以针对性地改善使用体验,提高规划的人文关怀。本文以重庆36个公园为例,通过网络爬虫技术采集海量用户点评数据,使用百度深度学习模块进行文本情感分析,共挖掘10个感知要素。通过分析要素感知频率、感知倾向以及不同公园类型自身感知特征,提取影响公园感知的6个关键因素,其中自然景观、绿化覆盖、公园规模、声音气味4个要素可以通过提高可视性等措施来增加积极感知,公园服务设施、地形起伏2个要素是公园规划建设中应重点改善的内容。本文希望通过使用感知导向的主观评价,为人性化公园和宜居城市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在生活环境设计的造型和折射情感上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沉淀来说,仿象设计无疑是作为强化地域文化特征的一种有效的设计理念和手段。文章以传统元素在仿象设计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仿象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巧妙结合及对人们造成精神层面的影响,阐述了此造型在现代景观造型中的地位,以及在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宏伟 《职业时空》2008,4(10):245-245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Web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大多数的企业或团体都是通过Web站点的网页发布企业信息。为了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而不仅仅是浏览,应用程序必须从HTML形式的Web网页中抽取感兴趣的数据,并转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格式化数据。Web包装器软件的任务就是负责抽取HTML格式的数据并转化为结构化的数据。基于Web包装器的应用程序能以访问数据库中信息的方式来访问Web数据,所以Web包装器是Web数据集成体系结构中的关键部分。论文在研究Web包装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Web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完成了Web网页数据抽取包装器软件的设计,并通过Web新书发布页面信息抽取实验,分析了算法和系统的性能,验证了该包装器软件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1.
人本主义视角下,量化商业街道空间使用者的视觉体验进而理解空间要素如何影响视觉行为与主观感知,对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眼动实验和语义差异法问卷调研测度街道空间主体的客观视觉行为与主观心理感受,并采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解析不同商业街道空间对视觉吸引力及其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街道空间的视觉吸引力与主观感知情况存在一定联系但不完全趋同;第二,绿化景观的视觉吸引力较弱,但能够降低街道的负面感知;第三,商业门店、招牌广告具有较高的吸引力,但易产生失调、粗糙、狭窄等负面感知;第四,龙头路的历史风貌建筑并未产生较强的视觉吸引力;第五,部分非历史风貌建筑产生了较强的视觉吸引力,但可能增强现代感而削弱历史文化氛围;第六,铺地作为商业街道底界面,是易被忽视的街道空间要素。总体上,本文从主体行为的角度分析了客体环境的视觉品质,结合主客观感知为街道空间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邯郸现有成语典故景观在各种城市空间中运用现状的梳理,总结出现阶段邯郸成语典故文化的景观再现的问题。成语典故景观存在展示的方式方法相对简单、重城市节点轻生活节点、对人群的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对此,提出成语典故景观应从视觉体验发展到感官体验;应增加生活空间中的应用;研究针对不同人群的"私人定制"式景观形式。  相似文献   

13.
以大召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在构建风貌要素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民众风貌感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边际效用分析与I-S评分法,研究风貌要素满意度对总体风貌满意度的影响机理,以此对风貌改造工作提出精准建议。结果表明:街道服务设施特点、灯光照明、景观特点与历史文化之“风”四个风貌要素满意度对总体风貌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相比于男性,女性对街区风貌的要求更高,更不容易被满足;风貌要素优先提升权从高到低依次为街道服务设施特点、灯光照明、景观特点与历史文化之“风”。  相似文献   

14.
根据政府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4%以上,我国的高校建设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各地高校不断新建与扩建的过程当中,高校景观设计也随之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校园景观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功能必然是功能构成中的主体要素,而校园景观积淀着校园的历史和文化,校园的建筑园林、绿化工程、生活设施、教学设备要素的相互组合,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同时也蕴含着潜在教育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景观的生态、文化功能的具体阐述,展开对未来高校景观设计中景观艺术的生态与文化要素的研究,并试图为创造出既能体现自然生态又能体现文化生态的和谐、生态的高校景观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当前,现代乡村规划建设大多注重以现代技术和理念塑造现代生活环境,对于历史脉搏的挖掘与继承多有忽视,造成历史文脉和地方特色延续的断代。研究以湘南地区为例,尝试引入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与现代乡村规划相结合,在宏观规划和微观建筑两个层面十二项指标挖掘并集成景观基因图谱,探求其在现代规划中的指导应用,得出"因子整合—可行性筛选—科学性变异—移植结合"的基本应用思路,提出对规划选址、居民点规划、空间规划、景观规划和建筑平面设计、立面设计、构件材质设计等七大要素的应用机制,以解决湘南村庄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空间环境失调和地方特色缺失等问题,为现代乡村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鱼骨图”分析技术在分油阀体教学项目开发中的具体应用,阐述了“鱼骨图”分析技术在一体化教学资源包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态城市、生态居住区及环境建设的发展,景观水体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水生植物,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于2015年3—12月对重庆26个都市区景观水体以及3个近郊区湿地公园的水生植物进行了样地调查,其中都市区景观水体选取14个典型代表,通过景观质量指标和景观协调性指标对其进行景观评价,同时将相关指标与近郊区湿地公园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共有水生植物42种,分属于22科,主要以湿生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浮水和沉水植物应用较少。在都市区景观水体中,仅重庆大学和大渡口公园的时序多样性指数略高于观音塘湿地公园和爱莲湖湿地公园,其余景观水体指标均明显低于3个近郊区湿地公园。其中6个景观水体水生植物配置综合评价等级为中等及以上,8个景观水体的景观评价等级为差或极差。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在景观水体水生植物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进一步构建健康的景观水系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黄明楠 《现代交际》2011,(3):124-124
本文通过从人体感知的概念出发,研究人体感知在包装设计中如何应用。通过对观感、听感、触摸感等几方面进行阐述和探究,并对未来新时代包装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为应对民众对于知识的诉求,需要图书馆逐步提高自身信息网络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水平,适应社会的发展模式,在原有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上发扬创新精神,构建并完善一整套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现状的柔性化图书管理体系,以帮助我国图书馆实现运行的高效化、稳定化和可持续化。据此,本文就柔性管理的主要特征和必要性进行简要分析,并就柔性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20.
以空天地一体化为代表的时空大数据结合了GIS、遥感、倾斜摄影、BIM和物联网等技术,是公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阐述了由地理建模、地理设计、地理监测及地理控制组成的时空大数据技术架构,提出了地理信息、BIM和倾斜摄影等关键技术,并介绍了基于BIM的公路信息化技术在海南文昌铺前跨海大桥的设计和施工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思考,揭示了将BIM和GIS结合的技术应用于我国桥梁设计和施工领域的优势,为以后进一步结合遥感、倾斜摄影等先进技术,促进公路信息化技术和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