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街道作为开展城市活动的重要场所空间,其风貌品质会对人的体验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当下城市街道风貌缺乏系统的规划管控。本研究构建了规划语境下的街道风貌规划管控体系,包含上位与相关规划落实、街道风貌管控规划编制、沿街建筑建造(整治)手册引导以及典型街道城市设计四个部分。其中,上位与相关规划内容的落实是街道风貌管控规划的前提和要求,沿街建筑建造(整治)手册为具体街道管控和建造实践提供建筑选型数据,典型街道的城市设计是整套风貌规划管控体系重要的检验途径和优化依据。以云南省镇雄县老城区街道风貌管控规划为例,简述该规划管控体系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已有"街道城市主义"研究中以街道为个体的城市空间分析、统计和模拟的框架体系,论文以大数据分析为手段,以贵阳市老城区核心区域街道为样本,运用街道活力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分别探索公共服务性街道、商业性街道、居住性街道、交通性街道和混合性街道活力的外在表征,研究各类街道活力构成因素的量化关系.研究数据表明,与行政中心、商...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城市由增量建设进入存量管理阶段城市环卫设施所面临的配置与管理水平提升问题,转变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以增量思维为导向的规划理念与设计方法,以重庆市城乡全覆盖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渝中区环卫设施布点规划为例,从规划、土地、城市治理三方面提出存量条件下普遍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结合存量规划的地方特征,通过梳理城市存量空间——重庆市渝中区城市环卫设施的若干问题与认识,建议城市存量更新规划应从规划理念、方法与规划师三方面探索转型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面临着城市蔓延和新兴商业日渐激烈的竞争,旧城商业街的更新升级已成必然.国际上的商业街改造模式成多元化发展,其中共享(街道)空间是近年来上兴起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更新理念.重庆市八一路是我国较早采用共享(街道)空间理念进行商业街改造的案例,助推了旧城中心解放碑地区的持续繁荣.对视频记录和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人车共享路权的八...  相似文献   

5.
文章梳理了步行友好相关的研究文献,其中针对街道空间微观形态的研究方面,通行的"定形—定性"或者简单"以量化定性质"的研究方法对于形态设计的指引力都相对较弱。"定形—定量—定性"三定结构分析技术则指出研究的新方法。基于此,本文在米兰选取了5条步行友好的街道,从人的行为心理出发,采用"形态分析—数据测算—性质评判"三向关联的结构分析技术,分析形态特征,发现其形态设计的机制。最后,从街道的通行空间、停靠空间、街道界面和空间组织四个方面讨论总结指引步行友好的街道空间形态设计模型,以为设计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街道空间是行人心理认知的核心载体,界面虚实关系的不同自然带来空间形态的差异,据此建立有关街道界面虚实特点的“界面节奏—心理认知”研究框架。在心理物理学的理论框架下,结合感受测量原理与空间知觉理论,得到街道界面节奏的“物理量—心理量”测算方法。以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心理认知实验,研究发现街道界面的中断次数、界面空间的延伸程度是最受行人瞩目的界面节奏特点,据此构建了频率与幅度参数相结合的定量方法,可为城市街道空间与行人心理认知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建设高品质城市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方向,关乎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与高水平治理,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等时代背景下的关键举措.城市品质提升涉及经济、文化、环境与社会多个维度,基于系统论的思维与方法,构建"要素—结构—功能"三层级系统提升框架.其中,要素层指城市品质的构成元素,结构层由外部主客体、实施路径与制度保障系统组成,功能层包含实用性、形象性、文化性三个层次.最后以广州为例进行案例研究,科学评价广州城市品质的水平及变化,围绕"筑牢结构""聚焦短板""凸显特色"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期对城市品质建设工程提供指引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城市公共健康提出了新挑战,如何通过既有空间环境更新有效提升健康促进与可防疫能力建设、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为当前健康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基于相关理论梳理,构建健康促进和防疫支持的"双效健康城市"框架探讨环境更新要素与设计方法,结合苏州金鸡湖环湖绿道更新案例展开应用探讨,提出了城市既有公共空间环境更新的若干设计策略与途径,以期全面提升城市空间韧性和公共健康防疫力,助力健康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东北地区也迎来了城镇化建设的高潮。小城镇街道景观作为衡量小城镇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为提升东北地区新型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质量,还需坚持以人为本、凸显特色、重视环境等设计原则,从建筑底层近人空间设计、街道绿化设计、街道路面设计和街道家具设计四个层面探索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班牙巴塞罗那面临城市交通增长带来的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加剧、绿色空间减少、人居环境退化等问题。为解决此类城市问题,改善人居环境,巴塞罗那当局提出了超级街区计划(Superilles)旨在将新鲜空气和街道空间归还给城市居民。本文回顾了该计划的实施背景和发展历程,剖析了2016年提出的超级街区"Superilles"计划——"赋予街道以生机活力"的主旨思想、规划策略与愿景。基于"塞尔达规划"的方格网街区,选择波布雷诺(Poblenou)街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数据分析,评估了街区改造的效果,并验证了超级街区计划实施具有改善街区综合环境,提升气候舒适度,减少车流量,降低噪声进而整体促进居民健康等作用。作者认为,超级街区实施的一些街区修补改造策略为我国 "城市病"问题的解决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城市街角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不可或缺的部分,因其广泛的渗透性和可达性对提升城市品质与活力具有积极高效的作用。本文界定了城市街角空间的定义,分析了街角空间对城市活力的提升作用,及通过文献调查和现场调查的方法来分析与阐述我国城市街角空间建设现状并剖析其深层原因,认为解决我国当前城市街角空间现状最迫切的在于制定合理有效的建设机制,通过国外文献及数据调研分析,对比了国内外城市街角空间建设机制,最后结合现状提出对我国的城市街角空间建设有可行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提升城市活力的空间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构建“人群—环境”城市活力模型,运用多源数据测度城市活力系统中人群与环境活力的协调程度。研究发现,广州中心城区正面临边缘地段城市活力较低且功能组成较为单一、城市“人群—环境”活力耦合协调度有待提升的问题。基于此,从公共空间营造、边缘地段产业空间活化、完善多层级治理渠道、促进公众参与四个维度针对性地提出面向活力全球城市的广州城市空间治理策略,为建设和提升活力广州提供思路,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空间治理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了"存量时代",旧城更新作为优化城市资源、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已成为目前学界普遍关注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旧城既有城市环境的高密度特征与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对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和城市文化特色延续的关注,超越了对建筑形态、城市功能等纯粹专业设计层面  相似文献   

14.
赵炜  雷成涛  张莉  卿粼波 《城市》2023,(5):63-72
在智慧韧性城市加速建设、基层风险治理能力亟待提升的背景下,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在社区层面的传导和实施技术需求更加紧迫。本文从社会培育、规划方法和智能技术三个维度剖析了城市社区防灾规划的相关经验,阐述了基于智能技术的城市社区防灾规划的重要作用,构建了以防灾分析决策、动态防灾空间、防灾管理服务为主体的社区防灾规划框架,明确了智能技术贯穿始终的规划流程,并以天府新区正大街社区为例,说明了城市社区防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的程序逻辑、方法要点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研究基于现有生态本底评价方法仅针对现状、无法定量分析建设行为与建成后生态状况关联度的事实,构建密集建设区生态状况评价方法。该方法可对规划建设方案实施后的生态本底状况进行量化分析和预测,逻辑如下:通过对既定空间形态下的典型建成空间进行生态功能评价,获得相应建设模式的生态状况代表性数据,将之赋予同类型规划用地,获得密集建设区的生态本底模拟图。该方法操作的关键有三:一、理清建设管控指标与建成环境空间形态的关系,提炼典型空间形态;二、确立密集建设环境的生态本底评价指标体系;三、构建生态本底评分操作规则。研究以成都为例,基于卫星影像和实地情况,归纳了基于建设分区管控体系的10类典型空间形态;运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层典型抽样调查,评定不同空间形态的生态本底质量状况阈值,并将之赋予各个地块,生成中心城区生态本底状况模拟图。实证表明:该方法能从整体层面判断密集建设区的生态本底状况;也可依托控规模拟规划建设方案的未来生态本底状况发现生态空间构建和建设控制的生态关键,优化城市生态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6.
人本主义视角下,量化商业街道空间使用者的视觉体验进而理解空间要素如何影响视觉行为与主观感知,对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眼动实验和语义差异法问卷调研测度街道空间主体的客观视觉行为与主观心理感受,并采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解析不同商业街道空间对视觉吸引力及其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街道空间的视觉吸引力与主观感知情况存在一定联系但不完全趋同;第二,绿化景观的视觉吸引力较弱,但能够降低街道的负面感知;第三,商业门店、招牌广告具有较高的吸引力,但易产生失调、粗糙、狭窄等负面感知;第四,龙头路的历史风貌建筑并未产生较强的视觉吸引力;第五,部分非历史风貌建筑产生了较强的视觉吸引力,但可能增强现代感而削弱历史文化氛围;第六,铺地作为商业街道底界面,是易被忽视的街道空间要素。总体上,本文从主体行为的角度分析了客体环境的视觉品质,结合主客观感知为街道空间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农村社区"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形成了大量低效的集体建设用地,随着区位的提升,都市区的形成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了存量建设用地的更新改造.如何在发展中优化结构、提高存量国土空间资源使用效率、保障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落地以及提升城市空间品质?2009年,国家、省、市和地方政府各个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相似文献   

18.
近代公园是我国城市文化空间遗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遗产保护与更新改造是动态的过程,一方面要尽力保证历史园林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同时又要适应不同时代复杂多变的价值观及公众使用的需求。欧美对于历史公园的遗产保护与更新较为成熟,从保护组织、工作流程、规划导则到策略方法都有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通过深入分析英国伯肯海德公园(Birkenhead Park)和美国纽约晨曦公园(Morningside Park)遗产保护的一手史料与规划管理导则,梳理其具体的保护策略与更新改造要点,借以探讨中国近代公园如何进行遗产保护和更新改造,归纳总结理念思路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立全国统一、权责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提升国家空间治理能力和水平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行动计划》紧密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管理工作阶段性重点任务和实践需要,推进省市县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程、城市体检、城市更新、城市设计、大数据等30余项规划相关标准的研制工作,计划通过三年的努力,基本建立多规合一、统筹协调、包容开放、科学适用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行动计划》适应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全要素、全流程管理工作的需要,理顺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的技术逻辑和相关要求,为规划“编审督”一体化提供统一标尺。  相似文献   

20.
冯萱  吴军 《城市观察》2014,(3):5-17
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以及多元博弈的利益格局下,旧城更新具有多目标、多主体、系统性强等特点。然而传统规划管理体系中,上至市域层面的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下至指导地块开发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均因其编制侧重点不同,缺乏立足旧城整体、具有综合系统视角的规划建设指引。本文借鉴广州旧城保护与更新的经验,结合目前旧城规划管理方面的要求,总结提出了新城与旧城联动、整体系统更新、保护与更新差异化管控、控制与引导相结合的中观层面规划管控思路和方法,以期科学有效地引导旧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